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十二个月的滴答诗意》:诗意轻扬的大自然与生命之歌

来源:文艺报 | 徐鲁  2019年11月13日08:24

《十二个月的滴答诗意》是一部献给大自然和万物生长、献给12个月里的24番花信风的自然之书,也是一部献给童年、生命和成长的美德与智慧之书。作者梅子涵以诗意轻扬的散文诗笔调,用大自然的时令变换所带来的丰盈、鲜活和真切的细节描写,支撑起了12个月中韵味悠长的叙事,不仅写出了对不同季节自然物候的观察与发现,也表达了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对日常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珍惜与热爱,作品的字里行间透出了童年的纯真、明亮与烂漫,也表现了生命的丰饶、美丽与温暖。

《二月 灯笼》一篇写中国人春节时喜欢高高挂起红灯笼,孩子们也提着红灯笼,奔跑在欢乐的夜晚,虽然是冷冷的风,冷冷的晚上,可是孩子们手里是暖暖的、红通通的一团。作者接着写道:“我的红灯笼照不见远处的路,可是长大了,在很远的路的那头,却看得见小时候提在手里的红灯笼,看见那时脸上的神情,那是被映红的快活,那是红红的天真!”我相信,这是一代代中国孩子的童年记忆,也是一代代中国成年人的情怀。个人的生活记忆,在这里已经变成了具有永恒性和人类共同记忆的文学细节。

《三月 序言》是一支献给早春时节草木萌发、万物苏醒的生命之歌。作者把春天比作“序言”,由此而联想到,“嫩嫩的草尖儿是春天的序言,而且是草地、草原的序言。嫩嫩的芽尖儿是新的树叶、新的枝条、新的花朵的序言。”无论是天空中归来的燕子、高飞的风筝,还是在地上忙忙碌碌的小蚂蚁、蜜蜂、蝴蝶,甚至不漂亮的蛤蟆,还有正在脱去笋壳的竹笋,正在脱掉棉衣的小孩,换下了溜冰鞋的女孩……不都像是春天的序言吗?最后,作者联想到,“童年当然一直是生命的序言,它永远都是未来世界的序言。”这是一篇构思新颖、诗意盎然又饶有童趣的散文诗。

真切、准确的细节描写,来自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敏感的感觉。《八月 歌唱》写的是夏日里的昆虫之歌:“八月,知了还是叫着‘热呀’,蟋蟀唱得更悠长。快下雷雨了,蜻蜓都飞到乌云下赶集了,那真是密密麻麻。黄蜻蜓、红蜻蜓、黑蜻蜓,还有蓝蜻蜓,它们互相认识吗?正在打着招呼吗?……”这种细节感觉写得十分准确,让我想到法国作家都德回忆自己童年时说过的一句话:“小时候的我,简直是一架灵敏的感觉机器,就像我身上到处开着洞,以利于外面的东西可以灌进去。”童话家林格伦也坦承:只有童年时代的“那个孩子”,能够带给她最美的文学灵感,“为了写好给孩子的作品,必须回到你的童年去,回想你童年时代是什么样子的。”《八月 歌唱》里还写到了作者小时候看奶奶用手敲敲西瓜,看它熟了没有,用刀往当中一切,“哗”的一声,看见鲜红就放心了。这样的细节描写,也是十分准确传神的。

12个月的诗意与诗情,也不全是献给大自然的。比如,4月里有一个传统节日,是在中国人的心中分量很重的清明节。作者在《四月 节日》里,着重写了对那些为了后代的幸福安宁而英勇献身,为了孩子们的和平幸福而辛苦付出的先辈和亲人的想念与敬仰。“四月里,我们纷纷去向一个地方。我们乘火车去,坐汽车去,铁路边的花儿都开了,公路边的花儿都开了,我们的心里有很多的诗意,因为我们是去聆听英勇的故事,是回到怀抱里,是去捉迷藏。”还有《十月 敬礼》,写的是共和国的生日里,每个人心中都回荡着一种感情:“敬礼,我们伟大的国家。”通篇荡漾着一种生长在新中国的蓝天下的幸福与自豪感。这样的节日,这样的习俗,是中国人独有的心态和情怀,也是真正的“中国故事”。

《九月 年轮》是一曲献给新学年的开学之歌。但作者的思路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开学的日子,而是由学生午餐时的米饭,联想到9月里金黄的稻田:“一粒米是什么?一粒米种在土里,会长成一棵稻,一棵稻的种子,会种出一小块稻田,再后来呢?是田野的一大片金黄,是无比大的丰收……人们吃着,有了力气,诞生无穷灵感和诗意,人类的生命,就这样无限延续,蓬蓬勃勃。”飞扬的诗意,把开学第一天的孩子们,带到了无比开阔的现实大地上,让孩子们看到了劳作者的艰辛、大地的馈赠和生命的美好。当然,还有作者没有说出来的一个词,已经写在这金黄的稻穗和田野上了,那就是“感恩”。

感恩之情,就跟人类的初心、乡愁一样,是世间的一种最基本、最美好的感情,是一种生命美德,也是蕴含在大自然万物生长过程中的一种回黄转绿、花开花落、种子落地、生生不息的生命哲理和生存智慧。“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大自然里的常态,人类从这里看到了绿叶对根的情意。《十一月 谢谢》这篇,始终荡漾着感恩的旋律。“深秋的11月,叶子纷纷落下,春天长出的嫩绿就这样走尽了葱郁、茂盛,告别了枝头。等到明年枝头又绿的时候,那绿的已经不是它,也不是隔壁的它和它,它们在一起依偎着度过春天、夏天和未尽的秋天,算是真的永别了。”

这写的仅仅是一种自然规律吗?当然不是。作者是在歌唱蕴藏在一切生命中的那种大美而无言的新旧交替和生生不息。这种从瞬间至永恒、由眼前至遥远的生生不息,就像童话一样神奇和不可思议。所以,作者就把大雪纷扬的最后一个月——12月,命名为“童话”。就像一支瑰丽的交响曲一样,全书最后一篇,把12月的诗意推向了顶峰。人类世界,终归要从一年四季的蓬勃之乡,跨入新一年的门槛。最后一句是这样写的:“世纪的日历哪是挂在墙上的,人类充满生机的脚步才是最真切的分分秒秒,滴答滴答!”

这是何等诗意轻扬的文字,又是何等空灵、开阔和浪漫的意境。今天,如何坚守和保存图画书里的文学含量?梅子涵这本书就是一个最好的范例。最杰出的图画书的文字,一定会蕴含着丰富的文学性;图画书的魅力,也不尽然是在图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