“匠心江南·第三届上海民间艺术成果展”开幕 长三角民间艺术精品汇聚申城
来源:文汇报 | 李婷 2019年08月13日08:56
“匠心江南·第三届上海民间艺术成果展”日前在上海亚振海派艺术馆拉开帷幕,30余种独具江南特色的民间艺术门类汇聚申城,向人们呈现长三角民间工艺的精湛技艺和创新传承。
苏绣、惠山泥人、核雕、竹刻、东阳木雕、青田石雕、龙泉青瓷、徽墨、歙砚、顾绣、海派剪纸……通过长三角民间艺术界的联动,一个个匠心之作,无声地传递着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丰富内涵。其中,来自安徽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杜氏刻铜代表性传承人杜平的刻铜作品《为了新中国》采用创新刻制工艺,丰富刻铜的色阶,刻画了沧桑坚毅的长征战士形象,再现凝重恢弘的革命历史。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非遗海派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李守白历时四年创作的微雕《弄里乾坤》,精细重现了海派石库门建筑中千姿百态的生活场景。江苏的苏绣代表性传承人薛金娣的绣品《江南风物》,以素雅写意的刺绣语言勾勒出江南四季。来自浙江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金甫带来的青田石雕《稻鱼共生》,则展现了江南水乡农田稻谷丰美、河鱼跃动的景致。
展览中,一系列兼具传统技艺之美与当代设计智慧的展品格外亮眼,向人们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比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霞的台绣《网络天下》,运用台绣针法的精髓“蜘蛛网绣”,以当代纤维艺术的新理念,依托密密麻麻的骨针洞和蜘蛛网的刺绣工艺元素的复制,意在将台绣的精髓织成纵横交错的“网络”。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陆小琴带来的核雕《太湖霞光》,让远山、梅花、扁舟、渔人、烟波在方寸间依次出现。为渲染出霞光万丈的景象,特意将橄核打磨得薄如蝉翼,从而使光线得以映透出“霞光”,这是核雕的创新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