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
来源:中国文化报 | 姚建彬 2019年12月02日08:41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来未有之大变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等多重趋势,使得国际社会正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通过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将蕴含其中的中国书写经验、文艺审美观念、文化意蕴融汇到世界文明的交往体系之中去,使之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精神资源、智慧资源,这不仅是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独特贡献的重要途径之一。从这样的角度来审视当前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依然有不少工作可做。
要做长远而系统的规划
“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对外译介工程”“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外图书互译计划”等八大工程的先后设立和逐步实施,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拓展了新的天地,并逐步形成了中外文学交流互动的良好格局。然而,在这些工程之外,我们也需要有一些长远而系统的规划。
众所周知,文学的跨语际、跨文化、跨地域的传播与交流,是一个涉及众多环节的复杂活动,其效果的呈现与评价充满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我们要以从容、理性的态度来看待并推动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要从世界范围内来着眼和布局,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远景规划来推动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而不能让急功近利的短视主张和措施制约我们的眼界,束缚我们的手脚。
今天不仅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还是一个国际政治、贸易、文化、军事等多种因素交错角力极为剧烈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对文学所扮演的角色更要有清醒而冷静的认识。换句话说,我们不能盲目夸大文学在塑造、改变国与国之间民众的彼此认识、沟通与理解过程中的作用。文学有其专属的领域和独特的魅力,有其区别于其他力量的特质,即便是在跨越文化、语言的情况下讨论文学的传播和交流,也不能抛弃这一基本认识。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无视文学自身的审美品格和文学自身的发展演变规律,更不能粗暴地要求文学承载它不可能承载的重担。
从文学传播的角度来看,真正能够让异域读者折服的作品,是那种既能够直击人类根本性重大关切,又能表现出所属民族独特审美品格、审美风范、审美趣味的文学佳作。这就提醒我们的作家,切不能为了讨好某种文化、某一地域的读者而写作,要毫不犹豫地坚持书写中国人的灵魂与精神,淋漓尽致地描摹中国人的品格与气度,让中国人对真善美的理解跃动于字里行间,从而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鲜活的精神气象。如若我们对外介绍和传播的都是充满中国韵味、饱蘸中国灵魂的文学作品,那势必会受到不同地域的海外读者的欢迎。我们要让多姿多彩的中国文学尽可能以文学的方式走出去,向海外国家传递一个饱满、鲜活的中国形象。
调整地缘格局,重视提升内功
不可否认的是,自地理大发现时代以来,西方国家主导着世界文学的基本走向和审美品格。自文艺复兴以来的国际文学思潮的发展演变,也大体上是以西方文学的思潮演变为基本坐标和风向标而建构和叙事的。但是,这绝非世界文学的全貌,也不是世界文学的真实样态,更不能称其为世界文学的完整形象。我们不要忘记,在西方文学的旁边,还有亚洲文学、非洲文学、拉丁美洲文学和阿拉伯文学。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往在传播中国文学过程中存在的以西方为聚焦点的倾向,要把我们的目光从有限的西方版图,延伸扩展到更宽广的版图。对于西方文学不屑于去亲近的非西方文学,对于西方文学斜着眼睛去打量的非西方世界的读者,我们要报以饱满的热情,采用积极有效的办法去亲近、拥抱。
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对于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而言,我们的退一步并不意味着放弃西方。只是说,我们要适当调整原来高度聚焦于西方的眼神、精力、人力、财力,有意识地转变我们的传播思路,改变我们的传播方向。如果说在文明程度较高的地区还存在着有形无形的壁垒,阻碍或制约着我们的文学在这些地区的传播,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去非西方文学主导的更广大地区,开拓和传播中国文学的新气象。
实际上,近年来,我们的一些作家、出版机构、版权代理人,已经开始自觉地走向西班牙语世界、葡萄牙语世界、法语世界、阿拉伯语世界等更加广袤多样的地区,探索在更多语种、文化更加多样的地区传播中国文学的新渠道、新市场。这其中包括余华和其作品在阿拉伯语世界所赢得的赞誉,麦家和其作品在西班牙语世界的传播所获得的肯定等,这些成功的传播先例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和借鉴。
从长远来看,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最终离不开中国文学本身的质量与品格的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优秀的文学作品总会赢得它的读者。文学的跨语际、跨文化、跨地域传播与交流,最终是要建立在文学自身所具有的优秀艺术特质上。因此,只有不断创作出真正具有中国作风和气派、表现中国独特审美品格、描绘中国人充满活力的生活、抒写中国人丰富精神世界的文学作品,才能为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资源,为中国国际形象的建构作出文学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