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堆里长出的花朵
来源:南方日报 | 赵德发 2020年05月09日16:57
读罢安若水的儿童小说《煤城里奔跑的童年》,我脑子里忽然跳出一句话:“煤堆里长出的花朵。”
故事的发生地是离长春市59公里的营城,那里有一座开发于晚清,关闭于21世纪之初的煤矿。那里最早发现了“露头煤”,后来建成煤矿往地下开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兴盛的时候有八千多职工。
小说主人公1964年左右在这里出生,名叫安格。“煤矿的家属区,房子规整,一趟一趟的,一家挨一家,比邻而居。”随着这个小女孩的讲述,这里的时代样貌、人文景象、生命存在方式便被我们所了解。
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煤堆。地下是待挖的煤,地上是挖出来待运的煤,还有一些夹杂着残煤的矸石山。矿工们轮换着下井挖掘,上来后还是洗不净身上脸上的煤灰,然后与老婆孩子厮守在一起,好多人热衷于喝酒、耍钱、打架。不断有矿工因事故死去,男孩子或者顶替死者下井,或者去读几年煤矿学校,回来还是在煤矿工作。他们住在“集体户”也就是集体宿舍,打架的事情还是经常发生。
因此,安格听说叶波的爸爸、一个中学老师因为犯了错才来矿上干活,她百思不得其解:不会打架的人怎么能犯错呢?因为矿工非正常死亡的多,喝酒、打架造成的家族矛盾严重,就造成了家属区里“后妈多”的现象。后妈一多,鸡犬不宁,安格的几个同学整天生活在恐惧与苦恼之中。
在这样恰似大煤堆的环境里,文化自然是稀缺之物,安格想看书,在家属区却很难找到除学生课本之外的书籍。
然而,安若水的这部小说,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矿区环境的恶劣,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诸多的美好。
我们看到了善良。
小说以第一人称,写安格的经历和她的所思所想。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孩,打量着周围的世界,努力去理解自己所经历的人和事,做出是非善恶的判断,想让一切都向好处发展。姥姥来了,她费尽心思想让姥姥吃上好东西,约上好朋友雨生去捉鱼。雨生的后妈待他不好,还经常撕他的作业本卷烟抽,导致他的作业本老是不够用。安格就发誓,要帮雨生讨他后妈的欢心。二姐安小西有个同学姨家在长春,约她一起去玩,但安小西却没有一元钱买车票,安格为了让她梦想成真,和同学一起去捡破烂,还把自己心爱的文具盒拿去卖掉。
不只是安格,我们在其他孩子身上也看到了类似的品质。他们是一些没被环境污染的种子,被命运安排在这种地方也照样萌芽、开花,让人看了心生感动。
我们看到了友情。
主人公与她的小伙伴们,尽管各有各的难处甚至不幸,但她们相濡以沫、抱团取暖。在这部小说里,没有许多童书中渲染的猜疑、竞争与仇恨,而是着力表现孩子们的相互帮助、相互呵护。安格没当上少先队员,在家里哭,雨生听说了,送来五个羊嘎拉哈安慰她,让她高兴起来。安格发现叶波的哥哥有书,她想看,叶波便从哥哥藏书的被垛中偷来给她。几个小伙伴晚上去看电影,安格的鞋子被挤掉了,雨生第二天一大早就去给她找来。小霞的姑姑给她一条漂亮的纱巾,安格想围一下,结果在奔跑中丢失了,小霞也没怎么怪罪她。
人到中年之后,安格与小霞重新取得联系,买了两条纱巾,以最快的速度给她快递过去。再次见面,小霞围着这纱巾,“上来抱着安格就哭了”。
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作家薄伽丘说:“友谊真是一样最神圣的东西,不光是值得特别推崇,而是值得永远赞扬。”推崇和赞扬友谊,会让人类社会趋向光明。
我们看到了成长。
尽管那些孩子所处的时代是改革开放之前,学校的教学秩序很不正常,身为矿工子弟,却要去农田劳动、要捡粪交上、要去做“好人好事”以获取表扬信,导致一连串荒唐事件发生。但是,本性的驱使,知识的滋养,还是让这些孩子一点点成长起来。因为纱巾丢失,三个小女孩都被妈妈打了,她们却一块拉钩发誓:等到以后生了孩子,一定都不打小孩儿不骂小孩儿。此情此景,令人心酸。
安格看了福尔摩斯探案小说,心心念念要像他那样破案,一个小女孩学着福尔摩斯来回“踱步”,让人忍俊不禁。雨生家的黏豆包丢了,叶波的小钱包丢了,她和几个小伙伴费尽心思“破案”,屡碰钉子也不泄气。最后不经意间得知,原来是同学唐晓宁的哥哥偷的,派出所已经把他抓了起来。
那兄妹俩是孤儿,妹妹想吃妈妈生前常做的黏豆包,哥哥就去偷给妹妹,还偷了别人的一些东西。安格和雨生心下不忍,求妈妈想办法,妈妈就和居委会主任一道去找派出所长,让所长把唐晓宁的哥哥放了出来。
安格当了儿童团长,要练胆子,妈妈让她午夜十二点去接下班的爸爸,此时她才明白爸爸下井二十年,每天都是这个时候才下班,是多么辛苦。“一瞬间,我的心好疼好疼,我对爸爸妈妈的关心太少了”。此后,她让爸爸不要把井下发的面包拿回家,要他自己吃掉。爸爸高兴地说:“安格长大了,也懂事了。”安格还拍拍胸脯豪气地说:“以后我一定养你们,把你们都养得白白胖胖的。”
最让人感动的是安格的二哥安小北。父亲因为井下发生塌方事故死了,要有一个孩子接班,为家里维持生计,安小北想到二姐正上高二,一心要考大学,就主动提出由他接班,而他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考大学也是很有希望的。安小北牺牲自己成全了二姐,自己也成长为一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安若水既是编辑,也是作家,有大量作品问世。她在儿童文学领域笔耕多年,收获颇丰。这部以她的童年生活为素材的小说,是创作上的新突破。她早已离开了营城,那里的煤矿早已关停,但是,煤城里奔跑的童年在她心中依然鲜活生动。在她以饱满的激情、优美的文笔创作此书时,往昔岁月里的那个巨大煤堆上,鲜花盛开,朵朵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