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学》2020年第1期|刘元举:荔园筑就的精彩(节选) ——来自深圳大学的报告
来源:《北京文学》2020年第1期 | 刘元举 2019年12月30日06:22
一座城市奇迹般的诞生,已然震古烁今;而与这座城市应运而生,同样充满传奇色彩的大学,是否也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深圳大学名副其实,身上烙下的是深圳这个城市40年改革开放的每一块胎痕,犹如一对父子。父亲年轻时有筑山万仞之能量,有燃烧万丈之豪情,恨不能一下子就将襁褓中的儿子拉扯起来,踏上风火轮一路飞奔。
然而,儿子是要有成长过程的,即便有再好的基因,也得学会站立,而后,才能迈步。但这个过程,却完全不同于常规常理。于是,那些让你惊奇的人物和故事,汗淋淋地“扑腾”着,如潮涌来。
——题记
四月的岭南,悄然进入雨季。深圳大学的时光广场,被雨水洗濯一新。绿植环绕,天地氤氲。中间那个日晷雕塑因水湿,倾斜中更显岁月之沧桑与凝重。
第一章 没有围墙的高校
众所周知,深大是在改革开放的浓烈气氛中降生的,这就注定了他们与全国其他的大学不一样。起步就够特殊了,国内其他大学的成立,都是由教育部批准,而深圳大学则是由国务院直接批准的。他们的特殊性不仅如此,还有一系列的特殊,让你目瞪口呆,简直振聋发聩:上学要收费的制度、毕业生不包分配和推荐就业的制度、取消助学金变为奖学金制度、学分制的制度、勤工俭学制度、校园没有围墙、教职工全员聘任等一连串改革,桩桩耸人听闻。别说这么多的改革制度,在那个年代,仅就其中的一项改革,也会引发全国性的巨大震荡与反响。
“1984年9月,张维校长赴深,3天的校长办公会议,孕育了深圳大学第一个改革创新方案。方案第一次明确提出,学校的领导体制是校长负责制,校长向省、市委负责,副校长向校长负责,党委的任务是坚持和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的贯彻执行。”(同济大学出版社《深圳大学改革探索之路》,张仲春“深大人的省思”1988年版)
方案相当于路标,归纳起来16个字:党委治党,校长治校,教授治学,学生自治。这是“敢为天下先”的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
过去我只听说过“教授治校”,并深以为然。因为教授治校是西方社会的高等学校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起源于西欧中世纪的巴黎大学。蔡元培时代的清华大学也主张教授治校。朱清时来南科大就是强调这个“教授治校”。但深大时任校长认为,教授治校不行,教授能够治学;而校长治不了学,校长能治校。治校与治学,一字之差,却泾渭分明,截然不同。
深大那时成立了教授委员会来治学。委员会主任不是校长,而是选出了两位教授,一位是文科的,另一位是理科的,相当于清华北大各选一个,也是一种平衡吧。而校长在这个教授委员会里,只是其中的一员。在对外接见记者之类的事情方面,都是由教授委员会出面接待,而校长则没有抛头露面机会,校长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行政管理方面。
“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改革,在当时许多却是全国首创,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因此,在方案的最后一句话是:要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创新精神,解放思想,排除阻力,稳步前进。”(《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深圳大学办学实践探索》,杨0移等著)
在这16字的四项改革中,我对第四条“学生自治”更有兴趣。
从1983年第一批入校的学生开始,深大就不提供助学金了。他们是全国第一个取消了助学金的高校。学生们考上了大学,还需要缴费上学,这在全国都是闻所未闻的。深大也是全国第一个不包分配的大学。他们创造的第三个全国第一,就是搞勤工俭学。这是极具轰动效应的大事情。那时深大便有了“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
这个“三自”校训,是写在石头上的,经久历年,在那种花岗岩石上面,粗粝中透出遒劲和坚韧。“自立自律自强”,横过来竖过去都能读得通。中间还加上一个脚踏实地的黑色脚印图标。这便是行政办公大楼大门口影壁墙上的杰作,吸引了南来北往的人在此驻足凝眸,或者留影。
“三自”当中,首先从自立开始。学生上学没有助学金,那些来自困难家庭的学生刚迈进校门,就没钱吃饭了。饿得两眼冒金花,怎么办?校领导在食堂亲眼看到有的学生进了食堂,转来转去,犹豫再三,只要了一碗米饭,一碗清汤,一块豆腐乳,悄然猫到了角落里。这让领导很是心疼。面对这种情况,校方当即召开一个全体学生大会,让学生们报名参加勤工俭学。
校方当时以为家里没钱的学生,才会积极参加勤工俭学,而家里有钱的学生是不会参加的。意想不到的是,会上刚一宣布,全体学生几乎都齐刷刷举起手来踊跃报名。学校领导完全想不到会有这么多人要参加勤工俭学。可是,学校哪有这么多岗位留给学生们呢?情急之中,只好先按家庭困难的学生,优先选择:比如饭堂里的杂活儿,扫地、洗碗之类。这些零活儿,根本不够学生们干的,无法满足需要。于是,学校领导就将全校所有的临时工辞退,完全由学生替代。
这是一个大胆的破天荒之举。就此,等于在全校大面积铺开了勤工俭学浪潮,这绝非那种小打小闹。这种大面积铺开的勤工俭学浪潮很快由低而高,形成了规模。先是清洁工,扫马路、打扫厕所等粗活儿;后来,学生们居然包办了所有可以挣钱的领域。最精彩的是他们大胆办起了实验银行。这一下子,动静大了,闹得沸沸扬扬,好多有趣的人和故事就此涌现出来。
有位校领导说,当时打扫厕所的一个同学,见到他时,赶紧把头低下,非常别扭。特别是女同学,遇到他时脖子根都涨红了,手也不知道该往哪里搁了。那个不好意思的样子,让他记忆刻骨。后来见得多了,也就逐渐习惯了。甚至再见面时,学生们还会主动跟老师打声招呼。
那些女学生进了深大,很是爱美。深圳本身就是一座花枝招展的城市,大街小巷不仅流淌耀眼的鲜花,还走动着衣着时尚的美女。这些美女是从全国四面八方涌来的,所以,深大的女学生在扫马路时,也要把自己弄得花枝招展起来。她们还要穿着当时流行的高跟鞋。纤细的腰条,加上高跟鞋配置,一步一摇摆,风吹杨柳般在打扫地上的落叶时,就像在那里描画。简直就是轻描淡写。那种忸怩之态,一点不像清洁工,倒像一幅不错的校园人物风景画。要是外来人看到这个样子,一定心生好奇,莫非是在拍电视剧?
他们哪里会想到,这些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好多都是大城市来的,平日在家里生活优越,娇生惯养,而上了大学,竟然干起这种清扫马路的活儿。他们的家长要是看到这种场景,真不知会作何感慨。那时候要是有微信,拍照下来发朋友圈,准保刷屏。
深大校园因荔枝树太多而被称作荔园。荔园那时候大兴栽树。学校给学生们讲好的,挖坑栽树是有报酬的。每挖一个坑,就挣一元钱。一般学生每天也就挖两三个坑吧,但有个农村来的学生却非常有本事。他叫陈林科,是管理系一年级学生。此人身强体壮,挖坑犹如探囊,一个上午竟然挖了39个树坑。讲好的按劳取酬嘛,每挖一个,就获取1元。这样算来,他一个上午就可以挣到39元。相比其他学生,尤其女生一上午累得直不起腰来,也不过挖一两个坑。他可是挣大发了。这下子引起反响了。老师一个月工资才四五十元。而这个学生一上午就挣这么多,差不多有老师一个月工资了,这还了得?财务不干了。“官司”打到了校长那里。时任校长完全为学生做主,既然这么规定了,跟学生承诺了,就一定要兑现。而这个陈林科也不贪心,他挖完39个坑,把铁锹搁下,也不敢多挖了,他担心挖再多也不会兑现的。然而,他完全没有想到校长说话算话。结果,他一共挖了49个坑,货真价实拿到了49元。在那个年月,49元对于一个农村来的学生而言,算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更重要的是为他带来了满满的自信。
邵滨军博士是个颇有风趣的人,他津津乐道当年的勤工俭学。他说有一年春节他没有回家,在校园扫马路,被校长撞见了。校长问他为什么不回家过年,他怯怯地说没有钱买火车票,并说要等挣到钱再回家。他没想到校长满意地说,这就是深大需要的学生。这种赞赏对他的鼓励不小。他说,后来他做很多事情时,都会想到校长当初对他的鼓励。
他是1985年入学的。在读本科的四年当中,他从没有跟家里要过一分钱。入学第二年,他有过一段最煎熬的日子。有一天他突然发现没有饭票了,偏偏他也没有钱去买饭票。弹尽粮绝之时,也难倒了英雄好汉。他勒紧裤带,忍了好几天,没有管家里要钱。他翻遍了抽屉,仅仅找到了一毛钱的菜票。这一毛钱菜票对他而言,也是弥足珍贵。他躺在床上熬着日子,不敢动弹,一动就会两眼冒金星。他硬是挺过来了。他在日记中鼓励自己:“一个人在夹缝中挺过来,是英雄。因为他得到了锤炼,跌倒了爬起来,才能成长。”此后,他在学校打了七份工。他相当于挣了七个人的工钱。他说校园里杜鹃山上的树,就是他们栽的。他把每个月挣来的钱,寄回老家,资助家乡的穷孩子上学念书。几年下来,他的钱居然让一个贫穷学生把博士攻读下来,就此完成命运改变。如今那个博士已经成了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
从第一次往家乡寄钱,至今已有30年了。30年来,他一直为家乡捐款助学。最近他又捐助了两千万元,用于美丽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他将自己小时候走过的那些泥土飞扬的小路,都修成了水泥大道。他还买了最好品种的树,一排排种在路边。他得意地说,那都是最美的树。
邵滨军现身说法,强调了改革时代深大培养学生的特点,以及对他一生的引领。他说到有一次在广州火车站,他眼见一个打工妹因为饮水被罚,明显的不公道,他当即冲上去为之打抱不平。结果遭到了治安人员的围攻,幸亏他急中生智,掏出了工作证在手中扬了扬。他那时还在市委机关工作,这种工作证掏出来晃晃还是有用的。
他认为真正的大学教育,不是那种高分数低能力,更不是那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让学生能够找到精神家园。要培养一种家国情怀,一种肝胆。他说如果他不在深大读书四年,他可能是个平庸的人,是个小富即安的人。然而,深大锻炼了他的人格,锻炼了他对挫折感的认知和把握的能力。读研究生时他学的是经济和管理;读博士时,他学的是哲学。他不断地要求自己努力攀登,他说文化赋予了他内在之美。
有位教授告诉我,他听到一位女学生登台演讲勤工俭学,场面非常感人。她说:三年前,妈妈把我送到村口,眼泪汪汪担心我没有钱花,吃不饱饭,便一再叮嘱我,没有钱就告诉家里,随时会给你寄钱去。但是,我没有管家里伸手要钱,一分都没要。现在,我完全独立了。我还会把钱寄到家里给妈妈花的。台下刮起掌声的风暴,持续间,台上的女学生潸然泪下。
这种能够挣钱自立的学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观,他们具备了生存能力,也具有了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
与此相对的是另外一个故事。
新生入学时,有位女生的父母带着她去找校领导。她爸爸妈妈都是清华大学毕业的,他们见到校领导问这个、问那个,还问可以上研究生吗?需要什么条件?要不要考试什么的。而这个女生却坐在一个角落里不吭一声,就好像父母说的事情与她无关。
校领导见此情景便说,我要问你们一个问题,究竟是谁要上大学啊?是你两个要上大学,还是孩子要上大学?你们读清华的时候是不是爸爸妈妈送去学校的?怎么孩子什么也不说,光是爸爸妈妈说?领导佯作生气地说,这个孩子没用,连话都不会说,我不要这样的孩子!你们带走吧。
哪知这个女生一下子就跳将起来说:他们不让我说话,进门之前还叮嘱我,千万不让我开口说话。
校领导幽默地说,原来你会说话啊。
女生说,当然会说话了。就怪他们左叮咛右叮嘱,就是不准我说话。校领导说,那行了,你们两个人赶快出去,我跟她谈。家长只好颠儿颠儿出去了,临出门时,还不时地盯着女儿看几眼。
校领导对这位女生说,你要自己掌握自己。女生说,老师,我也不愿意这样,今天听您这么说,我就解放了。
勤工俭学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这在走出校门以后更加能够派上用场。数年后,有些深大毕业生到了国外,开始没有经济来源,遇到困难,他们就自己解决生活难题。有的去摆地摊,也有的去卖茶鸡蛋。他们就靠这个,在国外立稳了脚跟,赢得了读书的权利。他们经过磨炼,跟深大的老师说,别的学校出国的留学生,绝不肯像他们这样做的,他们怕丢面子。
勤工俭学的规模很大,波及很广。光勤工俭学的商场就有好几个,还有客舍、旅店、印刷厂、洗衣厂、荔枝园等,都是学生们用武之地。当年的毕业生梁镇城老师给我讲了好多故事。但最让我惊讶的是,学生们竟然自己创办了银行。
办银行需要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绝不是马马虎虎的事情。这个审批手续极其严格。在报批过程中,就会有诸多难题。可是,再难也难不倒深大。这个“实验银行”是打的擦边球,属于信用社性质,从行长到出纳员,全部由学生担任。银行运营时,教师工资、财政资金、建筑拨款什么的,还有贷款什么的,全都放在学生自己的银行里运行。梁镇城说,这些企业虽然没有社会上的那种营业执照,但却是在校园畅通的。都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管理人员都是在校学生。他说从行长到下面人员,都是在全校学生中公开招聘的。
深圳大学学生实验银行的开办,等于将勤工俭学推向高潮。这是一个创举,不仅前所未有,而且闻所未闻。
校领导的动机始于在清华大学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每到开支那天,清华就派两部小汽车,靠几条大汉,到银行把钱取出来,押运到清华园的一个小四合院里,然后就把那里包围着封起来,派几个人在那里点票子,点完就分别装到一个个工资袋里,再由各个系、部、处,派人把工资袋取走,再发放到每个人手里。而个人在拿到工资点完数后,转身又去了银行排队,再把工资送回银行存储起来。每个人其实就这么一点钱,却搞得如此复杂。改革开放了,他们去国外见了世面,看到人家外国人根本不是这样。人家说我们不用领工资,我们的钱都在银行,随用随取。于是,经校方领导研究,决定开办一个银行,主要负责发放工资。而这个银行,就由学生们来管理,办一个学生银行。然而,谁敢把工资交给学生银行管呀?
当时反对的声音很大,学生把钱发乱了怎么办?别太过分了!由于校领导态度坚定,学生银行顶着压力办起来了。
可是,老师们并不支持。他们都在外面的国有银行有自己的账户,到了发工资那天,还是照原来的方法,先去学生银行把自己的那份工资取出来,再转身跑到外面的银行存起来,他们就是不把钱存在学生银行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半年左右。而且当时还有谣言说,某某系的某老师,有名有姓的,他的钱被搞没了。校方就去找那个老师问明情况,结果那个老师说,根本就没有这回事。谣言遂不攻自破。老师们在校方要求下,也只好把钱存到学生银行了。
过去政府拨给深大搞基建的款,都是要先存放在建设银行里,待深大需要用钱的时候,再去建行提取。这回有了学生银行,这笔钱就不存建行里了。这笔钱不是马上就用,所以,先放到学生银行里。当然是笔不小的数目,利滚利地钱生钱了。这是学生银行的大手笔经营,也是校方对学生们的支持与信任。这个就等于提高了钱的周转率。从金融学的角度,它实际上是一个货币再生过程。它在校内的乘数效应就变大了。于是,学生银行就是这么开始赚钱了。
当时“学生银行”还没有计算机,都是学生们打算盘。实验银行的资金大概有一个多亿在周转,经济困难的学生,还可以在银行贷款,数年下来,基本上没有坏账。学生们非常拥护实验银行,他们一笔一笔的借款,都写得清清楚楚。贷款由学生会担保,当事人也很守信用。你若是没有还贷款,学校会处理你的,起码不发毕业文凭,这也是一种约束。
还有一个更有意思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学金融的学生来找校领导,他说,现在人们搞股票,做这个肯定会赚钱。领导说,你不是国际金融系的吗,你跟金融系的老师、系主任说一说,请他们牵头来搞。这位学生就去找系主任和有关的老师,却个个都摇头不敢干。结果,这个学生就直接找实验银行贷款。
这个学金融的学生比较厉害,他当时贷款50万,由学生会出面担保,手续齐全了,他就把巨款借出来了。校领导当时还很替他担心,怕他赔了栽进去。没想到只过了一个月,股票开涨,他就从赚的钱中把50万的本钱还给了实验银行,剩下的几十万便是纯赚到的钱,他就大胆地再去投资。等到毕业的时候,这个学生的股票已经有几千万了,他创造了在校生的财富纪录。
学生银行一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还存在。最终合并到商业银行,后来又转到平安银行了。那时候,每一届的学生里都会产生一位行长。第一任是李敏,83届的。此人因为这个“银行行长”头衔,不仅成了名人,而且,成了真正的银行家。学校的勤工俭学经历,影响他的一生。毕业后,他去了银行工作,干得不错,目前在江苏银行当行长。
贲悦是继李敏之后,担任学生银行的第二任行长。84届的。现任深圳市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总裁。还有第三任吧,不知道哪一位是末代行长。
梁镇城说,他们那个班40多人,有十个竞聘当上经理的,分别是餐厅、客店、保洁等部门。他竞聘的是荔枝园的园长,分管1400多棵荔枝树。日常要施肥、修剪树枝。学生们不懂技术,就找农科所的技术人员合作。边学习边实践,等于上了一门农林专业课。他们的收入,是在荔枝成熟季节卖荔枝。他带领学生们采摘荔枝时,发现有的荔枝个儿大,又水灵,很好卖,而有的品种个头儿很小,长得不起眼,不好卖,他们就给这个小荔枝取个很好听的名字:珍珠米。这名字一下子叫响了,人们抢着买小的了,因为这个珍珠米是无核的,口感既甜且爽。他说很难忘荔枝大丰收的夜晚,他们组织篝火晚会,歌舞升平,吃着烧烤,热闹非凡的开心场面。
杨贻移教授提议我写一下勤工俭学中的“自律”,这是“三自”校训中的重要一项。我也听多人说到自律中的学生自治情况,还有“学生法庭”等,很多复杂棘手的问题,都可以在这个学生法庭得以解决。其中不乏精彩故事。但由于篇幅所限,就不再展开写了。
不管怎么说,荔园的改革开放,尤其勤工俭学名声大噪。一时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了全国高等教育界瞩目的焦点,也成为媒体的宠儿。从1984年起,中央和国家部委先后有数十位领导人多次来到深大,其中不乏国家领导人。全国多所高校纷纷组团前来深大学习考察。
直到今天,深大的勤工俭学还在深刻影响着这座城市。我非常赞同深大现任领导对勤工俭学的认知:勤工俭学并不是在乎让学生挣到仨瓜俩枣,而是鼓励一个成年人,在迈入大学校园之后,通过经济生活上的独立,来努力实现精神上的断奶。
多少年过去了,这些理念和举措像基因刻录一样,在深大的文化传承中绵延不绝。许多当年勤工俭学的“学生工”,已经成长为这座城市乃至这个国家建设中的中坚力量。
……
作者简介
刘元举,男,曾任《鸭绿江》文学月刊社主编兼社长,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编审、国家一级作家。深圳交响乐团驻团艺术家。
迄今出版30部著作,600多万字。中篇小说《黑马·白马》,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钢琴梦》《爸爸的心就这么高——钢琴天才郎朗和他的父亲》,散文《西部生命》《南人北相》等数十篇(部)获多种奖项。多篇入选国内各类选本,其中《一条大河》等入选中学教材。在本刊发表的中篇报告文学《啼血试验》曾获《北京文学》优秀作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