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后记 | 徐鲁:我有一支笔,还有一颗滚烫的心

来源:文学报 | 徐鲁  2020年06月19日08:28

2020年4月8日午夜,矗立在汉口江边的百年江汉关钟楼,洪亮的钟声在零点准时响起,向远方发出了这座城市久违的问候。悠扬的钟声也在告诉全世界,人们期盼已久的黎明,正在到来……

钟声响起的时候,长江江面上的轮船汽笛长鸣;夜色里的黄鹤楼,长江上的每一座大桥,以及长江、汉水沿岸的华灯,也在武汉三镇同时亮起。这是这座大城从1月23日“封城”,在经过了76天的坚守、苦战和等待之后,终于等来的“重启”时刻。

自封城以来,经历了许多个不眠之夜的市民们,在这个午夜再一次站在大街上,或是打开各自的窗户,为这座城市的“重启”鼓掌欢呼。晶莹的泪光和霓虹灯灯光,一起闪耀在春天的夜色里。

午夜零时50分,一趟车次为K81次的载客列车,也准时从武昌火车站缓缓开出,向着夜色里的远方驶去……

这也是在经过76天的“封城”后,从武汉开出的首趟列车。静谧的春夜里,灯光闪烁的窗口上,每一位旅客,似乎都在怀着激动的心情,默默瞩望着这座正在重归安宁与祥和的城市,以及万物复苏、春花怒放的荆楚大地,瞩望的目光里有留恋,有祝福,更有感恩和致敬。此情此景,让我想到了土耳其诗人塔朗吉的那首《火车》:

“去什么地方呢?这么晚了,美丽的火车……为什么我不该挥手舞手巾呢?乘客多少都跟我有亲。去吧,但愿你一路平安,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

又过了16天后,4月24日上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一位90岁的患者张爷爷,被医护人员簇拥着和推送着,缓缓地走出了医院大门。张爷爷是湖北省最后一例新冠肺炎重症治愈患者。至此,湖北和武汉的重症病例全部清零。从1月21日全省首次通报新冠肺炎疫情至4月24日,跨越了漫长的95天。

这场疫情,被公认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如其来的疫情,也让2020年的这个春天变得异常艰难、沉重和漫长。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14亿中国人在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共度时艰,迅速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和总体战、阻击战。

湖北省的17万一线医务人员,与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解放军的346支医疗队的4.26万名白衣勇士一道,用一道道血肉之躯,用最顽强的毅力和信念,用不论生死、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合力筑起了捍卫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抗疫“长城”。95天以来,白衣战士们成功治愈了6.3万多名患者,其中重症患者治愈率约89%。

毫无疑问,这是发生在和平年代里的一场特殊的战争。武汉和湖北瞬间成了全世界瞩目的中心。三个多月的苦战,一日长于百年。90多个日日夜夜背后,又有多少可敬可爱、可歌可泣的人物和故事……

那么,该如何给当下的少年一代讲述这个沉重的春天呢?如何给未来的孩子们讲述这场伟大的抗疫战争呢?可以想见,在未来的日子里,必定会有很多作家和很多本书,来完成这个使命。

对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来说,这场疫情,也是一场严峻的“大考”;对于我们的孩子们来说,这场疫情,也是一堂前所未有的“大课”,一本特殊的“教科书”。灾难教育、生命教育、爱国教育、亲情教育、英雄与励志教育、爱心与感恩教育、科学和卫生健康教育、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无不蕴含其中。

俄罗斯诗人叶甫图申科写过这样的诗句:“把我们的祖国扛在肩上向前走,变成我们父辈的活着的遗嘱。”在这场抗疫之战中,父辈们用各自的勇敢、坚强、奉献和牺牲,在下一代面前树立起了一个个崇高的榜样,也用各自的担当和行动,无声地告诉了我们的孩子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去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应该怎样更深挚地去热爱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家,为我们这个生生不息、不可战胜的坚强民族,感到无上的自豪和骄傲。

这,无疑就是我为少年儿童们写作这本《一枝一叶总关情——2020年春天抗疫纪事》的“初心”。这本书共分以下5个篇章:

第一章“国家的孩子”,讲述的是在疫情期间,孩子们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故事。我在这些故事里融进了自己对灾难教育、生命教育、爱心教育、科学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点滴思考。

第二章“天使与英雄”,主要讲述敢于逆行向黑暗、舍生忘死奋战在火线上的医护人员们的故事。这一部分故事里,也融进了我对大无畏的英雄主义、忘我无私的奉献精神、医者仁心的职业精神等励志教育的思考。

第三章“茫茫人海里”,主要写社会各界的爱心志愿者和一些普通劳动者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故事。在疫情期间,他们同样是无私无畏的“逆行者”。从这些故事里,我希望小读者们能感受到爱心、亲情和感恩教育的润泽。

第四章“闪亮的名字”,主要讲述钟南山爷爷、李兰娟奶奶等科学家和医疗科研专家们的故事。与这些“闪亮的名字”紧紧相连的,是科学家们的大医广德和赤子般的爱国情怀,是科学家们勇于为国担当的智者风骨和英雄气概。在这些故事里,我想让小读者们清晰地感受到,什么是中国科学家精神,什么是科学的力量,也就是钟南山爷爷所做的那个形象的比喻:只有“用知识缝制铠甲”,将来才有能力为祖国“披甲出征”。

第五章“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写的是在抗疫之战中,世界各国的朋友对中国的无私援助,以及中国与其他国家守望相助、携手并肩,共同奏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疫”壮歌的故事。“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我希望这一章里的每个故事,能让我们的孩子认识和懂得,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人类共同的敌人病毒面前,全人类团结一心、守望相助,是多么的重要!

回想起三个月前,1月29日,我应上海《文学报》之约,写出了第一篇记录身在疫情中心的生活与感受的散文《一枝一叶总关情》。感谢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谈炜萍、王雨婷这个年轻的文学团队,她们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这篇文章,大年初三就跟我联系,力邀我继续写下去,为孩子们写一本书。

当时因为心绪不宁,是写,还是不写?我颇有点犹豫。感谢雨婷,数次电话,不仅帮我坚定了信心,还仔细地帮我规划了写作方案。我从这些“90后”编辑朋友身上,也真切感受到了一种“铁肩担道义”的职业精神,她们同样也是坚定无畏的“逆行者”。她们的信任和期待,不容我再有半点犹豫。我对自己说:写吧,只要写了,就是好的。我不能像逆行的白衣勇士和志愿者们那样披甲冲上第一线,但我有一支笔,还有一颗滚烫的心!作为身在疫情中的一员,作为一名身在武汉的写作者,此时不写,文学还当何为?

所以,我在这里要真诚地感谢炜萍、雨婷这些年轻的编辑朋友,感谢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这本书,不是我一个人的“作品”,而是我们这个团队的一份“献礼”。

我虽然不是武汉人,但毕竟已在这里生活了30多年,也有幸为这座城市写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和《消逝的武汉风景》两本书,试图去擦拭和理解她曾经的苦难、风雅、繁华与摩登,以及她的陋巷弦歌与欢腾的市声。

坎宁安在《时时刻刻》结尾处假借主人公克拉丽莎之口,发出过这样的感叹:我们呕心沥血地写作,并且充满最崇高的愿望,然而,我们的书可能无法改变这个世界。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珍爱这座城市和每一个早晨,并且对未来充满极大的希冀。这,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对生活的基本信念:太阳还会照样升起,新的早晨还会如期来到,生活依然要继续下去。或许,经此一“疫”,我们将会更加珍爱每一个新来的日子,更加去热爱这座城市,包括她全部的艰辛与沉重。

在这个漫长的春天里,发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有的故事里,无疑还有孩子们“不能承受之重”。但是,门窗关不住梦想的翅膀,寒风也阻挡不住花蕾的绽放。我希望这本书,作为2020年春天刻骨铭心的抗疫记忆和奋战史篇的一部分,能帮助今天的孩子们铭记着这个春天的温暖与光亮,也让未来的孩子们,看到人类生生不息的善爱与希望。

谨以这本小书,献给所有白衣执甲的逆行英雄;献给所有无私奉献的普通志愿者;献给今天和未来的孩子们;献给武汉这座浴火重生的英雄的城市。——是为《一枝一叶总关情——2020年春天抗疫纪事》后记。

2020年5月1日,武昌东湖之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