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西藏,扎西德勒!
来源:中国民族报 | 陆迪 2019年08月26日13:21
无论是在西藏出差期间,还是离开西藏之后很长时间里,一闭上眼睛,都是蓝天白云、苍山绿水。这个春夏相会之时的西藏,以磅礴的生命力量和壮伟瑰丽的山水美景,深藏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永远的美丽印象。
大自然是伟岸、神奇的。西藏的苍山碧水,或南伊沟山间小溪流淌不止,或拉萨河奔流不息,或满拉水库、羊卓雍湖静谧安详、神奇瑰丽;而从卫藏到南藏再到后藏,群山不断,连绵生长的崛起雄姿,更是多姿多彩、变幻无穷,既有传统中国山水画从水墨到青绿的艺术风骨,也有油画般的雄奇与伟岸。
当然,更伟大的,是那在苍山荒谷间的一个个小山村里的人们。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山谷间,物产稀少,生存艰难,可他们还在顽强地生活着。
发展壮大了的祖国,格外重视西藏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将海拔4500米作为生存界线,除特殊情况外,4500米以上的人们都能搬迁到海拔相对较低、生活环境相对优良的宜居地生活,政府还提供崭新的藏式住房,以及较好的教育、医疗、就业等多方面关怀与关照。这是藏区各族人民的新希望与新生活。
穿行在广袤的世界屋脊上,宽阔而崭新的高速公路庄严地向前延伸;国道旁,无论是青山绿水的藏南山林,还是卫藏、后藏莽山之上,都有崭新而连续的电力支架,串起一条条强大的电线。这些高速公路和高压电线如万千条幸福通道,为西藏各族人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交通与电力支持。要想富,先修路;要想过上好日子,电力保障是基础。政府为藏区各族人民提供的旧居改造及搬迁住房工程,为藏区民众过上幸福生活提供了基础保障。15年义务教育更为西藏的未来提供了长远的教育支持。
新西藏处处洋溢着新的气息。西藏农奴解放60年以来,西藏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在藏区的日子里,我们见到了珞巴族的江达尔,30多岁的江达尔已经成长为珞巴传统编织工艺的传承人。村里专门建起了编织工坊,为妇女就业提供了场所,同时,也使珞巴族传统编织工艺有了传承与体验的平台。江达尔和村里的一群女同胞,靠自己的技艺和对大自然美感的独特感知,创造了许多精美的手工织品,产品远销欧洲,价格不菲。她们也由此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新西藏是美丽而充满活力的。鲁朗国际旅游小镇上,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创客空间里丰富的文创产品记载着西藏的新风貌。
西藏人是勤劳而奋进的。“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的大标牌,不仅屹立于城镇乡村、大道两旁,更成为西藏各族人民的自觉行动。
建设美丽的西藏生态旅游区,一个西藏的新时代正在加速来临。
在西藏农奴解放60周年纪念馆,藏族女讲解员用流利的汉语或英语,以丰富的史实为来宾讲述藏族儿女砸碎农奴制的枷锁,走进社会主义新西藏的生动故事。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成为新西藏最美丽的现实。
上苍给西藏和西藏人民创造了奇绝的山水和生活环境,勤劳勇敢的西藏儿女不辞辛劳,在这奇丽的山水间创造出独特的文化。就在不久前举行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亚洲文化嘉年华大型演出中,日喀则的百位群众演员骄傲地上演了自己的民间舞蹈,为文化交流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西藏自治区宣传部副部长晋美旺措与我们一路同行,成为我们认识新西藏的最好伙伴。他的家在藏南,为了事业,他在拉萨打拼,成为优秀的西藏文化传播者。工作之余,他拿起相机,拍摄西藏壮丽的山川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他告诉我们,西藏的加速发展得益于全国对口援助,这是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全国各地的无私援助极大地提高了西藏的发展水平,西藏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时代。
援藏过程是艰辛的。为了西藏的发展,援藏干部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西藏精神,修路架桥铺电缆,种树盖房建新村,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美丽新西藏。先后有1000多名全国各地的援藏干部从四面八方来到世界屋脊,为西藏建设奉献了青春和智慧,有的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英雄的鲜血没有白流,鲜艳的格桑花正是他们精神的绽放。
就在我们离开西藏不久,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拉萨主办的“2019·中国西藏发展论坛”在拉萨召开。论坛前夕,来自37个国家及地区的近160位中外嘉宾在西藏林芝、拉萨两地考察访问,感受西藏民主改革60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他们到村镇、学校、创客空间,与当地农牧民、学生等群体接触,实地感受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通过一系列考察调研,加深对西藏的了解。
中外嘉宾还走进社会福利院、藏医院、高级中学,了解社会福利保障、传统藏医药和高海拔农牧民子女教育就学情况。他们参观了布达拉宫、大昭寺、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陈列馆,并观看了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进一步了解西藏的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情况;在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一件件历史实物、一张张资料照片,让中外嘉宾全面了解西藏民主改革6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和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嘉宾们纷纷表示,这次考察访问让他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西藏。
只有到了西藏,才能真正体会到世界屋脊的风采。
祝福西藏,扎西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