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美学兴起的当代文化意蕴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 谢纳 2019年11月29日08:35
在20世纪的文化思想转型中,空间理论研究突破线性的历史时间束缚,以令人瞩目的方式成为当代学术思想界备受关注的热点题域,人们将其称为“空间转向”。空间转向颠覆了传统美学的时间性权威垄断地位,将空间性提升到高于时间性的地位,这种范式转型影响波及当代哲学、社会学、地理学、美学、艺术理论、文化研究等诸多领域。随着空间转向对当代学术研究影响的不断增强,空间或空间性越来越多地进入美学研究、艺术研究和文化研究的视野,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空间实践决定文学发展变迁
在人类思想史上,人们对时间与空间的关注一直存在“重时间而轻空间”的倾向。特别是进入现代以来,各类学科研究均重视历史时间维度的探索,而忽视在场空间维度的描述。这些研究大多离不开“史”的历史学叙事,如哲学史、文化史、文学史、艺术史、经济史等。在这种思维定式的影响下,美学研究同样存在注重时间维度而轻视空间维度的倾向,时间性、历史性、事件性等历时性分析成为艺术审美研究的主导模式。在基本原理层面,注重探究艺术审美的发生发展、审美思潮的流变演进等;在艺术创作主体层面,注重研究艺术家的生平历史、创作历程、风格演进等;在作品文本分析层面,注重分析情节发展、性格形成、叙事时间等。然而,随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空间转向的出现,如何在时间维度的基础上,将空间性思考引入美学研究领域,建构起一种关于空间的美学理论或“空间批评”,实现空间化与时间化的辩证统一,成为当代西方美学、艺术学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当代文化思想界以“存在与空间”的反思取代了“存在与时间”的传统命题,标志着“空间转向”成为当代哲学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存在与时间”的生存论命题经由海德格尔提出而影响深广,但对“存在与空间”的存在论追问同样不可或缺,甚至更为重要。“存在与时间”是人类所执着追问的生存论问题;“存在与空间”同样是人类所置身其中的生存论问题。“哪里有空间,哪里就有存在。”(列斐伏尔)“不拥有空间,就是不存在。”(蒂里希)正如阳光普照、万物生长的天空与大地,空间是生命存在的地点,是生命绵延的场域,是生命栖息的家园。在此意义上,我们说空间总是生存性的,人总是空间性的存在者,这一界定引导我们从“存在与空间”的关系出发,探究人之存在的生存论根基,在“生存的空间性”与“空间的生存性”的互动生成中,将人理解为一种空间性的存在者,以揭示空间的生存本体论意蕴。
时间与空间是世界存在的基本形式,也是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任何存在总是一定时空中的存在,生命只有在时空中才得以生成与展开。对个体生命而言,生意味着时间的开始和空间的居有,而死则意味着时间的终结和空间的消逝。“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些从古至今吟咏传诵的诗句,抒发着生命的感喟,诉说着生存的感悟。生命的体验绵延在时空之中,所有的生命体验都根植于人的时空体验。虽然,时间与空间难以分离,但随着人类历史实践的发展,人们对时间与空间的关注因侧重点不同而有所变化。古典时代由于人类的空间生存相对静止稳定,时间成为人们体验生存的重要形式。在瞬间中追寻永恒,在有限中追寻无限,在历史中追寻未来,这种追寻来自于人的生存经验,同时也规定着文化和文学经验的表达方式。进入现代以来,人类的空间改造能力日渐提高,征服空间的生产实践几乎无处不在。不仅空间本身得以不断扩展,时间的空间化也日益成为人们感受世界的主要形式。
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视域看,空间是人类生产实践的产物,空间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人文性,是一个与人的生存紧密相联的属人的空间。文学艺术作为人类生存境遇的文化表征,任何时候都离不开生存问题的关怀,缺少生存境遇的深切关怀维度,文学艺术的内在价值与意义必然丧失殆尽。作为人类的文化生产活动,文学艺术是社会文化空间生产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因为文学艺术等文化生产活动赋予空间以特定的生存意蕴与价值取向。因此,生存与空间的问题必然成为美学研究所关注的核心题域。
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美学视域看,文学艺术作为人类生存经验的表达,势必要在文化空间体验中展示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人类在空间中体验着宇宙自然、社会历史及文化艺术的意义与价值。空间体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空间意识,对美学理念及艺术创作产生重大影响。空间意识作为空间体验的理性表现形式,不同于一般的空间感觉,它是一种文化空间意识。空间意识并不仅仅是关于空间的先验意识或直观反映,它具有社会历史特征。从人类的社会历史实践上看,人对空间的改造表现为“空间的人化”或“人化的空间”。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同步发展的空间实践决定着文学发展的变迁。
空间转换带来艺术创造新体验
空间意识伴随重大社会历史转型对文学艺术创作产生深广的影响,生存空间的转换必然给艺术家的艺术创造带来新的体验形式和表现样态。前现代空间意识孕育出古典艺术的意境风格、现代空间意识生发出现代主义艺术形式、后现代空间意识滋生出后现代主义艺术谱系,均显现出空间意识对艺术审美创造的整体性影响。
在原始社会,幻想空间构成文化空间的主要表现形式。当时,人的实践改造能力低下,自然对人来说是一种未知的神秘力量,人类只能依靠神话的幻想来解释世界,从而在文化中创造神话的幻想空间。幻想空间的艺术创造,表达了人类试图征服空间、改造空间的强烈愿望。
在农耕时代,土地空间的人工开拓和种植使人类可以在相对固定的空间安居乐业,宁静的大地与乡村成为人最主要的空间生存形式,对自然空间的感受、认识和驾驭,成为文化空间的重要内容。前现代的古典空间意识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观念之上,古典作家在有限的、宁静的、非流动的自然空间场域中生存活动,他们的空间观念与自然大地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具有浓厚的自然乡土气息。以自然空间体验为基础,人类建构起“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学理念及“情景合一”的文化诗学。因此,以山水田园诗为代表的艺术样式在古典时代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
现代以来,人类的空间生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延拓展。人类凭借工业技术力量使主体征服改造空间的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自然空间作为被主体征服的对象,成为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存在。主体力量的增强确立了强烈的主体意识,形成了空间主体化的主体空间体验形式。在空间主体化的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超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文学艺术关注的最主要内容,艺术的叙事样态也随之变得更加复杂多样。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空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拓展,城市化空间带给人新型的都市生存经验,由此形成全球空间、都市空间、国家空间、日常生活空间等诸多现代性空间意识,这些空间意识渗入浸润着艺术家的主体审美经验及艺术创作理念,使文学艺术获得一种现代的书写视角及多样的艺术形式。
进入后工业社会以来,信息科技的空间技术应用,使国际化大都市空间生产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当代空间形态及文化形态。后工业信息时代的空间技术化主要表现为空间的媒介化,媒介空间、虚拟空间成为人类感知空间的基本形式,表征着后现代空间意识的曲变、延异和内爆。媒介空间的生存形式打破了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界限,文学艺术的空间形式演化嬗变为虚拟变形的后现代景观。
空间问题构成一个复杂繁复的谱系,而置于其中的文化生产与空间生产之间的关系更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样态。因此,如何理解文化表征与空间生产这一崭新的当代议题,清晰地梳理出现代性空间建构的历史过程及特点,绘制中国现代性进程的文化空间地图,成为当代中国美学和艺术理论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综上所述,空间美学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实践论美学为基点,审视生存体验、空间体验与审美体验的内在关联,及其对审美主体的影响;探寻文学如何运用象征、想象、意指、隐喻等手段,建构形塑空间的文化表征意义,以此实现艺术空间生产与生存体验、审美体验、空间体验的系统化研究,拓展了美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当代美学建构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域和资源。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