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草原》
来源:中国作家网 | 王怀宇 2019年11月15日10:47
作者:王怀宇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9月 ISBN:9787538761498
第一章
剽悍草原
伴着亘古传唱的皈依颂文和草原民谣,草原风永不停歇地刮着。草原风刮过碧波荡漾的查干湖,刮过草浪翻滚的西大洼,刮过无边无际的塔头滩……除了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蒿草味,一路上还裹挟着苦嗖嗖的野花味和咸丝丝的汗腥味,有时还夹杂着温吞吞的马牛羊等食草动物粪便的柴腐味,或者是热乎乎的狼狗猫等食肉动物粪便的酸臭味,那是每个塔头滩人都熟悉的草原上特有的复合气味。那气味一点儿都不难闻,对于塔头滩人来说那是最让人心安理得的气味了。甚至可以说,那是草原上亘古不变的别样芬芳。浑厚浓烈的气味穿过河流,穿过草地,穿过我困惑而迷茫的整个童少时代……
谁也说不清从什么时代起就有了这群汉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杂居的剽悍民众。也许是从康熙东巡,薛礼东征?也许是从满清入关,满蒙联姻?抑或是从岳家军高举着长矛直抵黄龙府?还是从北方高句丽王朝雄壮崛起的那天起?总之,在很久很久以前,塔头滩就成了角力厮杀的圣地,就成了繁衍剽悍的地方。所以在后来的日子里,不管又来了哪个民族的人群,都一概为这里既有的勇猛之伍所洗礼、所同化,让不屈之魂渗入到每个生命的血液和骨髓深处。然后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生存氛围──所有的男人和雄性必须首先告别任何形式的懦弱才有资格在这里生存。也许就是从某个遥远的年代起,塔头滩人世世代代一直抖擞着这股与众不同的雄风。也许正是由于这与众不同的伟大风格,才造就了包括我们王氏家族在内的塔头滩上很多家族的沉重和抗争。他们隐忍着,他们挣扎着,他们梦想着……
塔头滩人从来不把那些手提猎枪、百发百中地将远处飞奔的野兔撂倒的猎手视为优秀猎手;塔头滩人也从来不把那些抛圆大片网、一片网打上几十斤杂鱼的渔人视为上等渔人。人们把最受尊重的猎手称作“汉哥”,把最瞧得起的渔人叫作“把头”。草原上真正的“汉哥”从来不使用猎枪。他们只是象征性地提着一根两尺余长的“掏捞棒子”,腰里别上一把羊角剃刀。“汉哥”对野兔、野鸡等小猎物看都不看,他们只对查干淖尔大草原上最凶顽的猎物──草原狼感兴趣。他们斗狼的方式也极其独特,先凭勇猛使狼被动逃跑,然后再与狼拼耐力斗智力。称得上汉哥的猎手从来不找狼的短处,他们愿意看到凶恶的草原狼施展完浑身解数后俯首认输,这时他们才伸出大手揪住狼的后背将其擒到马上。草原上真正的“把头”从来不用网,他们仅凭一柄钢钩和一双有力的手臂来对付霍林河里最霸道的巨型狗鱼。常常要和垂死挣扎的巨型狗鱼滚作一团,拼个你死我活……印象中,好像只有那些不成年的半大孩子和步履蹒跚的耄耋老人,才用渔网去网鱼,才下挂子去挂鱼。
纵横草原多少年了,塔头滩汉子的标准装备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就是一个套马杆子,一根“掏捞棒子”和一柄羊角剃刀,没有人见过同时身上又背着一杆猎枪的塔头滩汉子。
在塔头滩,能被尊称为“汉哥”的人并不多,同时又被尊称为“把头”的人就更显得凤毛麟角了。因为任何领域里做到真正的英雄都是不容易的,跨领域再做英雄则更是难上加难。既当“汉哥”又当“把头”,其难度起码也要相当于今天NBA赛场上的全能战士,或者网球场赛上的大满贯选手。塔头滩人在这些问题上从不含糊,他们的眼里也从来容不得沙子。塔头滩人把既是“汉哥”又是“把头”的草原汉子亲切地称为“草原金鹰”,更是加倍敬重,并对他们给予无条件的厚爱,给予他们能够给予的一切……
塔头滩从来不缺少筋肉与利齿的残酷较量。草原狼这个名字叫得最响亮时,也正是草原狼群最兴旺的时候。草原狼群昼夜用绿色的眼睛威慑着草原人及属于草原人的一切可供充饥的肉身。在草原狼群的包围下,塔头滩上平凡的百姓有了轰轰烈烈的事业。为了使事业更像事业,后来又有了塔头滩冬猎队及其狩猎规则。于是,有了强者和弱者,有了英雄和狗熊,又有了美女们更隆重、更惊艳、更合理的分配原则……
霍林河里鱼群之间的弱肉强食也是同样一个道理。有时,表面看上去非常残酷无情,凶猛的巨型狗鱼群一路追杀着草鱼群而来,杀气腾腾、生吞活剥,但是霍林河里的草鱼群就像草原上的羊群一样,一旦更多的食草鱼群进入查干湖,查干湖就会失去应有的生态平衡。由于食草鱼太多,最后会导致湖中所有的鱼全部饿死或者因严重缺氧窒息而死。所以巨型狗鱼多了不行,没有巨型狗鱼也不行。尽管巨型狗鱼是专门吃鱼的大型肉食鱼,但草原人也从不想对他们斩尽杀绝,因为巨型狗鱼和草原狼一样,也是草原生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年的七八月份,就是霍林河激情澎湃的汛期。霍林河水在这一季节异常汹涌,像脱缰的烈马一样,一路奔腾咆哮……为了食物,鲫鱼群、鲤鱼群、鲢鱼群、草鱼群、鳙鱼群等在这个季节都要逆水北上回游,它们一拨一拨地顺水北上,狗鱼群、鲶鱼群、黑鱼群等食肉鱼群就一拨一拨地尾随而来,狗鱼群最凶残,它们一路追杀,发出的怒吼声搅浑了猩红的江水。天空中白色的打鱼郎也一路跟随而来,因为鱼群经常被追得跃出水面,打鱼郎一个俯冲就能叼住它们最想要的美味……霍林河水一度就被搅和得狼烟四起。半个多月以后,突出重围的鱼群才能最终抵达那浩瀚无边的查干湖深处……从此过上相对平稳安定的日子。
钓巨型狗鱼,当大“把头”。在塔头滩闷热的夏天,塔头滩人又有了另一项轰轰烈烈的事业……
塔头滩上著名的拉嘎老古庙就是为世世代代的“汉哥”和“把头”们修建的。祖母说不清老古庙的始建年代,也说不准老喇嘛乌兰巴布的年纪与身世,拉嘎老古庙实在太古老了。喇嘛也不是想当就能当的,喇嘛是上师,上师得悟于大菩提,与虚空法界合一,与芸芸众生合一,与依止根本上师合一,那才有资格做上喇嘛。
拉嘎老古庙里供奉的不是神仙鬼怪,也不是帝王将相。塔头滩人把每年猎到的最凶最猛的头狼毒牙和每年钓到的最大最长的巨型狗鱼头骨悬挂在拉嘎老古庙里。塔头滩人认为征服草原狼和巨型狗鱼靠的是同一种东西。他们没有说出的那种东西就是勇气、力量和智慧。实际上,头狼毒牙和巨型狗鱼头骨就是勇气、力量和智慧的象征。它们一直充当着草原人虔诚跪拜的图腾,使每块骨头都蕴含着塔头滩人不止一个牵魂动魄的故事。后来,塔头滩人又创建了一支专门对付草原狼的冬猎队——塔头滩冬猎队,能入选为冬猎队队员曾一度成为塔头滩男人的骄傲和梦想。实际上,关于塔头滩人夏天捕巨型狗鱼、冬天猎草原头狼的记录,就是塔头滩人再精确不过的历史了。
天长日久,草原狼群越来越演变成了一种历史的凝重符号,渗入到每个塔头滩人的骨髓,塔头滩人已逐渐无法接受也无法想象没有草原狼的日常生活。总之,塔头滩早已经演化成为一种境界,那是查干淖尔大草原、霍林河水、人群、狼群和鱼群们同生共存的命运哲学。
真正的塔头滩汉子不仅打狼行,钓鱼行,骑马、射箭、杀牛、宰羊……样样都行。在我的记忆中,我家族在塔头滩的生活一直是苦难的。从我记事起,我王氏家族在草原上出演的都是悲剧。祖父率领着他的儿孙们一直在呕心沥血地为成为“汉哥”和“把头”而艰难奋斗着。他们身负重荷,匍匐挣扎在众多强手的脚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却始终没能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