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幼儿文学“走弱”的反思
来源:文学报 | 崔昕平 2019年12月23日08:09
幼儿文学是距离幼儿最近的文学,是最纯粹的面向儿童的文学。中国幼儿文学的专业化发展历程非常短暂,就像儿童文学从成人文学中获得独立的文学“身份”是借助了儿童观、教育观的变革一样,幼儿文学从儿童文学中独立出来,决定性的因素源自幼童观与幼儿教育观念的进步,源自幼儿教育行为的普及。然而,幼童尊重观与幼儿教育观的不断进步,并未造就幼儿文学在当代的不断走向繁荣。相反的,在儿童文学的整体视野中,幼儿文学在当下的发展,无论是创作方面,还是理论方面,都显得相对薄弱。优质幼儿文学作品的阅读“供需差”,部分是由引进版幼儿文学作品填补的。究其原因:
首先是学科属性的限制。幼儿文学创作受到来自多个层面的特殊限制:要以幼儿为自觉服务对象,要符合幼儿接受能力,体现独特的幼儿文学美学。也因此,幼儿文学可资言说的文学空间局促。有志于在儿童文学家园中施展艺术才华的作家,更易于在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中获得创作的成就感,文学评论也更多着力于言说空间更大、更可资深挖的文本作为关注对象。久而久之,创作者与评论者对幼儿文学投注的热情,逐渐发生转向。世纪之交,彭斯远曾经撰文《“向下”与“向上”的文学互补》,对台湾地区儿童文学的乐于向下与中国大陆儿童文学的力争向上,做了颇为敏锐的分析。
第二个方面的限制来源于: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专业队伍数量有限,精准的研究分科还无法做到。目前,以幼儿文学为专攻研究对象的研究者极少,在研究的持续性、专业性方面存在力所不及的遗憾。专业理论研究的不足,导致幼儿文学创作观念更新的力量不足,美学样貌的丰富度不足,与欧美优秀幼儿文学作品存在较大差距。对幼儿文学的现场性批评,与幼儿文学的创作量相较,存在显而易见的发展不平衡。专业评论与批评的声音与力量有限,导致对幼儿文学的聚焦不够,追踪不足,引导不利,也导致当代幼儿文学的经典化动力不足。经典化的建设过程,需要理论批评的及时跟进,促进优质幼儿文学的被发现,推动优质幼儿文学作品转化为幼儿文学阅读教育的保贵的本土资源。
第三重的限制更多来自媒介载体的影响。文本载体的当代演化也对幼儿文学构成了一定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幼儿文学作品不再以独立的文学样貌呈现,而是与多种艺术媒介紧密结合,相互依存。最具代表性的、当代炙手可热的幼儿文学样式,就是图画书。图画书的出现,极大丰富了幼儿文学的传媒样貌,拓展了多媒互动构筑的美学空间,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幼儿文学文本的艺术标准。与图画的交融,让幼儿文学文本有了另外一重评价标准。站在图画书角度对图画书创作中的文字技巧的阐释,引导文本更多将语言的表达渲染权交由图画去完成。更多的适应图画书承载的幼儿故事、幼儿童话,在表达方式上与传统幼儿故事、童话等已然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文字不再独立承担传情达意的功能,而是将场景、将细节、将神态、将言外之意等,让位于图画去表现,文字仅仅保留了叙事的功能。幼儿文学文本的独立性与艺术性实质上发生了弱化。捧读图画书时,图文并茂的阅读体验是非常丰满的,但当成人以诵读方式向幼儿传达时,当我们遴选可以独立讲述故事的幼儿文学文本时,会明显感到许多从图画书中抽取的文本的“粗线条”,听觉上的审美愉悦无法达成。早在上世纪90年代,黄云生先生曾经谈到:以图画为特色的幼儿文学,把幼儿文学的初始形态以及它的最基本的“听赏”的特点给掩盖起来了。金波先生也多次强调,幼儿文学是“听”的文学,是听觉的艺术。在更多的幼儿文学以图画书的形式来承载的当代,在越来越追求“图文互动”的故事讲述的当代,如何保持幼儿文学文本的文学性,如何妥善处理幼儿文学独立文本与图画书文本的标准,如何看待图画书“文图关系”的多样貌发展,均是幼儿文学当代发展中面临的、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