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现代观众,古老秦腔怎么变
来源:光明日报 | 王建宏 杨周宸乐 2019年10月29日08:43
“中国戏曲的第一次革命来自秦腔,500年前,正是秦腔带来的全国范围内的中国戏曲革命,结束了中国戏曲古典形态和人文戏剧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秦腔就没有梆子,没有梆子就没有花部,就没有现在的百花齐放。”近日,在中国戏曲学会联合宁夏文化和旅游厅召开的秦腔现代化与现代秦腔实践之路研讨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马也认为,中国戏曲的现代化转型第一步是由秦腔来完成的,没有秦腔就没有今天的中国戏曲。
秦腔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之一,其中宁夏作为多民族繁衍生息之地、多元文化融合发展之所,秦腔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由宁夏创排的《王贵与李香香》是2019年度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奖作品中唯一的秦腔剧种。
秦腔历来具有变革的基因,迈入新时代,这一古老戏曲如何进一步改革创新?近些年来,宁夏秦腔立足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民族艺术土壤,以生动艺术实践呼应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创排了大量优秀作品,剧团和人才建设成绩显著。在银川召开的秦腔现代化与现代秦腔实践之路研讨会上,国内戏曲艺术界的专家学者为秦腔艺术和中国传统戏曲创新发展建言献策、把脉定向。
《王贵与李香香》:从文学经典到舞台经典
诗人李季的叙事长诗《王贵与李香香》是与民族歌剧《白毛女》齐名,经历了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红色经典,其精神与灵魂是对革命英雄主义的礼赞、对反剥削反压迫精神的讴歌、对美好纯真爱情的执着追求、对自由平等的深情呼唤。这部作品从诞生之初,就一直以不同的演出形式被搬上舞台。经典作品也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搬演与重现中得到新的阐释,在持续的传播中得到更久的传承,在历史价值得到确认的同时更加鲜明地呈现着独特的当代意义。由宁夏秦腔剧院创演的《王贵与李香香》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秦腔的方式对红色记忆又一次呈现、解读和阐释。
“我在看戏的时候,是用一个标准去看这个戏到底怎么样,这个标准就是台底下的观众有没有看手机,《王贵与李香香》做到了这一点。这个戏我看了三遍,都没有看手机的,真的是有滋有味。”上海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主任、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华雯说。
秦腔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巧妙运用西部独有的信天游、花儿等民歌小调抒发剧中人的情感,演唱自由灵活,内容比兴丰富,表现力和音乐性都很强,使这部戏在新诗的韵味中体现出民族化和大众化的艺术特色。同时,该戏大胆创新,用唱诗班和钢琴伴奏来讲述环境、烘托气氛,西式合唱与传统秦腔一唱一和,将红色经典以“中西合璧”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传达出一种诗意相通的美,在秦腔发展史上开了先河,令人耳目一新。
陕西省文化厅艺术处原处长、研究员胡安忍说:“这出戏融合传统和现代,西洋和本土,高雅和通俗,本身就具有观赏性,各种艺术元素,既统一又富有美感。不仅如此,还融合了过去和现在的对话,比如说王贵的革命是什么东西,合唱团则回答革命是好东西,就充满妙趣横生的艺术效果。如果没有合唱团呈现的样式,王贵自身就没有这种感受。”
古老剧种的传统与现代化
秦腔在西北地区有着非常广泛的受众和深厚的文化土壤,数百年来,一直是当地最受追捧的艺术形式。但随着时代和观众口味的变化,传统戏曲的观众正在不断流失。如何在保持“本色”的同时,拉近与年轻受众的距离,是包括秦腔在内的戏曲必须解决的时代课题。
“近些年来,秦腔更多强调的是原汁原味的保护和传承。宁夏开了把秦腔作为一个剧种总体推进现代化的先河,令人钦佩,值得点赞,戏曲为何要实现现代化,说到底是为了观众,是观众意识的现代化为秦腔提出现代化这样一个课题。”胡安忍说。
“秦腔人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本业,我们自己要有现代意识,没有现代意识无法给观众提供现代意识的作品。”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周琪说,今天的年轻受众是明天的宝贵财富,除了剧团自身的建设,对新型现代观众的培养也是不可或缺的。
“古老的戏曲必须面对现实、面对当下。我经常讲,除了电影、电视新型样式外,其他都是古老艺术,小说、音乐、美术、杂技都是,我们想,小说如果没有《芙蓉镇》,没有《活着》,没有《平凡的世界》,美术没有《父亲》,古老的艺术还能焕发出震撼力和生命力吗?”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彦说,“戏剧也一样,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搞现代戏,这不是偏废传统和新编历史剧,而是探索,现代戏的创作同样是对中国戏剧的重大贡献。”
一些专家也认为,古老戏曲的现代化是一把双刃剑,不能搞一刀切。中国有300多个剧种,并不是所有的剧种都能成为现代戏,现代戏是戏曲的未来之一,但不是绝对的。
人才与剧目,秦腔传承和创新的两个基本点
秦腔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取决于很多因素,但最关键的还是人才和剧目。
如果不能为秦腔注入新鲜血液,总有一天秦腔会面临人去戏亡的境地。“250多年前,如果没有魏长生,就没有梆子走向全国,也没有秦腔的繁荣。在历史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优秀的演员、作家和导演等这些实力强大的艺术家,秦腔就不可能从古老走到现在。”中国戏曲学会顾问、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周育德说,秦腔要走向未来,一定也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培养。
“一个剧种、一个剧本再好,没有领军人物,也撑不起一片天。我特别有体会,作为一个剧院团没有人才,真的举步维艰,不可能为社会认同,不可能为大众认可。”中国剧协副主席、北方昆曲剧院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杨凤一说。
“剧目是艺术家的生命线,有了剧目就会创造一切,有了剧目就会生成一切,有了剧目就会设计一切,尤其规模化和批量化,有内在和外在联系的剧目的推出,对剧团、剧种、艺术家极其重要。”马也说,“当一个剧团没有好的剧目,有多好的团队都会原地踏步。如何守正创新,将这些宝贵的古老艺术传承下去,让它们在时代的长河中继续绽放光华,是中华文明在现代化发展中的一个长期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