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网络现实题材文学的美学气质
来源:网文新观察(微信公众号) | 昌咏 2020年03月25日08:24
20多年来我国兴起的网络文学成为世界性文化产业奇迹,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网络文学的现实主义特征得到强化,现实题材创作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客观上讲,现实题题材特征在网络文化领域的加强,一方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必然逻辑和基本价值取向的表现,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的光荣传统和人民文艺的基本经验。另一方面,这是网络文化内部生态平衡的应然诉求,过往网络文化阵营中充斥着穿越、惊悚、奇幻、穿越等幻想性文化元素是不正常的,客观上需要充溢当代性和生活气息的现实题材创作。综观近几年来大量涌现的网络现实题材的作品,对比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我们认为新时代的网络现实题材创作初步具备了不容忽视的新美学特征和精神气象。
一、题材开拓上,与新生活同频共振,具有鲜明时代感和现实气息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从“乡土中国”走向“现代中国”的“千年未有之大变”。一方面,这种变化带来社会生活领域前所未有的宽广和丰富,带来了社会职业和阶层的不断分化,各领域和行业也相应出现了自己领域和行业的网络小说,代表了该领域和阶层的审美趣味和喜好,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审美需求。其写作和阅读实现了和当下生活的“同频共振”,本身就是当下人民“美好生活”的表征。在前所未有的现实题材的多样化与丰富性中,国家审美意识引导的网络文学的主旋律创作绽放着夺人的光芒。紧扣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发展史和奋斗史,抒写伟大的中国梦和正面开展四个讴歌(讴歌党、 讴歌祖国、 讴歌人民、 讴歌英雄)等史诗般的现实主义抒写如雨后春笋,这方面代表性作品有齐橙的《大国重工》、玄蓝狐的《大国重器》、wanglong 的《复兴之路》、郭羽和刘波的《网络英雄传》、阿耐的《大江东去》和笙箫剑客的《农业之王》等。
就对接重大主题的现实题材而言,网络现实主义反映整体上要比同时期的传统现实主义作家敏感和积极,这些优秀的作品群艺术展示了40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奇迹,表现了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创举奇迹,讴歌了新时代的中国英雄,歌颂了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党和人民。小说以特有的崇高感和审美气质感染和激励读者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较好践行了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和责任。
新时代的新现象和新矛盾更是网络作家们关注的重点,比如《全职妈妈向前冲》《二胎之战》《别怕我真心》《恩将求抱》《糖婚》等作品聚焦社会、现实和家庭矛盾,平中见奇,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乐观;《草根石布衣》《第十二秒》《长夜难明》《默读》《罪恶调查局》等不同程度揭示了社会的现实问题与矛盾,丰富了现实题材创作的层次与多维视野。这种现实题材的创作不回避改革与发展中的困难与矛盾,重视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力量纠缠的复杂性与发展的艰难性。和以往的现实主义不同,直面现实矛盾的复杂性不仅仅在于新旧观念的冲突,更侧重于廉洁力量和贪腐力量的斗争,是坚持民族独立与崇洋媚外,是坚持开放与合作和封闭桎梏的斗争。斗争的内容和矛盾的焦点呈现新的变化和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还有一种矛盾表达了社会发展过程的不平衡和不充分,揭示的地区性、行业性和社会阶层性的分化带来的新问题,比如社会中的贫富悬殊问题和两极分化,农村中的留守儿童问题、空巢老人、高价房、沉重的医疗负担等等,如何在小说中反映这些新问题和新现象,如何理性和合理对待,也成为网络作家关注和表现的内容,成为现实题材创作的重要领域,需要他们站在新的时代高度艺术地表现生活的新矛盾。
二、感情基调上,充满理想主义色彩和乐观向上的情怀
“文运同国运相牵, 文脉同国脉相连”。40多年来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国家整体实力大幅提升,老百姓有了切切实实的获得感。欣欣向荣的“国运”营造了整体上豪迈、向上、乐观、自信的时代气息,这种时代气息也影响了网络现实题材作家的创作风格。整体上看,网络现实题材渲染苦难和不公的笔力在减弱,批判性在减少,小说多洋溢着乐观、向上、昂扬的情绪和氛围。网络文学重视对改革英雄、充满正能量人物的日常性和世俗性刻画与表现,充满了轻松、诙谐和生活化情调。小说也不回避这些时代之子柔软的内心和个性化喜好、习惯等特征的艺术呈现,使得人物的立体感更强,更具有鲜活的真实性和时代生活气息。《复兴之路》中主人公面对重重的人事矛盾和亲情裹挟的阻力,能游刃有余地把阻止改革的既得利益派架空,让想干事能干事的实力派得以重任;《繁华上海》中的打工青年王一元通过自己顺势而为的奋斗,在工作上精进,进而创业成功;《大国重工》展示中国工业经由了从进口、消化、借鉴到自主创新的进行曲;同样写自然环境的艰苦,《西酉阳沟纪事》没有《夹边沟纪事》的苦难与惨烈,而是展现三线建设者的乐观主义情怀和以苦为乐的奉献,书写青春无悔的新乐章。
网络现实题材作品也不回避生活的困难与矛盾,这也是现实主义写作的应有之义。历史上的批判现实主义重视揭示生活的苦难、不幸、不公、腐朽等,要把“人生的不幸撕破给人看”,引起读者心灵震颤的悲剧效果。但网络现实题材不仅要“揭示问题”,还意在“解决问题”,在小说的尾部,困难和矛盾都会解决,给读者阅读的快感,而不是刻骨铭心的“痛感”,塑造了现实题材写作的“优美化崇高”的风格。比如《明月度关山》中支教的山区靠明月和关山这对恋人的父母和朋友投资办生态企业走向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国家对口扶贫政策和举措的隐喻),《大国重工》采用了穿越的方式,让当代青年穿越到1980年代解决难题,用想象性方式解决沉重的技术困境,虽然有削弱了现实的矛盾之嫌,但从更长的历史时代来看,这种乐观是建立在发展进步基础上的现实主义倾向性理念所要求的,有其合理和必然性。
三、主体的生成上,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现实主义作品
网络现实题材作家和传统现实主义作家相比普遍年轻,人生经历和阅历相对不足,如何克服生活经验的欠缺,在短时间获取大量有效的素材呢?这恐怕要得益于网络文学创作机制,即作家一边在线创作,一边和读者在线互动。在文学类型化时代,这些读者大多是分层的,他们大多是作品反映题材的职业、行业和领域的工作者和爱好者,有相当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养,这些内行读者不仅更容易与作品产生共鸣,还能以业内人身份提供有效的专业性建议。因此,作家很重视和这类为数众多的读者的交流互动,不仅仅是获得他的认可和鼓励,寻找写作的精神和情感动力,更重要的是一起创作,及时得到他们的创作建议,讨论进一步的情节设计故事走向,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在创作素材方面的帮助。很多业内读者热心把自己的行业经历、故事贴出来无偿提供给作家,作家及时把读者提供的素材吸收进作品,一方面作家获得了鲜活的材料,克服了素材需求量大的困难,另一方面读者也因自己的经历和故事能进入到作品中感到高兴。
在网络现实题材创作中,我们一方面发现创作领域越来越宽广,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网络现实题材创作越来越专业化。这个专业不是写作技巧的专业化训练,而是涉及的领域和对象的专业,呈现行业内垂直细分,催生了技术流写作出现等,有评论家庄庸指出,“从狭隘的职场晋升到专业知识,从个人化的技能提升到整体化的工匠技艺为核心要素……‘技术流小说’成为网络小说类型文热点”。进而,当下网络文学的类型化创作“形塑特定类型、阶层、群体、社群、世代、性别和地域等的自我意识、族群认同和价值取向,并制定其文化生活准则的新需求,正在倒逼传统类型文,探索和实践更加现实向的内生动力。”
四、写作风格上,追求网文的娱乐性和现实主义的思想性结合
相比玄幻、惊悚、盗墓等幻想类作品,网络现实题材创作更重视对40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性”把握与呈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逻辑,歌颂伟大的时代英雄和人民的情感结构,鼓励我们直面发展的困难,走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自信,体现了现实主义的思想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诉求特质。同时,由于网络文学本身的娱乐性特质和爽感机制,作家们把穿越的传奇性,打怪升级的叙事模式,重视故事情节的曲折多变,人物言语的生活流和现场感融进现实题材写作中,努力做到网络文学和现实主义的相互融合,相互借鉴,是网络现实主义的重要艺术特征,也是对于现实主义创作的某种推进。
作家们以自己的创作实绩证明了网络小说的娱乐性与现实主义题材的主流性是不矛盾的,完全可以也应该融合起来,这既是对现实主义文学创作规律的复归,也是打破了现实主义和网络文学不相容的观念偏见,为网络文学的内涵发展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其实,大众喜好和真正的现实主义创作是一致的。世界上很多人都喜欢美国的好莱坞电影,电影的娱乐性比网络文学更加明显,作为美国文化工业的好莱坞和迪士尼,也是美国意识形态的表征和全球输出手段。网络现实主义作家们要坚持网络现实主义创作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文化之旅,对于他们来说,要勇敢越过文坛上对于现实主义创作认识和观念上的误区,需要进一步学习好莱坞和迪斯尼的文化产品创作策略,探索网络现实题材创作的自我规律,提升现实题材作品的精品意识,拓展网络出海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整体上看,网络现实题材的创作处于起步阶段,数量与日俱增,质量参差不齐,精品占比较少,艺术上有很大的空间,网络现实主义的美学特色与精神气质尚在生成中。这就客观上需要我们尊重艺术创作规律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属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精神语义下推进社会主义网络文艺的发展和繁荣,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而有力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