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研究中国笺纸的专著《说笺·典藏本》出版 在明清名人尺牍翰札中感受古笺之美

来源:文汇报 | 李婷  2019年11月26日07:41

《说笺·典藏本》精选上图馆藏271例具有代表性的明清名人尺牍翰札。(出版方供图)

“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足见笺纸在文人雅士心中的位置。

日前,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研究中国笺纸的专著——《说笺·典藏本》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和止观书局出版。该书精选上海图书馆馆藏271例具有代表性的明清名人尺牍翰札,通过特殊拍摄技术,纤毫毕现其墨迹之韵与笺纸工艺之美。学者认为,这部由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古籍专家梁颖所著的专著对于笺纸形制与工艺考辩、文人交往考略、书法艺术欣赏和文史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

笺纸,简单地说就是供题诗写信使用的纸张。据记载,古人往往喜欢用精致华美的信笺、诗笺,一些文人雅士甚至自己参与制作笺纸,以标榜其高雅,不入俗流,有的上饰各种纹样。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文字之外,那些被加工得美轮美奂的纸张,是如何呈现使用者们的品位和格调的?它们的设计制作过程,又隐含着怎样的匠心和曲折?

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黄显功介绍,该馆对笺纸的系统研究始于2006年举办的“明清名家手稿展”。《说笺·典藏版》的出版,是十几年来课题不断深入的一个成果。全书以彩笺为中心,先将之分为色笺、花笺、画笺三类,以对应于单染色的、带花纹图案的和有图画的三种彩笺。而后,以六章的篇幅,用层层递进之法,依次探究历代笺纸的形制演变,染色、套印、拱花、砑光四项制笺技术,花笺、画笺的特色与类别,附论文人如何及为何制笺,最后以传统笺纸在近现代的变迁与淡出作结。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收录的271例尺牍翰扎,皆为难得一见的真迹,涉及众多名人,如:明代董其昌、蔡羽、戴珊、鲁治、顾璘、徐霖、王韦、葛一龙;清代曹贞吉、高文泋、赵之谦、李渔、钱大昕、林则徐等。与此同时,这是一部构建独立学术体系的精品力作,文献征引范畴,几乎涵盖了海内外所有关于笺谱、笺纸类出版的书籍。

复旦大学教授陈正宏认为,从文献学和印刷史的专业角度而言,书中最具创意的,自然是讨论“砑光笺”的部分。虽然其图案光泽效果从何而来这一千古难题尚不能说已得到彻底的破解,但是该书通过文献与实物二重证据,考释历代“砑光笺”的可能制法至少有三种,这无疑是目前为止的各家之说中证据最充分、述论最深入的。此外,述论花笺时,发现明崇祯刊本《绣像批评隋炀帝艳史》等绣像书籍中的花式边匡诸式,源出前此嘉靖万历间的笺纸,之后又反过来成为明清一代笺纸效法的典范,这种将不同类别史料比对映照所得的意外收获,在古典文献学上实有方法论的意义。而书中论笺纸与近世水墨画的关联、现代漫画笺在中国漫画史上应有的地位等等,也别开生面,为中国美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史料和独到的见解。

“从美术史角度来讲,这本书具有开创性的、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范景中说,笺纸从书写到把玩、欣赏、研究的历史,说明了其审美价值,再加上笺纸的制作、源流、传承与书画、古籍的关系,这些都为美术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