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生活太空与太空生活 ——新太空时代科幻电影述评

来源:文艺报 | 电子骑士  2020年01月22日09:18

《星际探索》电影海报

2013年,阿方索·卡隆导演的太空题材科幻电影《地心引力》成为有史以来第一部拿到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科幻电影,从此之后,一个新的太空电影热潮似乎开始了。

近年来以太空为题材的科幻电影有《遗落战境》(2013)、《星际穿越》(2014)、《明日世界》(2015)、《火星救援》(2015)、《太空旅客》(2016)、《异星觉醒》(2017)、《安尼亚拉号》(2018)、《太空生活》(2018)、《星际探索》(2019)、《比邻星》(2019)、《天空中的露西》(2019)等。我把更偏向于超级英雄类型的漫威宇宙电影排除在外,《银河护卫队》《变形金刚》或者卢克·贝松的《星际特工:千星之城》等也没有被算进去,因为它们都更偏于动作、冒险类型,太空在这些影片中更像一个想象出来的奇幻背景。

此外,美、英、加拿大电视剧中有关太空题材的剧集也相当繁荣,包括《为了全人类》(2019-)、大受好评的《苍穹浩瀚》(2015-)、《暗物质》(2015-)、《星际迷航:发现号》(2017-)、带有喜剧色彩的《奥维尔号》(2017-)、《星际迷航:皮卡德》(2020-)等。其他像《陨落星辰》《地球百子》《史前新纪元》《V星入侵》《抗争》这样借太空题材的外壳构造一个科幻动作或末世故事的剧集更不胜枚举。

曾经的太空电影时代

1902年,梅丽爱的《月球旅行记》堪称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科幻电影,或许是人类第一部关于太空的电影。上世纪50-70年代,则可以算作第一个太空电影繁荣期。二战后科技高速发展,人类进入了核能时代和计算机时代。1969年美国成功登月,更标志着人类拥有了星际航行甚至宇航探险的能力。这些技术力量如此深入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把我们的日常与整个人类的存亡发展联系起来。有国外的研究者指出:“对各种太空中事物的迷恋与客厅和厨房中使用的新技术带来的惊叹结合起来……(50年代的)美国人已经准备好相信,藉由科学和技术,任何事都有可能。”但科幻电影中的太空仍然更像一个充满魔法的奇幻世界:外星人往往奇形怪状、恐怖吓人,例如1953年版《地球争霸战》中躲在章鱼型机械里的软体外星怪物、《我的老公是异形》中类似后来铁血战士的外星异形、《天外魔花》中从虫茧里出来取代人类的外星人、《魔童村》中的怪眼外星孩童等等。即使到了六七十年代,科幻电影中的太空也还是一个想象构造出来的世界,因此我们才会在《星球大战》中看到飞船在近乎真空的太空发出呜呜的声音飞过;而《鲁滨逊太空历险》中的火星无论重力、地貌都和地球没多大差别……只有库布里克的巨作《2001太空漫游》和《星际迷航》系列等少数电影带着宏伟的气象,展现了人类勇于探索太空的精神。

到八九十年代,第二个太空电影时代接踵而来。这个时期的太空电影更加崇尚写实性地描绘太空场景:《太空先锋》《阿波罗13号》《超时空接触》以及2000年的《火星任务》《红色星球》《太空牛仔》等等,甚至还可以加上《十月的天空》这样基本没有出现太空画面的“太空电影”。这些电影往往在细节上较为真实可信,突出宇宙太空的宏伟、莫测,以及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信念。

随着冷战结束,世界走向地球村,这个时期太空电影表现出一种有些莫名其妙的“革命乐观主义”,其具体表现是:英雄主义的主题;充满正能量的直线情节;幽默的台词与桥段;对美国强大的自信心;流行元素的混搭等等。像《独立日》《火星人玩转地球》《第五元素》《迷失太空》《世界末日》等科幻大片无不呈现出“假如那外星人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的大无畏气概,哪怕地球被外星入侵舰队炸得稀烂,人们仍然对战胜外星敌人充满信心。人定胜天的情绪充斥在这些电影当中。其中《超时空接触》(1997)堪称当时人类探索宇宙的宣言书,片中那句来自卡尔·萨根的名言“如果宇宙中只有人类一种生命存在,那将是对空间的极大浪费”能代表人类探索征服太空的决心。

生活太空化与太空生活化

2000年之后,太空电影没有随着千禧年的到来而更加繁荣。随着世界经济的衰退、地区问题的加重、NASA太空探索脚步的放慢,太空题材在十多年间越来越稀少,那种宇宙大开发的冲动慢慢在电影中消失了。

随着埃隆·马斯克及其个人商业航天公司SpaceX的异军突起,一个新的太空电影时代也随之到来。但我们会明显觉察到,新的太空电影与过去的已截然不同。过去的太空题材电影,基本都采用了宏大叙事,比如《阿波罗13号》将整个故事描写成全人类都在关注的事件;《2001太空漫游》更是抛弃了对角色的刻画描写,从人类的角度去展现一个横跨巨大时间和空间尺度的故事。这里所谓的宏大叙事,是指这些电影站在整个人类的高度,表达了对冷战背景下核毁灭末日的恐惧、对宇宙的探索热情梦想、对人类本质以及未来的终极思考等等。它们试图从一种普遍的、终极的叙述思路出发,去阐释对世界的认识,甚或找到人类的出路。由此,很多过去的太空电影都采用了群像式的角色、乐观主义态度以及全球化视角,比如《星际迷航》中各个宇宙种族的大融合。

而从近年来《地心引力》《星际穿越》《星际探索》《太空生活》等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明显的个人化叙事态度。探索太空或者宇宙航行,不再是一个事关全体人类未来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壮阔史诗,甚至常常无关理想,它更多是关于一个个体记忆、家庭、寻找的一段旅程。它往往会从女性的视角出发,细腻、具体、简单、反奇观化,甚至涉及以前极少见到的性爱方面。比如《太空生活》中,整个影片弥漫着莫名的情欲与对身体的强烈关注。而当年的太空电影往往具有非常强烈的男性特征,擅长刻画巨大的飞船、冰冷的太空生活、将理性投射在情感和欲望之上。《2001太空漫游》中,结尾星孩的诞生既是人类的进化,也可看作是一种无性繁殖意向,男女的性别在影片中几乎被消除抹平了。

换句更简单的表述:过去的太空科幻电影,是“生活在太空”;今日的太空科幻电影,着眼于“在太空生活”,其重心完全改变了。

尽管始终有导演会怀抱着宏大叙事的野心(例如卡梅隆),但整体上现今电影的潮流早已从宏大叙事演变成为更多元化的叙事,特别是私人化的叙事角度。这显然是一股世界性的波及各个艺术领域的潮流演变,就像《中国艺术学大系》序言中说的:“今天的艺术理论研究越来越反对宏大叙述,试图以一种理论解释全部艺术世界各种复杂现象的努力,被无数个例外击碎了。”且不说《她》《龙虾》《月球》《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这类独立小成本科幻电影,即便是像《地心引力》《星际穿越》《阿凡达》这样的大制作,也往往都没有了《2001太空漫游》以及同时期科幻电影那种“天问” 式的对整个人类命运思考的主题,影片主要的故事线及最终落脚点,都集中在了“这一个”角色身上。我们看到,《地心引力》和《火星救援》其实都是关于个人求生的故事,宇宙的宏大和残酷,只是为个人的灾难做映衬的背景;《星际穿越》的结尾落在了父女情上面,想表达的是“爱是惟一一种可以超越时空让我们感知它存在的力量”。《星际探索》是一个儿子追寻离开他的父亲的故事,结尾同样落脚于回归地球、回归亲情与家庭;《比邻星》则是一对母女因为即将到来的火星探索而离别的故事,同样聚焦于太空生活带来的情感矛盾。

这种变化当然主要源于时代的改变。今日的世界,远不如当年科学幻想展望的那样纯净、简单,科技发展并未消除很多问题,反而带来了更多的困惑和恐惧:例如对人工智能AI取代人类的担忧、对基因编辑带来的无法确定后果的茫然、大规模监控及电子支付产生的隐私危机、人类对生存环境越来越严重的污染问题等等。由此,那种单一的、宏大的,似乎可以解答一切问题的叙事就显得过于空洞和盲目。电影创作者们更愿意通过具体的个性化事件来讲述故事,甚至放弃了对全局性宏大叙事的追求。

同时,这也是一种新的审美和价值取向。过去的太空科幻电影往往缺少一点“生活的味道”,毫无烟火气。今天的太空电影更强调生活的质感而不是技术的真实感——两者有时看似接近,但骨子里审美取向截然不同。最典型的就是《星际探索》,影片中的科技bug无处不在,比如影片设定在近未来,却能在79天从火星飞到海王星(NASA预计未来地球到火星的载人飞船需要80到150天);比如主角在海王星星环带能用一块飞船门板抵御迎面而来的陨石碎片……但也要注意到,影片更多描写了一个人在太空吃喝拉撒的生活化细节,特别是宇航员的精神状态。很多新太空时代的科幻电影,都把眼光投向了以往太空电影不会注意的角落,犹如揭开了一张巨大的幕布,让观众可以走近去审视太空的生活。

当然,新太空时代的科幻电影也带着种种的问题:比如不再那么关注探索宇宙,揭示普遍真理,为此宁肯牺牲开拓故事;美学上过于追求细腻、温婉、迷离,少了些宏大、壮美的审美意象;英雄主义的缺失,对个人主义不完美的宽容,也让影片往往缺少撼人心魄的冲击力;情节和细节上缺乏科技精神、严谨态度,以人文情怀代替理性等等。

纵观太空科幻电影的发展,真的像一条螺旋上升的曲线。人类关照宇宙的视角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我想,那份对世界的好奇心、探索欲望,却不会消失。就像康德的名言所说:“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对它们进行反复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心灵充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惊赞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