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寒假,非常精彩的少儿节目
来源:光明日报 | 樊娜 2020年03月04日08:38
在疫情面前,“宅在家”“不出门”是大多数人坚守的战“疫”方式,这同时也打乱了更多孩子的寒假计划。无法走出去开阔眼界、没有线下兴趣辅导班为自身“充电”,非常时期,孩子们的假期文化生活该如何安排,成为家庭和学校需要面对的新问题。
基于此,近期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指导全国动画少儿频道、制作机构精心创作推出一批战“疫”主题动画片,生动讲述战“疫”一线的英雄故事,在全国各动画少儿频道和学习强国平台等广泛播出。《逆行者》《致奋斗的中国人》《致团结的中国人》《你是谁的孩子又是谁的父母》等一大批动画作品塑造了真实感人的动画形象,生动表现一线医务工作者、共产党员同时间赛跑、与疫情较量、顽强拼搏、日夜奋战的感人事迹,展现他们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崇高精神。
此外,深耕互动体验特性、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质节目更加能够牵动广大少儿的收视偏好,身临其境、寓教于乐的体验让孩子们能够利用宅在家的时间学有所得。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电视镜头在此刻能够让孩子们看得更远,少儿电视节目以不断创新升级带来更佳的观看与学习体验。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少儿频道推出的《赢在博物馆》节目在大年初一走入第三季,在延续前两季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升级创新,以文博体验向学生们推广传统文化知识:一方面,小选手们走进山东、内蒙古、浙江、云南等地的博物馆进行实地参观,节目同时设置了动手制作竹简、弓箭等体验项目,在外景拍摄的基础上再进行演播室的比拼环节,层层推进的节目模式得以延续,让小观众们在博物馆与文博知识中尽情徜徉,让体验感与趣味性加倍;另一方面,节目在融媒体方向上不断探索,利用“央视频”平台推出精彩的短视频,大小屏联动,打造青少年的文博“网红”。再如金鹰卡通频道日前利用《龙的传人》这一国学节目的优势,在移动终端App启动国学小考,以全新的参与形式为提振亲子家庭防控疫情信心作出贡献。由此可见,电视节目不断打磨品质,以互动性和参与感陪伴广大少年儿童度过这个特殊的春节假期;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中,多媒体平台的联动早已打破了电视单向传播的传统,从音频到视频、从大屏到小屏将各方优势聚合。同时,少儿节目若想让孩子们更有参与感,就需要以轻松活泼、寓教于乐代替激烈的竞赛与比拼,诸如从《赢在博物馆》节目喊出“输赢别在意”的口号说开去,在孩子们暂时无法回到课堂的时刻,少儿节目更需要传递正向的概念:淡化输赢,社会需要更加注重孩子们如何展示自我、如何愉悦地接受知识。
五千载华夏文明留下的无数优秀传统文化成果需要传承到下一代的手中,因此在节目形式创新的外衣下,不变的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进行传播的内核。从《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节目大热开始,以文物看历史的文博类节目便引发了广泛关注,《赢在博物馆》第三季又从为孩子们打造文博节目出发,践行着“少年强,通古今;广见闻,走四方”的节目主旨;例如在山东博物馆专场的比拼中,小选手们便从“孔子见老子画像石”“《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两件文物为切入点进行发散,将历史故事、礼仪、思想等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点串联起来讲述给观众,让文物成为走进传统文化的切入点。同样,《挑战不可能》第五季中九宫格识字的三位少年选手能够引发网络热议的不仅是孩子们能从少量碎片中准确辨认成语的“超能力”,更是汉字的神奇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继续在这个假期带领观众,尤其是少儿观众从诗词之美中品味中华文化基因……寒假能够带给孩子的不仅是年味与热闹,更可以使其在传统节日、在历史文化类节目所营造的氛围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不论是在众志成城的当下、还是更为长远的未来,都可以为孩子们树立起强烈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疫情暂时困住了孩子们走出家门的脚步,但更多节目用文化积淀和融媒体优势打造出了品质感、体验感,让他们足不出户也能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与灿烂文明;一大批战“疫”主题动画片为居家防疫的孩子们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文化内容,激励青少年向英雄致敬,与祖国“共呼吸,同命运”。在教育手段多元化的今天,少儿节目需要认清责任担当,努力成为孩子们打开别样文化生活体验大门的钥匙。
(作者:樊娜,系中国传媒大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