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与特德·姜的科幻世界
来源:文艺报 | 华文 2020年05月27日08:05
特德·姜,中文名为姜峯楠,自1990年发表处女作《巴比伦塔》至今,30年的时间内仅发表了17个中短篇科幻小说,多篇作品斩获雨果奖、星云奖等多个科幻奖项。最为人了解的可能是他1998年写下的小说《你一生的故事》,小说改编的科幻电影《降临》在2016年上映,为中国观众所熟知。
近期,特德·姜最新的小说集《呼吸》出版,其中收录了《商人和炼金术士之门》《呼吸》《前路迢迢》《软件体的生命周期》《达西的新型自动机器保姆》《双面真相》《大寂静》《脐》《焦虑是自由引发的眩晕》9篇作品,这些作品长短不一,所涉及的题材包含了时空旅行、自由意志、人工智能、平行世界、费米悖论等常见科幻主题,也包含了不常见的语言学研究命题,但共同点是通过科幻的方式,让读者对日常生活产生新的思考。
《软件体的生命周期》是整个选集中最长的一篇,这是一部经典的人工智能主题科幻小说,也体现了特德·姜对人工智能介入人类生活的思考,小说没有夸张的情节,基调显得温情脉脉。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对立一直是科幻作品常见题材,在分为“弱人工智能”和“强人工智能”的人工智能世界中,前者完全按照人类的编程运作,行为基本可以预判,但没有自己的感情和思维。但后者智力超过人类,且通常都被设定为可以自行完善和演化,经常在科幻小说和影视作品中扮演反叛、杀害人类的反派角色。从经典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的HAL9000,到《终结者》系列中的杀人机器终结者,再到2019年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的Moss,原本用于服务人类的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服务—觉醒—反叛—被消灭”的发展历程也契合了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期待和警惕。
科幻作家一直尝试设想人类和强人工智能相处的问题。比如为避免两者之间战争的到来,科幻作家阿西莫夫设定了“机器人三定律”用以约束机器人不背叛人类。但这个定律在具体执行中可谓是漏洞百出,即使是在他自己的小说中,三大定律也几乎每次都被打破进而引发暴力血案。
但《软件体的生命周期》则要温馨得多。主人公安娜是一名数码体训练员,工作是训练一种基于基因组引擎“神经源”的数码体,这些数码体有不同的动物实体形象,它们具有不断学习和对话的能力。这些数码体小动物在得到充分的学习成长之后,复制体被当作宠物推向市场,而购买数码宠物的主人们从喂食、陪伴、养育中获得乐趣。然而,就像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一样,越来越多的玩家弃坑,将自己的宠物“挂起”。曾经活跃的玩家都搬走离开,曾经热闹非凡的虚拟世界中只剩下因编码原因无法迁移的数码体还生存在冷清如坟场的世界里。
这篇小说没有反派、阴谋,没有是非、对错,只有虚拟世界带来变迁让温情面临消逝的危机,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娱乐需求的提高,这种电子宠物的产生只是时间问题,就像科幻电影《她》和《银翼杀手:2049》展现的一样,或许在不久之后,人类对虚拟人物的感情投入会逐渐超越现实人物。
同样值得一提的单篇小说《呼吸》,也被称为《呼吸——宇宙的毁灭》。特德·姜这部选集也以这篇作为书名,可见它的特殊性。《呼吸》讲的是在一个异世界中,机器人自我解剖和自我研究的故事。整个故事像是一个解谜过程,从一个谜题跳向另一个谜题,最终将问题引向了宇宙的毁灭。小说里,机器人是“异世界”的物种,在这个世界的边缘铬墙从地面一直向上延伸进无边的天空。机器人通过更换充了空气(主要是氩气)的肺来维持生命,这些肺都是铝质的圆柱体,存储的空气都是来自于同一个源头——“伟大的世界之肺”。和人类一样,空气用完了之后,这个机器人也就死亡了。
随着主人公对机器人记忆来源和几次计时错误悬案的研究,读者一步一步了解到这是怎样的世界与生命肌体。原来,机器人可以在活体状态下自我解剖和观察研究,主人公通过自我解剖揭开了机器人生命和思维的真相——他们的思维是一种气流的模式,空气就是他们思维的媒介。一旦气流停止,促成思维的叶片就从动态运行的复杂状态变成全部垂下来的单一态,即使重新恢复气压也无法维持思维的存在了,生命也就消失了。
气压是思维的关键,也是他们所在世界的关键。他们的世界,类似一个封闭的球体,“世界之肺”是气压差的来源,而随着不断的损耗,生活环境里的气压也升高了,即使“肺部气压”不变,两者之间气压差也在持续不断地降低,空气流动得越慢,机器人的思维就越慢,相应地,他们看到的外部世界都会变得越来越快,仿佛一切都在加速。终会有一天,气压差会降低到足以毁灭所有机器人的生命。
在封闭的铬空间中,任何阻止这一进程的努力都是徒劳甚至有害的,宇宙将进入绝对平衡的状态,所有的生命和思维都将停止,时间也因此而失去意义。或者,等两个世界的气压平衡的时候,另一个世界的探险者也可以进入主人公所在的世界,看到他们留下的一切痕迹。主人公写下这些故事,就是为了其他世界的探险者可以看到。《呼吸》的故事到此为止,但这不仅仅是机器人世界的故事,也是我们的宇宙的故事。
人类的宇宙本质上也是封闭的铬球,是一个孤立的系统。热力学第二定律约束着随时间流逝,宇宙的“熵”不断增加,宇宙也随之从有序走向无序。当宇宙中其他能量转化为热能的时候,宇宙的熵达到最大,所有物质也达成了一种死寂一般的,热寂状态。物质流和能量流维持“低熵体”生命的存在,热寂的时候,将不会再有任何生命存在,这就和《呼吸》中的那个世界一样。机器人世界的命运,也是我们这个宇宙的命运。
虽然热寂学说并非关于宇宙最终命运的惟一解释,也许我们的宇宙还有其他的命运,但这些可能性都是不同的学说,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都有能解释的地方和不能解释的地方。而宇宙终于热寂可能是其中最悲壮的结局。《呼吸》一文看似写的是一个铬球中机器人的命运,实际上写的是整个宇宙的命运。见微知著,这也是科幻文学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