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者赵霞应邀为英国汉语教师作儿童文学与汉语教学的专题演讲
来源:中国作家网 | 赵澄 2020年06月13日10:06
2020年6月9日下午,青年学者、浙师大文传学院副教授、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赵霞应伦敦大学学院(UCL)教育研究院孔子学院邀请,为伦敦大学学院教育研究院第17届汉语教学年会首次全体会议做在线英语演讲,介绍中国儿童文学及其运用于汉语教学的可能、策略等。
本次年会的主题是“为了生命的汉语”。会议由伦敦大学学院孔子学院院长杜可歆(Katharine Carruthers)主持。会议学术演讲正式开始前,由获得本年度英国文化协会全英汉语比赛高级组冠军的霍克瑞尔·盎格鲁-欧洲学校学生Gayathri Gajeepan带来汉语演讲表演《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地球》。
随后,赵霞为年会做专题演讲。赵霞首先对与会的英国汉语教师们表示感谢。她指出,语言不仅是沟通交流的工具,更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所知、所感、所信,正是这些使我们成为了当下的自己。因此,把汉语作一门外语进行教学,我们的汉语教师们也在扩大着这里的每一个孩子所了解、感受和信仰的世界。
演讲中,赵霞介绍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状况及其应用于中文教学的实践意义和指导策略。她认为,儿童文学阅读为中文学习提供了一个趣味学习、自然学习和深度学习的上佳起点。首先,儿童文学的语言通常较为浅显,是以易于儿童读者接受、理解为第一考虑。其次,通过阅读儿童文学接触、理解汉语,是一种自然状态的语言习得。对汉语学习者而言,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多样、具有进阶性的词汇、语法、句法等的学习,不但可以帮助读者在文学阅读中自然掌握相关的语言运用知识和能力,而且能够引导读者把握词句及结构中的微妙内涵,建立起对语言学习来说至为重要的语感。再次,儿童文学的语言是文学语言,在其看似简单、浅显的形式里,包含着高明、精细、深入的文学考虑。赵霞结合曹文轩、张之路、薛卫民、葛冰、萧袤等作家的相关作品片段细读,从语音、语义、遣词、句法等层面,阐释了儿童文学阅读之于汉语学习的独特意义。
针对英国汉语学习者中通常存在的生活理解水平与汉语表达能力之间的现实差异,她进一步指出,汉语儿童文学阅读恰恰为衔接这种差异提供了独特的支撑。事实上,当代儿童文学艺术探索和美学思考的一个重要方向,即是如何运用一种相对浅显、通俗、平易的童年语言,创造、建构一种富于趣味、内涵深厚的独特文学表达。正因如此,那些优秀的汉语儿童文学作品,哪怕幼儿文学文本,也经得起成熟的成年读者的一再品读。
赵霞就与会教师关心的教学实践策略,提出了汉语课堂开展中文儿童文学教学的三点建议。第一,建议相关教学从儿童诗歌、图画书等短篇作品开始,由短到长,由点到面。第二,建议通过中文儿童文学选本、奖项、专业推荐等各种讯息了解、选择可用于教学的优秀儿童文学,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建立教师本人的文学判断力、鉴赏力。她强调,对儿童文学教学而言,真正最了解学生兴趣、需求的,必定是教师本人。第三,建议汉语儿童文学的教学充分注重文学性层面的教学。在她看来,如何从文学角度开展儿童文学的教学,也是当前中国儿童文学课堂教学面临的最大挑战,因为教学者不但需要具备相当的儿童文学艺术判断和鉴赏能力,还需懂得如何讲解、传授这种判断和鉴赏。赵霞就此提出的“Don’t kill literature in teaching it”(别在文学教学中杀死文学)的原则,在与会听众中引起共鸣。
随后,英国利兹大学新汉语写作中心主任、中国文学专家蔚芳淑(Frances Weightman)与赵霞就汉语儿童文学及与会者关心的其他问题展开对话。两位学者就中国儿童文学分级阅读研究、儿童文学的课堂教法、汉语文学及儿童文学翻译等话题进行了为时半小时的对谈。与会者纷纷在线上留言,认为这是一次极有意义的会议,会后将积极探索运用儿童文学及一般文学资源,促进汉语教学。
伦敦大学学院教育研究院孔子学院“汉语教学年会”系全英范围内汉语教师培训和学习的重要活动,自举办以来,受到全英汉语教学工作者热烈欢迎。本次会议原定于伦敦举行,因受到新冠疫情影响,改为线上进行。赵霞的演讲系本次年会系列论坛的第一场。随后三周,年会其他论坛及工作坊等活动将先后在线上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