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2019年第5期|张抗抗:磐五味
来源:《江南》2019年第5期 | 张抗抗 2019年10月12日07:55
作者游历国家生态县磐安,感触颇深。文中介绍了该地珍贵的民俗文化遗存,并着重讲解了中药材“浙八味”中原产地出自磐安的五味:元胡、白术、白芍、玄参和浙贝母,俗称“磐五味”。作品从历史、地理和文化等诸方面为读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磐安山区的“宝藏”。
有一方名叫磐安的美地,国家生态县,藏在金华境内的大山皱褶里。因地处浙江中部,被喻为“浙江之心”。磐安与“四”有缘:连接浙中地区台、处、婺、越四地四州;也是天台、括苍、四明山、仙霞岭四山发脉地,旧志称其为“群山之祖”;还是钱塘江、瓯江、灵江、曹娥江四水发源地,又称“诸水之源”。重峦叠翠、连绵起伏的群山,环臂般把磐安护佑在怀里。光阴荏苒岁月流变,任由战乱和平、穷困富足,磐安自有一种沉稳笃定、处变不惊的气场。陆游绝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即得自磐安。乌石老屋、青山古道,茶树清溪,悠悠的慢生活,浓浓的人情味——磐石之安,安如磐石,故为磐安。
今年仲春走磐安,扑面而来新鲜的自然气息、满眼皆是珍贵的民俗文化遗存。惊喜中恍然明白,并非是磐安躲在山中,而是上天特意把那些稀世的“宝物”和“宝贝”,收纳在这个跃动千年不衰的健康“心室”里了。
大盘山林深树茂水土清净,山环水绕深潭飞瀑,成就了磐安这座我国唯一以天然野生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为重点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及中药材宝库。“浙八味”中的元胡、白术、白芍、玄参、浙贝母五味,原产地就在磐安,故有质优物美“磐五味”之誉。自东晋葛洪在此炼丹种药助人、南梁萧统隐居大盘山读书开辟药园,史上磐安为江南著名药谷药镇。大盘山博物馆即以磐安野生及种植的中药材为主题而设。《本草经集注》谓“诸药所生,皆有境界”。
我于大盘山缥缈云雾中沉吟浮想,犹入仙草灵药之境,渐得磐安天地之精粹。世上五味酸甜苦辣咸,而“磐五味”却另有独创:热辣、酸涩、咸香、甘甜、爽滑…… 品悟“磐五味”之妙,由舌尖入心扉而通畅血脉。
磐五味之一:元胡(火辣民俗汇)
抵达磐安当晚有一场申遗晚会,舞蹈“铜钿鞭”、民间艺术“龙腾狮跃”、人偶舞蹈“大力士摔跤”、婺剧折子戏、武术、打击乐“老鼠迎亲”……热热闹闹欢欢喜喜,都是当地原汁原味的传统节目。婺剧高亢、武术矫健、双人偶摔跤憨拙、龙腾虎跃的表演团队配合默契,表演者大多是磐安村民,充满火辣热爆的激情。其中“药香江南”“如在”以新创作的歌伴舞形式,深沉地颂扬了磐安药史和孔氏南宗文化。还有一出单人表演的“乌龟端茶”,在磐安地区已流传一百六十多年。一黑衣白鼻头男子头戴黑罗帽,腰系白围裙,脚蹬长筒软靴出场,踩着音乐鼓点节奏,主腿下蹲单手托盘,夸张地模仿乌龟的动作,伸头慢,缩头快,一进一退一挪一移,动作连贯一气呵成。前半段表现“乌龟”向客人殷勤端茶献茶,后半段表现“乌龟”敬茶得赏后的喜悦心情,漆盘中置有双杯,无论表演者怎样翻踢旋转,杯不离盘杯水不洒。表演者用“前踢腿端茶”“后旁踢双手端茶”“矮踢步交叉跳端茶”“托盘上下翻”等高难度动作,表达喜悦紧张兴奋的心情。最后的炫技高潮,“乌龟”高高扬起盘中杯,把茶水倒入自己口中……动作滑稽诙谐惟妙惟肖,充满生活情趣。令人惊讶的是,那位个头瘦小的表演者羊荣地,并非专业演员,而是磐安双峰乡村民,自幼得祖辈传承,劳作之余刻苦练习“龟吸”式呼吸多年,可连续表演15分钟大气不喘,在各地的民俗表演中实属少见。“乌龟端茶”又称寿龟奉茶,机智生动,传递出人与自然生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磐安的民间绝技和民俗文化精彩纷呈,其中最为独特的,是一项古老的大型秋祭活动“炼火”,自宋至今已流传千年。每年八月十五及九月初九夜间举行,参炼者多则上百人,是祈神驱鬼的民俗集体舞蹈,具有神秘的地域特色。“炼火”有“踏火山”和“闯火海”两种,烧红的木炭堆成八十厘米高的“火山”,炼火的勇士们赤脚赤膊上阵,手持平头刀冲上火山,将通红的木炭拨得如同出炉的钢水一般火星飞溅,人在燃烧的火光中来回跳跃踩踏如履平地,直到把气势汹汹的火山踏平……或手持钢叉冲入火海高歌狂舞,在火场转圈奔跑呐喊,向火神致敬……
时下正是春季,距秋收还早,我只能闭眼想象“炼火”勇猛狂放壮观的场景。由“炼火”而知磐安自古民风骠悍豪迈,民俗热烈火辣。故以“元胡”喻之,其味辛辣,可活血化瘀。
磐五味之二:白芍(酸涩太公树)
盘峰乡榉溪村边的那棵人称“太公树”的古杉,已有八百多岁了,一望便可知那是一棵有来历的老树。树高达十余米,枝叶苍郁繁茂,如同一件巨大的蓑衣披挂下来。树干之粗可四人合抱,树皮呈赭红色,像一位可依傍的慈祥老爷爷。树下隔路隔河,就是榉溪村口那座气象庄严的孔氏家庙及祠堂。圆柱的多个石头基座,或方或圆或扁或刻花,留下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重修的不同风格。大殿匾额上 “如在”二字孔家先祖真迹和“双龙戏珠”图案已斑驳模糊。这座被南宋皇家敕建的婺派南宗孔庙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坐南朝北,正门面向遥远的北方。
向北方——因为它来自北方。“太公树”实则是一株红豆杉(史上相传为桧木)。细碎的针叶和摇曳的树影,默默传递出岁月的沧桑。当它还是一株小树苗的时候,就匆匆离开了它的故土,跟随宋高宗皇室和护驾的孔家族人仓皇南渡。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开封,徽宗、钦宗二帝被俘掠,北宋告亡。建炎三年(1129),高宗赵构被迫弃城南逃,朝廷指定由孔氏第四十八代孙、大理寺评事孔端躬及其父其伯父等位大夫奉命侍驾。原在曲阜的孔氏家族为避兵乱亦一并举家南迁,仅留少数族人看守孔林。孔端躬心知这一去归期难料,启程前在孔林亲手挖起一株杉树苗捧于手心,跪于祖宗墓前发愿:“何地植土生根者,乃吾孔氏新址也。”路上只要稍作停留,他就把树苗植于土中,起身时挖起带上。树苗随他一路颠簸流离,高宗一行在金兵追击下出奔到越州(绍兴)后,下海登船取道温州前往婺州。孔端躬父子辞驾欲往衢州与已定居的兄长会合,途经磐安盘峰乡时,其父孔若钧因长途跋涉劳累过度而罹病,家人只得在榉溪滞留下来。孔端躬把树苗暂时种于燕山脚下,待到办理完父亲的丧事,再去看那棵树苗时,发现小树已然生根发芽……他长叹一身:此乃天意也。先祖是要让他们留在榉溪传扬儒学啊。
这棵红豆杉从此落地磐安燕山脚下,如今已在孔端躬墓前守护了891年,被当地人尊称为“太公树”。当年孔端躬与家人寓居榉溪后,开办学堂教育孙邻,榉溪成为婺州南孔的儒家文化中心,逐渐繁衍为江南最大的孔氏集居地。磐安人说,红豆杉就是活着的历史——它见证了南迁后的孔氏后人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仰望高大的太公树,山风窣窣呜咽,低垂而细密的叶子上,散发出一种酸涩寒凉的气味——这棵来自曲阜的红豆杉,分明是随皇家落魄逃亡至此,它见证了北宋朝廷的腐败、见证了北宋完美的文官制度下不堪一击的国防国力;见证了北宋绚丽精湛文明掩盖下怯懦的民族性格;或许,亦是对儒学治国的莫大反讽?
白芍夭夭,灼灼其华。但若以芍根喻之,则性寒苦酸,可平抑肝阳。
磐五味之三:玄参(咸香乌石村)
磐安重重叠叠的山窝里,散落着一个个黑石头村,在阳光下犹如一件件放大的黑陶制品,闪烁着乌金般的光泽。多年前的火山喷发,给磐安留下了用不尽的黑色玄武岩。据说刚凿下的玄武岩质地轻巧,吸入空气后,渐渐变得厚重实沉,密度大、耐久性高。磐安史上多巧匠,用这黑石头建起一座座黑色城堡。
走进尖山镇的乌石村,以前叫作管头村。清一色的黑墙黑瓦,只有门窗是木质的。石墙用石头开采时形成的裂纹一块块垒砌起来,不由得惊叹这无缝镶嵌的绝技。偶见石缝涂抹了泥浆勾缝,好似一道道花边,拼出了图案的华彩美感。黑石墙下狭窄的小路,也是黑石板铺就,一块块泛着黑亮亮的油光,像走在隧道里。想象山里下雪的日子, 白色慢慢渗入了黑色,犹如躲在一顶巨大的白纱蚊帐里。第二天乌石村醒来了,黑油油的头发、黛眉黧面、玄衫皂鞋,沉浮在白色的雪雾里,浑身上下散发着黑石头刚毅坚韧的气息。
管头村每年吸引各地巨量的游客来探访石屋古道,黑石旧村和村民新建的连排公寓区合理布局,不会互相扰乱了视线。磐安多美食,新村的民宿三层楼带阳台,老村的农家乐四季飘香,四梁八柱的乌石老屋终年客来客往。尖山镇除了旅游还有电子产品加工业,我们日常使用的各种软管,一多半出自这里,号称“一根管子通天下”,销往全国各地。乌石村今天的日子,就像烧红的黑炭,红火旺旺。
走在乌石村的石巷里,与一块块一片片年深日久的乌石墙擦肩而过。抚摸苔藓斑驳、凹凸不平的石面坑缝,感觉那里留有山民昔日贫困的印痕,浸透着村民艰辛劳作的汗水和泪水。苦难的泪水或是欢乐的泪水都有咸味,乌石也是咸的。世上有盐,才会让人拥有抵御苦难的力气。
玄,黑色也。玄参黑茎,茎似人参,故称黑参。实亦黑,根甚黑,有微香,俗呼馥草。玄参切片晾晒后,一片片像极了乌石村的黑瓦,其味咸香,可清火解毒。故以玄参喻之。
“磐五味”之四:白术(甘甜古茶场)
玉山古茶场也是磐安一宝,位于磐安玉山镇马塘村茶场山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赶茶场”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相传东晋道士许逊游历于玉山,见遍山野茶质量甚佳而民生困苦,遂留于此地与当地茶农一同潜心研茶,并派道童四处施茶打开销路。到了唐代,玉山茶渐成浙东名茶,被称为“婺州东白”,茶色清澈、茶味甘甜。宋时玉山茶农初建茶场庙,将许逊尊为茶神塑像膜拜,清乾隆年间重修,每年开春山民采茶先祭茶神。各地茶商纷纷慕名前来购茶,茶场庙周围逐渐出现“榷茶”场所,“榷”即商榷,相当于近代的茶叶交易市场,朝廷特设“巡检司”,派官吏进行茶叶交易管理。至明清时期,玉山茶场形成了“春社”“秋社”两次大型贸易集市,相当于庙会,是茶商交易、茶农山民进行物资交流集会的综合性活动。“赶茶场”同时举行观社戏、挂灯笼、迎龙灯、叠罗汉、竖大旗等系列民俗活动,其中农历十月十六的“竖大旗”(亦称迎大旗)的群众性竞技活动,是磐安传统民俗的标志性节目。迎大旗那日,各村派出迎旗队伍,在广场上竖起30多米高的旗杆,单旗面积近600平方米,仅一面旗就需用绸300丈,上绘龙虎图案,每面旗需百十位壮汉共同协作才能竖起,技术难度相当高。竖旗时刻锣鼓号令齐鸣人声鼎沸欢呼雷动,场面十分热闹壮观。磐安史上曾有36面大旗齐聚茶场庙的盛况,旗杆高耸入云,大旗迎风招展,气势磅礴。
古茶场亦动亦静,茶园葱茏盘旋的玉山下,小街上的茶神庙、巡检司的大殿大堂及附设建筑一字横排开去,可以想象当年春秋两季此地人流熙攘往来的盛况。特别引起我兴趣的,是那座至今保存完好、功能齐全的“榷茶”场。榷茶场整栋建筑为二层环状走马楼,门坊内有前厅五间,后堂五间,两侧辅以厢楼各七间。底层为固定或可租用的茶叶摊位,廊柱相隔成茶座,设有桌椅,供每年茶叶评级所用,也是茶商之间品茶斗茶论茶、进行自由交易的场所。二楼设有雅间,供茶商住宿或囤放货物。最绝的是在一楼天井靠后设有一座戏台,正对着后堂的“观众席”。茶商在此论茶侃价谈生意,还可一边喝茶一边听戏看戏,可谓悠哉乐哉。这种集茶叶生产、交易、茶道及修养身心于一体的古茶场遗址,全国独此一家。可见早在明清时期,磐安的茶叶生意经已然成熟完备,茶可品可道可赏可议,茶在深山有远亲。如今,茶神庙隔壁建有一座“茶文化博物馆”,静静细说玉山茶史。
婺州东白清清、磐安茶香袅袅、茶人质朴聪慧。白术气味清香,味甘,理肺补脾祛湿,故以白术喻之。
“磐五味”之五:浙贝母(爽润灵江源)
磐安全县的森林覆盖率80.9%,有南方红豆杉、香果树、浙江大果朴等国家珍稀保护植物,被誉为“浙中盆景、天然氧吧”。境内有多处国家4A级景区,百杖潭、夹溪十八涡、水下孔、舞龙峡、金鸡岩、风崖谷、沙溪玫瑰庄园、云山旅游度假区等数十个景点,是专为疲惫的今人预留的休闲度假之地。
灵江源森林公园位于磐安盘峰乡,海拔800米,负氧离子常年稳定在每立方米2万个以上。一路溯溪上山,穿峡谷栈道、望悬壁险峰、低头拾野果、抬头闻鸟鸣。偶尔可见山谷里的原生态古村落及古窑旧址,静谧安宁有若世外桃源。
灵江源最绝最美的风景,是山顶最陡处,连接两座峡谷之间的透明玻璃长桥。桥长365米,桥面宽2.9米,地面垂直高度189米,可谓华东第一高空玻璃桥,也称玻璃悬廊。悬廊始建于2013年,年轻的创业者张伟斌团队,怀揣“凌空飞渡、云中漫步”的美丽梦想,斥资规划建造这座绝壁天堑。2018年春节,玻璃桥正式开通,一时火爆异常,达到日近万人流量。磐安人从未如此居高临下地观赏自己的绿色家园——曾经难以跨越的重重大山,竟然被轻而易举“踩”在脚下。
我兴冲冲走上玻璃悬廊。一脚踏上玻璃桥面,顿时感觉腾云驾雾如临万丈深渊。桥面明明是有玻璃的,却感觉身体飘起来,如同行走在空气里;双脚分明踩在桥面上,却觉得玻璃随时会破碎,即刻要坠落下去;桥两侧分明安装着坚固的不锈钢护栏和扶手,仍然好似无处可依。悬廊悬空悬置悬心,高处不胜寒。挪移短短几十米,竟然走出一身汗。总算到达一个相对安全的拐角,定神眺望放眼极目,才见满目青山叠翠,浮云恬淡天空辽远。细细的盘山路蜿蜒而上,峡谷中隐约可见银链般的飞瀑……清凉爽滑的山风吹过,深呼吸、吐纳、放松、再呼吸……心肺被负氧离子洗涤得干净清新。那一刻山风在我耳边窸窣低语:人无法跨越的障碍是原生于内心的恐惧,人最重要的是超越自我。
浙贝母呈扁球状,不同于川贝止咳化痰,而有润肺软坚、开郁散结之功效。恰如灵江源的玻璃悬廊,给人们爽润的体验、惊险的刺激和心理挑战。
灵江源,一味饱满结实、润肺散结的浙贝母。
遥望群山远处,山坳里的一座座乡镇,还有药材之乡、香菇之乡、香榧之乡、生态龙井之乡、舞龙之乡美称——又是一个“磐五味”。安心安神安身安全安居的今日磐安,也是一粒亮晶晶红艳艳、五味俱全的五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