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美术在脱贫攻坚事业中的作用
来源:文艺报 | 卢禹舜 2020年06月12日07:4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是对人民、对历史的庄严承诺,是中国人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多年以来,我们举全国之力,在扶贫助贫方面实施了各种政策,采取了多种举措,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实践和经验也证明,必须对传统的“灌水式”“输血式”扶贫模式进行更为科学的更新换代,在精准调研的基础上探寻更加精细化、因地制宜和与时俱进的扶贫思路与举措。
文化扶贫与物质扶贫应当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文化扶贫是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落后状态,最终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保障。其中,美术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承和表达中国文化精神的最形象、最有审美感染力的载体,作为最广泛地与群众生活产生交集,与科技、产业互动的形式,以及时代精神和审美理想最重要的视觉表达方式,既有条件也理应以更加适应贫困地区实际、更加贴近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样有效的形式,更好地发挥美术在“扶志”“扶智”“种文化”“助审美”“培根铸魂”方面的审美认识和教育功能,更好地强化“文化+”“艺术+”或“+文化”“+艺术”的增殖效果,为贫困地区物质和文化的双重脱贫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或支持。
近年来,无论是政策的引导激励还是各美术院校、团体协会以及各艺术馆、美术馆,包括艺术家个人组织的活动,无论是重大美术创作工程或艺术扶贫工程的实施,还是美术教育支教实践或培训的加强,包括与文化旅游企事业单位产学研合作的“非遗扶贫”“旅游扶贫”相应举措等。美术在艺术扶贫、文化扶贫中的社会作用正逐年加强,这些举措不仅为贫困地区改善了基础文化艺术设施和环境,而且为贫困地区补充和培训了艺术师资与人才,并对提升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审美素养和生活幸福感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但与此同时,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部分美术院校、社团机构组织的相关社会实践活动时间较短,缺乏整体设计和计划,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脱贫攻坚题材的美术创作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一些作品存在同质化、人物或情感空洞化,立意或构思平面化、缺乏艺术个性等问题,在创作与时代相匹配的精品力作方面还有进一步加强的空间。艺术支教实践或培训活动的数量、质量、内容、形式等距离贫困地区群众实际需求还有一定差距。虽然很多地方做了有益、成功的尝试,但总体上方式、手段较为单一,在对贫困地区充分调研、精准分类基础上,实施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举措方面还有可改善的空间。
深究这其中的原因,主要大致有几方面,如对贫困地区缺乏深入调研和细致了解,导致盲目跟风或从众地选择某种扶贫、助贫方式。缺乏内在主动的热情和自发的动力,导致为完成任务而作为,使得活动流于表面化或形式化。一些艺术家贴近生活、扎根人民,深入贫困地区写生、创作的时间、情感和心理准备不够充分,对生活最本质的发现和把握、从写生与创作实践中获得的沉淀与思考以及对素材的认真提炼、消化和加工相对不足。因袭性经验和观念的惯性形成的阻力或惰性,导致在不断学习、拓宽思路和创新形式等方面做得还不够。
为了加强美术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事业中的影响,应该更加全面、深入的思考一些问题,从而更加有的放矢。在艺术创作方面,可以面向全社会的艺术家设立专项课题基金和人民艺术家激励奖励制度,设计并实施公正、严格、科学、合理的筛选验收和评选机制与标准,激发和鼓励艺术家深入贫困地区,立足于生活实际,以人民为中心,遵循艺术创作规律,创作出反映时代生活与变迁,表达人民心声与精神的能够立得住、传得下的优秀作品。从艺术教育领域来看,需要充分调研贫困地区的实际需求和可培育空间,有意识地因地制宜、分类分层、整合资源、分工协作,鼓励跨学校、跨社团、跨机构地联合开展贫困地区教育或培训项目,科学合理探求和利用最便利、有效,兼顾短长期和阶段性目标的教育或培训项目,并在积累经验中不断总结和优化,使贫困地区逐渐增强“造血”功能,一些成功的案例可以作为应用型或实践类课题立项推广。
从艺术设计的角度来说,应该在全面精准调研的基础上,依托、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当地特色优势或民间文化资源,参考我国城镇化建设及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建设目标,联合相关专家和设计团队,研发行之有效、可持续发展的的设计方案。通过点对点的设计,对现有社会资源进行创造性重组,创造新的“品牌+产品”“文化+IP”的创新系统,做到既精细化又差异化、个体化。如果调研不够充分,设计和实施公共文化扶贫、艺术产业扶贫、文化惠民扶贫以及艺术人才扶贫等项目时,则可制定多套备选方案、在实施方式方法的灵活创新上多下功夫,并在筹备与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调整或补充,如此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发挥美术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