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陈寅恪文集》纪念版

来源:文汇报 | 李婷  2020年01月07日08:11

陈寅恪致古典文学出版社信。 (上海古籍出版社供图)

上世纪80年代初,由复旦大学蒋天枢教授编校的《陈寅恪文集》在上海出版,旋即以搜辑完备、校勘精审蜚声海内外,成为当代学人乃至社会大众重新认识、研究陈寅恪的起点。学术界与读书界因此出现的“陈寅恪热”,迄今不替。今年是该文集出版40周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特别推出纪念版。

“陈寅恪可能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他的学术研究兼括了传统文史诸多领域,并且都达到了极高境界,尤其具有开辟新天地、引领一代学术方向的典范性。”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引驰表示,陈寅恪不仅延续和光大了传统文史学术,更融通与化合了海外学术观念、方法及视野。“他在残酷的中日战争前后完成《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他在晚年失明并因压力结束教学时投入明清诗与史的研撰——在很大程度上都呈现了一个伟大学者面对他无法掌控的时代所做的顽强奋斗。”

作为我国近代最有成就和影响的文史学家之一,陈寅恪通晓梵文、突厥文、西夏文等多种文字,在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敦煌学、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史学方法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历史学家傅斯年曾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梁启超也曾表示,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著作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有学者认为,在当代中国出版界,上海出版人是明确认识陈寅恪著作价值的先行者。据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高克勤介绍,早在20世纪50年代,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前身古典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就修订重印了陈先生的《元白诗笺证稿》;又约请陈先生将其有关古典文学的论著编集出版,拟名为《金明馆丛稿初编》;并联系出版其正在撰写的《钱柳因缘诗释证》(后更名为《柳如是别传》)。1978年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易名独立,即重印了《元白诗笺证稿》,并启动《陈寅恪文集》的编辑出版工作。在陈寅恪的弟子、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蒋天枢的全力支持下,历经三年搜集陈先生已刊和未刊的著述、手稿,于1980年始正式出版《陈寅恪文集》。这是国内出版界首次为陈先生正名并出版其著作。文集收录陈寅恪作品凡七种,其中,《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柳如是别传》均是首次出版。

在复旦大学的师生中,流传着这样一个美谈——《陈寅恪文集》出版后,上海古籍出版社给蒋天枢汇了一笔编辑费,但他坚决不肯要。陈寅恪三个女儿欲把稿费分成四份,他也不同意。

“蒋先生的高风亮节,不仅在于放弃编辑费和稿费,更在于几乎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和最后几年能够工作的宝贵时间。”据蒋天枢的学生、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邵毅平介绍,蒋天枢整理老师陈寅恪的文集是一个漫长过程,早在上世纪50年代便开始了,1979年至1982年是收官阶段。在此过程中,蒋天枢不仅承担了近200万字陈先生文稿的收集与整理、校勘工作,还撰写了《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作为附录。文集交稿后,年近八旬的蒋先生即大病一场。

记者了解到,纪念版均据原版影印、修复。封面、内封、插页等,在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档案中完整保留了题签、封面纹样、图片等原始素材,美编据此修复制作,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力求奉献给读者“原汁原味”的《陈寅恪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