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如何走出“作文难写”困境

来源:光明网 | 郭明  2019年12月25日08:32

作文是检验语文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语文学习成果的试金石,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它的重要性不仅只体现在应试需要上,还非常重要地体现在增强母语意识、传承中华文化、内化人格心智、造就文学新人、助力培根铸魂诸方面,可谓为根的事业。但是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受机制、条件、理念等因素的束缚,语文教学中出现了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困境,作文成为教师、学生、家长最头疼的事情,为此不少专家也开过很多“药方”,以期帮助作文教学走出困境,但都“疗效”甚微,究其原因,还是教学方法体系不济。为了帮助教师和学生走出作文教学困境,笔者配合国家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从作文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入手,从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出发,遵循“知行合一”教学理念,结合自身多年从事青少年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经验以及多年从事写作的经验,并融入国际先进创意写作理念和方法,提出一套由“游、学、思、写、改、刊、奖、诵”共同组成的解决作文“作文难写”的教学方法体系——简称“八诀作文教学法”,以飨读者。

一要游。指的就是“研学旅行”,或叫生活体验、游学。国家在中小学生中推行的研学旅行,旨在通过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让学生走出校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增长见识。借助这一举措能解决学生生活经历缺乏的问题——这一点非常重要。我国历史上,从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到道家的老子、庄子,从墨家的墨子到法家韩非子,从兵家孙子到纵横家孙膑、庞涓,都有游学的经历。明代徐霞客更是一生游历30余年,游遍大半个中国,写成了惊艳后人的《徐霞客游记》。青年毛主席利用暑期和同学历时一个多月,游遍湖南境内的其中五个县,深入社会访贫问苦,沿途撰写稿件投寄报刊,还激发灵感写了大量诗词歌赋,并为后来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础。这些例子都说明游学在促进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不让学生丰富生活经历,怎么能写好作文?正如一个从未见过空调长什么样的农村小学生,教师要让他写一篇600字的关于空调的作文,恐怕都像让他去登天一样难,因为他所处的农村环境没有这种事物,你教他怎么去写?再如,一个城市小学的学生,教师让他背诵100遍《悯农》,他也不会真正知道农民那种“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也不会真正感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不易,因为城市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获得过这种亲身体验。那么,教师在这种学生生活经历缺乏的情况下布置作文,学生固然会造成写作动力不足,哪怕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也难以下笔,久而久之,厌学厌写的情绪便形成。研学旅行恰恰就解决了中小学生生活经历缺乏这一问题。

二要学。就是寓学于游。眼下的很多花样百出的研学旅行,只注重“玩”,很少有“学”的要求,更没有“写”的要求和教学生如何写的方法,这样的研学旅行是徒劳的。相应地,我们要在研学旅行中以写作作为牵引,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游。游前、游中、游后都需要做一些功课,譬如游昆明大观楼,不能为游而游,而应在游之前让学生先查查资料,了解了解大观楼的文化背景,让学生做好提纲式的记录,以便在实地游览时在提纲的基础上扩展学习,并做好详实记录。而且,在游学中的采访与记录,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因为拟采访提纲时要梳理采访内容,游学时要用敏锐眼光和思维捕捉关键信息,采访时要作口头表达,采访过程中要做文字记录或图像采集,为了搞清某些问题,有时在研学旅行中还要通过有针对性的阅读来扩展知识,等等,这些都是“八诀作文教学法”中所指的“学”的内容。只有让学生在游学中懂得“学”的重要性和“学”的方法,并在导师的指导下有意识地开展游学基础上的写作,这才是研学旅行的应有之义。

三要思。就是谋篇布局。应该由教师辅助学生,或学生和学生共同来完成。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的审题、构思。最有效的方法是运用上海大学教授、著名学者、“中国化创意写作学”学科创始人葛红兵教授引自欧美发达国家的“创意写作学”原理,将这种创意写作原理与传统写作理论中的精髓以及研学实践有机结合,从而破除传统写作教学“纸上谈兵式”的僵化写作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品格、激发学生“创生”智慧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能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和保护学生兴趣的前提下,通过采用工坊式、探讨式、项目式、引导式、体验式、实践式创意写作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找到写作密码,激发学生谋篇布局的创意能力和发自内心的写作欲望。谋篇布局这个环节非常关键,笔者提倡语文教师应该精于写作,因为只有具有一定写作经验的教师,才能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教会学生如何谋篇布局。

四要写。就是用笔来说话——创意地、艺术地说话。游而不学则空,学而不写则囿。带着游学目的奔向广阔的天地,不能没有实质性的成果转化。游为研,研为学,学为悟。既然有所悟,就应有所表。这里的表,就是表达的意思,即把你所游、所学、所悟的东西用文字艺术地表达出来,将你的思想感情流露出来,甚至传播开去。这样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结合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进行的一种观察、体验、分析、思考、表述的过程,能综合锻炼人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写作能力,使学生有成就感。在布置写作任务时,研学小论文、记叙文、科普说明文、诗歌、散文、随笔美文、活动日记、调查报告、研学总结、游记、活动方案,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好的写作文体,研学导师可以指导学生选择适合各年龄阶段的文体进行写作。通过写作,让学生将研学旅行中所学的知识进行回炉再造,使在研学旅行中的辨别、探究、思考、归纳、总结、吸收得到深化、升华,这既满足了学生考试需要,又能促进人综合素养的形成。

五要改。就是作文修改。这里指的改,不同于教师传统的那种“打分-批注-完事”或直接“打分-完事”的改,而是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修改,或与学生一道讨论怎么修改。譬如可以召开改稿会,最好是采用创意写作理论中的工坊式教学,导师与学生围坐一坊,把学生们的作文拿出来作为案例,从标题到框架,从故事内容到行文结构,从语言运用到内容升华,进行逐一修改演示。可采用同题作文对照法、集思广益优化法、既定情节发散法等方法,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借鉴他山之石,使学生在导师指引下神采飞扬、茅塞顿开,写作冲动瞬间爆发。这是创意写作的应有之义,也是创意写作可以达到的目标。

六要刊。就是作文发表。从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角度来说,学生的作文能得到发表,是影响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上世纪30年代出生在云南大理喜洲贫苦家庭现年84岁的著名白族诗人、文学评论家晓雪先生,上学之初是一个连汉语都不会讲的懵懂少年,就是因为在中学期间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杰作——读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大学期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加长版的毕业论文《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激发了写作热情,从此走上中国文坛,成为一代大家。笔者通过对近200个中小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发现他们都有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被发表的欲望,但又认为这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比如笔者问F同学:“假如你的作文能在某个刊物上发表,你会怎么想?”回答是:“那将是不可思议的事情,那么我就有点像个小作家了,想想都有点兴奋!”这说明学生的作文若能得到发表,是激发其个体积极性的源泉,也许少年时期的一次发表,就改变了其一生的命运,这是非常可能的事情。哪个要是问及云南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吴然先生,说“您先后有70多篇作品编入中小学教材,您有成就感吗?您感到有一种莫大的收获感和精神愉悦感吗?”答案必然是肯定的,作家都有这种成就感,何况是青少年儿童呢?

七要奖。就是对好作文进行表扬或奖励。其实不仅发表作文能激励学生爱上写作,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一定形式的奖励,也是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如晓雪先生少年时期写了一篇作文被老师看中,时任大理喜洲中心小学校长就亲自撰书一幅“中堂”书法作品作奖品奖励他,内容也是对其作文的经典点评和肯定,这给了他深远持久的影响,直到耄耋之年的今天他在自传《我的文学人生》中都还很兴奋地提及那段往事。教学中,可以采用班级日常评奖、校级作文评奖、研学旅行专题评奖、推送到校外评奖机构评奖等方式让学生在评奖受奖中得到激励。哪个要是问及云南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吴然先生,说“您因写作先后获得各种大奖,尤其是近年来获得被誉为“东方安徒生”大奖的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殊荣,您有成就感吗?您感到有一种莫大的收获感和精神愉悦感吗?”答案还用说吗?

八要诵。对学生的好作品组织诵读。诵读,尤其是专业诵读,能在一种渲染的气氛下使学生创造出来的作品通过声效、音乐、编辑等元素得到艺术升华。人的作品一旦被诵读,特别是专业的音乐朗诵,会瞬间产生激荡心灵的内化效应,自豪感、自信心、内动力油然而生。比如作家的诗歌、散文与音乐朗诵结合,歌词与曲乐联姻,能开出艺术的娇艳之花,成为人类高雅的精神食粮,也同时使作家、艺术家感到无比的自豪。诵读对作家的激励都如此奏效,何况是小孩子呢?因此,可以结合学生的作文过程,将诵读与演讲融合教学,譬如从演讲入手,以游学与作文过程为对象,让学生讲述游学的感想以及作文的构思、立意、谋篇和修改过程,并朗诵自己的作品,这些都是比较好的方法,既能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以上便是“八诀作文教学法”,个中“八诀”缺一不可,任何一个“诀”都不能孤立存在,只有相互为用,互为推动,才能最大化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效应。只要真正抓实这“八诀”,使其真正落地,相信这套教学方法体系便会在作文教学中大放异彩。而且它不仅适用于中小学生作文教学,对大学生作文教学也有借鉴意义。当然,这种教学方法理念的推行,需要教育行业、学校、教师、家庭、孩子以及社会有关方面的协同配合,尤其是我们的作家队伍是孩子们写作的标杆,若能形成作家进校园讲写作、大作家牵手小作家采风写作这样的一些“传帮带”机制,再有比如优秀作文张榜展示、优秀作文朗诵音响制品集结出版、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青少年文学写作音乐节等这样一些大小活动的辅佐,更能发挥积极效应,推动作文教学实现应然目标。

写作,虽然不代表人生的全部,但它一定是装点人生不可缺少的殷红彩霞,真诚希望以上教学方法体系,抑或称它为一种新的趋于完美的写作教学途径,能真正助力作文教学,带孩子们走出“作文难写”困境,让孩子在母语的天空尽情翱翔,奔向光明的未来。

(作者郭明 系青年作家、记者、青少年教育研究工作者、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云南省社科联委员、云南省纪实文学学会会长、云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