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纪念 ——陆地文学馆成立散记
来源:广西日报 | 蒋 林 2019年12月17日09:32
陆地,这位广西现当代文学奠基人的名字,最近又被反复提起,成为传播的热点。
这是因为不久前,地处南国边陲崇左市的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成立陆地文学馆并举行了揭牌仪式。
作为广西文坛的旗帜性人物,陆地一生创作颇丰,尤其是创作的壮族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美丽的南方》,1960年出版后引发全国反响。著名学者李鸿然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专章评论道:“在国家文学坐标上,其地位和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文学馆的基础是有价值的文学史料。对于创建陆地文学馆而言,抢救散落各地的陆地珍贵资料,是当下最紧迫的任务。记者了解到,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文学研究学术团队为此不懈努力,他们通过电话联系,上门走访陆地亲属及其生前好友等动员捐赠,目前已收集到《瀑布》手稿、陆地各种获奖证书、陆地墨宝及各版本的陆地作品及研究等各种珍贵资料近千件。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教授罗瑞宁说:“创建陆地文学馆,尤其是陆地资料征集,我们得到陆地亲属以及属下的帮助。陆地亲属陈南南把包括《瀑布》手稿在内陆地先生生前上百件珍贵的资料无偿赠送我们;陆地的学生和属下——潘荣才、凌渡两位先生是广西著名作家,潘荣才写有《陆地传》。我们曾经登门造访两位先生,他们均表态‘有生之年,假如能看到陆地文学馆真正落户陆地故里高校——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校园内,将是广西文学文化的大幸,今生可以无憾矣!’两位先生将他们自己珍藏的全部有关陆地资料都捐给了我们。”
自治区党校教授陈学璞曾在2017年写过一篇调研报告,建议建立陆地文学馆。亲历揭牌仪式,他激动地说:“陆地文学馆,除了要纪念这位著名作家以及他出版的一系列精品之外,更主要还是把陆地的文化精神传给我们的下一代,把他的这种革命精神、人文情怀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这个馆,首先主题要鲜明。陆地在抗日烽火燃烧的时候奔赴延安,到了革命圣地经受锻炼,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且在那里考入了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成长为一位革命作家,陆地这种精神信仰很值得我们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建这个馆,就是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其次,这个馆不能够纯粹只是摆一些图书,而要营造一种氛围,让人一来到这里,就融入一种激发创作的氛围。这个馆,还可以变成文化产业创意室。”
据罗瑞宁介绍,该校现已成立陆地文学馆创建小组,文学院也正组建陆地文学基础研究与外联机构。
由于陆地精神的感召,邱华栋、李洱、黄发有、林白、张燕玲、林那北、朱山坡等区内外评论家、作家出席了揭牌仪式和同期举行的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南方文坛》杂志和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共同发起的《南方文坛》年度奖颁奖暨“今日批评家”论坛。
《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说,陆地文学馆不仅能够为广西的文化版图增加一个文化坐标,还因为陆地这个精神符号的丰富性,他实际上是一位革命性与传统性、民间性与现代性集于一身的作家。革命性的红色基因来自红色延安,作为鲁艺研究员,陆地参与了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包括他在南宁土改工作队副队长的生活体验与思考。传统性和现代性是陆地等新中国第一代作家共有的。而民间性是各有不同的,有民间性才能继承传统性,也能丰富和发展现代性。具有如此文化丰富性的陆地文学馆的建成,无数后辈将在这里得到滋养激励,也将进一步推进广西民族文化的经典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提出创建陆地文学馆,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个实际步骤,也是增强左江文化自觉和自信的一个重大举措。当前创建陆地文学馆,是激励和培养崇左乃至广西高素质文艺人才的需要,也是‘花山文脉’的延续,更是壮族优秀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罗瑞宁对记者说。
出席揭牌仪式的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创建陆地文学馆,传承民族文学经典,打造本土民族文化品牌,创造别具一格的“文学文化景观化的创意平台”馆藏展示,不仅可以促进地域和壮族文学的持续崛起,还可助力旅游产业发展和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对崇左乃至广西推动并加固“壮汉一家亲”将发挥重大文化作用。
陆地是20世纪早期广西最具开创性的作家,他的创作及其作品对今天的文学界有很大的启示。
区内外与会专家共同回顾陆地文学生涯及创作特点,并从“新时代的地方叙事”这一主题出发,各抒己见。
广西籍作家林白表示,这些年她尝试用地方性方言资源加入创作。在写一部长篇小说时,用普通话写到20万字,方言意识觉醒了,觉得可以试着把方言突破一下,用一下方言资源,结果发现方言已不在舒适区,感受到地方性的叙事值得珍惜。
桂籍旅美作家、广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陈谦结合自己的创作体验,认为文学艺术的要义是追求作品的独特性和不可重复性,而地方性就是一部作品的文化指纹,就像一个出色的歌者,必须要拥有自己独特的声音一样。只有拥有他人难以复制的品质,文学作品才可能具备真正的艺术价值。
广西作协常务副主席朱山坡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创作感受,表示自己身为地处南方的写作者,感觉在全球化的时代,在交通比较发达的地方,地域性、差异性、神秘性慢慢地消失了。但是人的差异性永远存在,这是留给文学的最后一笔财富。让人比较担心的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的差异性被淹没,人的独立性和隐秘性也在消失,将来怎么书写,这是未来作家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