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我不是小刘慈欣
来源:北京日报 | 须叔 2019年12月24日09:27
科幻小说《火星孤儿》出版即成爆款,影视公司闻风而动,新书上市30天电影版权火速售出,成为当下科幻文学的一个惊喜。
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似乎只经过了几个月的时间,科幻作家刘洋和媒体好像都还没做好准备。
《火星孤儿》之前,刘洋虽然也发表过一些短、中篇小说,出版了两本短篇合集,但只是在科幻圈内小有名气。直到这本可谓十年磨一剑的个人首部长篇科幻出版,他迅速从科幻小圈“火出了圈”。
曾经点评《三体》是“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水平”的复旦大学教授、著名科幻小说评论家严锋,称《火星孤儿》“让我想起了刘慈欣的名作《乡村教师》”。大概就是打这儿起,刘洋开始不时被拿来和刘慈欣对比——刘慈欣人称“大刘”,翻译《三体》的著名美籍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被称为“小刘”,于是刘洋“小小刘”的称呼不胫而走。
很快,《火星孤儿》为刘洋带来更多荣誉。接连获得首届引力奖和黄金时代奖、第十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银奖。其中引力奖由读者投票选出,黄金时代奖由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韩松和未来事务管理局共同确定,说明本书得到了科幻读者和作家的共同认可。不久前,《火星孤儿》又获得了旨在挑选最适合影视改编的小说的首届中国科幻电影“原石奖”。
不过,热闹背后的刘洋依然是一位普通的高校教师,每天有繁忙的课程和科研,看起来完全没有因为作品的成功有什么改变。
1《火星孤儿》说了啥?
故事开始于一所重点中学的高考班。就在高三学子努力备考之时,世界各地出现多起围绕着能源的奇异事件,并逐渐波及到学校。然而谁也不知道,学校急迫对学生施压的原因,是这届高考已经成了人类对抗外星文明的最后一战!
这个接地气的故事能立刻吸引住读者,而故事的发展更是令人震惊。谁能想到,世界末日竟然以高考的面目出现?更难得的是,小说中不止有柳暗花明的悬念,还辅以逻辑严谨的科学设定,搭建起一个庞大而逻辑自洽的世界。
这和大刘的《乡村教师》一样,“都是从最平凡的角度展开,进而上升到宇宙尺度的奇观,如此巨大的跨越在普通的文学作品中是很难达到的”(严锋的点评),依靠的是作者扎实的物理学功底,结合汪洋恣肆的想象力,是典型的“硬科幻”作品——这也是刘慈欣很擅长的手法。但书中主要知识局限在中学水平,只要读过高中都能轻松理解,因此比很多烧脑的硬科幻对读者更友好。这相当困难,也很高级:科幻设定越是讨论最基础、最本源的定理,越能启迪读者,令人震撼。就像刘慈欣的《球状闪电》,最核心的点子就是物理基本规律之一:量子力学中的观察者效应。
2脑洞从哪里打开?
科幻的设定是小说的内核与根基,也是作者学识水平的体现。
刘洋是北师大凝聚态物理学博士,毕业后曾在西安理工大学任教,现在南下深圳入职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他扎实的理工科背景,保证了小说坚实的技术基础。同时,他对于类型文学的叙事技巧也颇为熟悉,擅长寻找现实痛点,将科幻和最广大的读者结合起来。在北师大读研期间,喜欢科幻电影的刘洋选修了“科幻电影赏析”课程,没想到是吴岩老师开设的科幻写作课程。以此为起点,年轻的刘洋开始真正学习和创作科幻小说。
刘洋早期的作品都是短篇,注重科学设定上的新颖和好玩——他当时主要做数值模拟,每个仿真程序运行都要很久才出结果,于是在等待程序结果的间隙写了很多短篇。
不同于当下许多新生代作者倾向于“泛科幻”的走向,刘洋一开始就执着于作品要具有严谨的科学内核,这是其成长环境和阅读经验形成的。青少年时期,他看得最多、受影响最深的就是刘慈欣的作品。难怪《完美末日》《二维战争》等作品都有着“黄金时代”科幻作品那种对科技美感的严肃追求。
例如在研究石墨烯时,想到石墨烯中的电子具有超快的迁移速度,如果达到光速进入相对论范畴会产生什么变化,由此写出了《蜂巢》。
在查阅文献时看到关于用偏振片实现量子逻辑门的技术报告,冒出一个点子:可以做一个时间轴上的衍射效应、用人代替光子,让人类在穿越时间壁垒时发生衍射,造成所有人的意识在不同人体上随机分布的现象,于是有了《单孔衍射》。
调试编程软件时写了一个测试程序,设计一种能持续加速的列车,让加速度产生的力和重力合成为大小与正常重力相当的有效重力,当列车速度接近或超过第一宇宙速度时,乘客就感觉不到失重效应,于是有了中篇《开往月亮的列车》……
《火星孤儿》的点子来自于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假如课本上的知识都是错误的,或者更阴谋论一些——这些错误的知识是有人故意编造的,那么会对学生和社会造成什么影响?这个灵感伴随着刘洋读研读博、教书离职入职,不断完善,最后花了两年多落笔写作,修改了一年多,再用了一年出版,近乎十年打磨,终于成型。
《火星孤儿》的悬念设置相当硬核:勾股定理、化学元素周期表、万有引力定律、重力加速度……全书几乎是围绕着高中各种数理化知识进行了重构和推演,既令人信服,又一再震撼。它用事实警醒读者,原来中学课本里隐藏了整个宇宙的真理,而我们居然熟视无睹。全书近乎完美地体现了硬科幻作品是如何应用现实技术,推导出另一重的可能。没有文字的模糊和多义,单刀直入地剖开万事万物的肌理。同时,刘洋也没放弃泛科幻的优势,关注科技和人性,借由高考升学率的议题,展开对现行教育制度的批评。
《火星孤儿》证明刘洋已具备了一流科幻小说家的实力。
3.重树古典科幻的大旗
国际科幻小说的写作趋势和国内有明显区别,各类幻想文学和类型文学的边界逐渐模糊,以克拉克等三巨头为代表的“黄金年代”已不是主流,更多关注科技和人性的碰撞、对科技发展的焦虑等方面。从这点来看,《三体》第二、三部没有在国外继续得奖是正常的。
刘洋及其《火星孤儿》逆潮流而动,重新树立起古典科幻的大旗,需要一定的勇气和相当的实力。作为当下中国科幻文学版图上不可或缺的一位作者,他的最大特质就在于完全拥抱了“黄金时代”的科幻审美,并且潜心研究当下的读者需求,将科幻理念植入新一代读者心中。国内在这一方面努力的,还有清华微电子专业、电子工程师江波(代表作《机器之门》《银河之心》系列),北大物理系博士、纳米技术高工付强(代表作《时间深渊》《摘星》)等。
对国内外发展的不同,刘洋认为,国外获奖的科幻小说文学性越来越好,写法很前卫很新浪潮,主题都很政治正确,但故事性并不一定很好,甚至常常不好看。他希望国内的评奖不要照搬国外的那一套,要多从读者的视角来评判作品。走自己的路就行了。时间会告诉人们,哪个方向更有发展空间。而刘洋自己也不会走刘慈欣的路,会坚持探索自己的创作道路,新古典主义科幻或者更广泛的类型。眼下,他刚刚完成了一部5万多字的大中篇。一个新的长篇小说正在写作中。
虽然还在继续做一些物理学研究,但从入职南科大起,刘洋的工作重心就开始转向数字人文与科幻创作方面了。目前他开设的两门课都是写作课:一门侧重于学术写作;另一个是专门的科幻创作课,并编写专门的教材。虽然外国有很多科幻创作类的书籍,但国人创作的此类书籍尚未见到,这是他的新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