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属于过去的明天 ——弗雷德里克·波尔《火星超人》评论
来源:星云科幻评论(微信公众号) | Heaven Duke 2019年08月25日23:07
《火星超人》
作者: [美]弗雷德里克·波尔
译者: 雒城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品方: 科幻世界杂志社
2019年3月
二十一世纪中叶,地球资源愈发匮乏,国际局势日趋紧张,核战争一触即发。为了挽救人类文明,美国政府启动了一个秘密项目——“火星超人”计划,决定将人类送上火星定居。为了能在火星上生存下去,该项目的志愿者必须被改造成赛博格,即半机械人。由于前任志愿者遭遇意外事故,宇航员罗杰·托洛维不得不临时顶替上任。在被改造的过程中,托洛维的身体越来越不像人类,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考验让他备受煎熬。人类岌岌可危的命运能否改变,取决于他最后能否成功登陆火星。
作为一项大众评选制的奖项,雨果奖的决选/获奖作品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作品是超越时代的杰作,另一类则迎合了相应时代的精神风貌。《火星超人》显然属于后者。
《火星超人》于1976年出版,并在次年开始了收割大奖之旅。作品将时间设置在了近未来,在这个一百年后的未来世界中,冷战依然没有结束,人类岌岌可危,而美国政府为了给自己留下后路,启动了火星超人计划,通过将人改造成适应火星环境的赛博格,提升在火星表面生存与殖民的可行性。
小说所创造的世界无疑是冷战时代的缩影。20世纪70年代,两大集团的对峙依然看不到结束的迹象,然而在1975年,身为世界强国的美国却遭遇了当头一棒,在越南吃下了自珍珠港事件后的第一场败仗。这场败仗严重打击了美国的国民自信。在这样的背景下,颇有逃亡主义色彩的《火星超人》无疑让人们看到了一种出路(不过,虽然作品将美国的假想敌设定为中国领导的新亚盟,但是在1976年前后,中美的关系却正在逐渐缓和)。
《火星超人》的价值却并不仅限于此。全书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科学家们对罗杰·托洛维(以及前任威利·哈特奈特)的身体改造。第二部分是围绕在托洛维身边的情感肥皂剧。第三部分才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动荡。全书虽然充满了冷战的影子,但是其世界观背景却着墨不多,甚至潦草到了不足取信的程度。而本书真正的内核,完全在于前两部分,即威利·哈特奈特和罗杰·托洛维两人从肉体到精神的异化。
在此过程中,作者详细地阐述了赛博格化过程中的各项细节和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并通过一种颇为滑稽的情节设置让枯燥乏味的技术阐述变得流畅易读——托洛维的同事兼好友在他经历痛苦的改造时,给他戴了顶绿帽子。此事让托洛维的异化过程充满了黑色幽默——先是因为哈特奈特突然死亡和一号替补的受伤而临时上马,接着在易筋洗髓时被摘掉了生殖器,然后又被迫“选择原谅她”。这一连串事件最终促成了托洛维的精神的火星化,也强化了这个人物身上的悲剧色彩。
然而,虽然作者所描绘的这场赛博格化细节丰富,但是托洛维本人的肥皂剧式的异化过程却是单薄的。在此,不妨以《守望者》中的曼哈顿博士为例进行对比。二者都经历了身体的彻底变异,经历了所爱之人的红杏出墙。托洛维的异化源自身体的痛苦、在研究所内的孤单、被朋友和妻子背叛而无法发怒(会造成软硬件过载),对他来说,火星生活是一种个体层面上的救赎。在这个过程中,很难看到托洛维与异化身体的互动,以及主人公对此事的认识。似乎真正让托洛维感到与人类疏远的各种事,都集中在他被摘除的下体上。而曼哈顿博士则是在自我发掘超能力的过程中不断与外界疏离,同时其超能力又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工具化、物化,直至达到身份的符号化、偶像化以及神化,最终在与丝灵感情破裂后,自我放逐,与人类世界告别。
虽然不应按格局评价作品的优劣,但是以三角恋来描绘赛博格化,无疑浪费了这一方向上的更多可能性。而即便将赛博格的推想局限在感情戏上,《火星超人》所展现的情感关系也依然十分老套,甚至放在作品问世的年代也并不算新鲜。考虑到同时代的性解放运动,赛博格题材的作品本应走得更远,而非仅仅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两性关系的复述。
值得一提的是,波尔在讲述火星超人计划的全过程时,始终采用旁观者的视角。抛开该视角背后的叙事诡计不谈(事实上,本书的叙诡很像是三流作家的手笔,完全看不出科幻大师的力道),这种视角始终让读者对书中发生的事抱有疏离感。于是,《火星超人》的大多数篇幅都很像实验报告,角色不过是观察者眼中的小白鼠,很难让人产生共情与代入感。冰冷的笔触之下,留给读者的回味不再是对人物的悲欢离合的感喟,更多的是与技术细节和社会伦理相关的理性思考。
因此,对《火星超人》的评价高低,完全取决于读者希望从一部科幻小说中得到什么。技术控大可将其当作古早科学报告来看,并享受其中细致翔实的科技推想。但是如果读者想要寻找一部与时俱进的赛博格小说来读的话,那么,一部属于七十年代的作品或许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作者简介
HeavenDuke,纯粹幻想系作者,《科幻百科》公号创始人,梦想做一只网络爬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