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振兴评剧,现代戏仍是关键

来源:人民日报 | 杨晓华  2020年01月09日16:01

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评剧诞生110周年,为期一个月的“清莲雅韵——全国评剧展演”不久前在京落幕。10家全国优秀评剧院团,带来了20台精品剧目。这是全国各大评剧院团近30年来在北京首次集体亮相,从中可以看到评剧艺术发展的蓬勃现状,也看到一些可能制约发展的不足。

这次展演,每个院团带来传统戏和现代戏各一台。从两者的直接对比中可以看出:传统戏几乎出出是经典,而现代戏创作能力还有待提高。

回顾评剧在历史上的荣耀和地位,与现代戏密不可分。在评剧孕育、发展、成熟、兴盛的大部分时间里,这个剧种都是中国戏曲现代戏创作的大本营。

评剧起源于冀东平原的民间说唱艺术莲花落,是从百姓生活的土壤之中生长起来的,天然具有关怀现实的基因。从莲花落到“平腔梆子戏”,评剧在成长壮大过程中,吸纳了大量华北、东北民间艺术的滋养。十九、二十世纪之交,评剧还正好遇上欧风东渐、戏曲改良的时代潮流,文明戏、时装戏等蔚然一时,这种新思潮直接影响到正在酝酿转换提升评剧的艺人群体。从莲花落时期反映婆媳关系的《劝爱保》到成兆才的不朽经典《杨三姐告状》,评剧不断壮大,并享誉京津冀沪和东三省,靠的首先是现代戏。连李大钊先生命名为“评剧”,想到的也是其关注现实、“评论社会”的天性。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推动戏曲改革发展各个阶段,评剧的全国性声誉多半建立在现代戏基础上。上世纪50年代的《刘巧儿》《小女婿》,60年代的《金沙江畔》《八女颂》,80年代的《这样的女人》《民警家的“贼”》《野马》《高山下的花环》,90年代以来的《黑头儿与四大名蛋》《多彩的梦》《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山花》《红岩诗魂》……2000年在评剧故乡唐山举办的首届中国评剧艺术节,12台剧目大半是现代戏。由于评剧对现代戏的突出贡献,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也设在了中国评剧院。

毋庸讳言,评剧的影响力有些下降,发展面临重重考验。在我看来,这正是因为评剧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能力整体下降造成的。这其中或许包括剧院体制机制变化、编剧人才缺乏、青年演员断层等多方面原因,但归根结底,造成的结果就是以现代戏见长的评剧,失去了自身的根本优势。

因此,新时代评剧振兴的关键着力点,仍然是现代戏。

加强现代戏创作,首先要向自身的深厚传统学习。110年的评剧,无论是古装戏还是现代戏,无论是改编剧目还是移植剧目,都有大量典范。国家京剧院导演李学忠就曾称赞:“《杨三姐告状》永远是我们的教科书。没有大制作,没有大投入,却有大产出。”还有《花为媒》《三请樊梨花》《红丝错》等剧目,充分显示出评剧作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的深厚底蕴,都值得今天的评剧人常学常新。

另外,也要向兄弟剧种的开拓创新学习。现代戏创作已经日臻成熟,各剧种都不乏成功之作,也总结出一些普遍性的经验共识,比如:现代戏的题材不能狭窄化为当代题材;“现代化”和“戏曲化”并不矛盾,其在内容和思想层面上的现代化,不应妨碍其在艺术特征和表现手段上的戏曲化;要用心描写英雄人物,写出人物个性化的言行特征和心理世界……

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有言:“凡说人情物理者,千古相传;凡涉荒唐怪异者,当日即朽。”中国戏曲之所以绵延数百年,就在于其一直属于社会文化富有生机、充满活力的部分,能够表现百姓生活、反映群众心声。可以说,如今流传下来的每一部经典,都是当年的“现代戏”。现代戏需要敏锐体察时代发展趋势和人情世态变化,浸泡到生活深处,“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而这正是评剧的优势所在。

希望我们的创作者和艺术家能沉下心来,充分发挥评剧艺术关注现实之天性,不负“评剧”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