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茶要慢慢品——重读《茶人三部曲》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魏丽敏  2020年06月24日07:11

也许是在杭州工作多年的缘故,我虽不怎么喝茶,却对喜欢喝茶者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乃至后来,对那些写茶的作品及作者也特别感兴趣。写到这里,不少读者可能以为我该说大名鼎鼎的“茶圣”陆羽和他的《茶经》了,其实我对陆羽有的只是景仰,真正引起我对茶文化和茶文学兴趣的,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旭烽。

王旭烽是我见到的第一位“真正的”作家。当年,我们学校请王老师来校讲座,因为好奇,我早早到学校报告厅占据了前排位置。十多年过去了,那时的场景早已模糊,只记得一个小细节:当时系里为王老师准备了一瓶矿泉水,她坐下后却提出要一个茶杯。后来在讲座中才得知,王老师除了是一名作家外,还是一名研究茶文化的专家,对茶道用水及茶具的要求很高,即便喝矿泉水,也需用茶杯来饮。这体现的恰是一种优雅与风度——喝水当然该用杯子。这之后,由于工作原因,我跟王老师也有幸再见过几回,她从骨子里散发出的那种清雅一如初见。

可能正因为对茶和茶文化的热爱与坚持,王旭烽才能写出《茶人三部曲》这样的杰作。作品自获奖后,便被公认为不仅是杭州历史文化的一张名片,更是一本关于茶和茶人命运的专著。全书130万字,从1990年动笔至1999年底改定,王旭烽用了整整10年。为了写好这3部小说,王旭烽几乎投入了全部精力。她说:“一部好作品有三个特点,一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程度,二是具有不可重复性,三是在文本、语言、结构上,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要有差异。我在小说中用了三种语言,即使用了成语、诗词,追求工笔画般的细致;用了吴越方言,杭州人读起来特别亲切;还有外来欧化的长句子,尤其是在展示内心世界和抒情时用。”王旭烽是学历史的,她认为历史学锤炼了她的品格,“穷尽一生追求一个真理是我们的座右铭”。据说,当年王旭烽完成第三部作品时曾领着孩子到街上庆祝,买了一束鲜花让孩子捧着,因为孩子也是这部书的半个作者——写作第一部时,王旭烽尚在孕期,而第三部完成时,她的孩子已上学。“十年磨一剑”,当然铸就经典。

茶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一个特殊重要的位置。杭州作为大名鼎鼎的西湖龙井的产地,其茶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我虽不怎么喜喝茶,但一般外地朋友来了还是要陪着去龙井村或者梅家坞转一下,或者到老龙井去凭吊一番。朋友们常常是对着那被乾隆皇帝封为“御茶”的18棵老茶树发出“可惜喝不上”的慨叹。我知道,好茶之人总是会把喝茶作为了解杭州文化历史的一种方式,从喝茶入手,确实也是深入了解中国历史的一条捷径。

对本地作家而言,生活和工作在西湖龙井的故乡似乎有着天然的写作优势,但其实这也是一柄双刃剑。比如那些写西湖美丽的作品,写得好,读者会认为理所当然,写不好却可能招致反感:既有白居易、苏轼的经典在前,后人又何需再“班门弄斧”。不过,文学创作的魅力也许正在于此。在读《茶人三部曲》之前,我也曾读过一些与“茶”相关的作品,但总觉其中所写之“茶”不过是一个道具,被作者随意呼来唤去,“茶”及茶文化并未真正融进作品中成为作品的有机部分。我也曾“不自量力”写过一篇虚构的“茶小说”,并把故事背景放在了杭州,那时觉得还不错,现在看来只感到可笑。不过有了这些与“茶”有关的文学经历,当我再沉下心来阅读《茶人三部曲》时,除了震惊于作者丰富的茶文化知识素养外,更为作者在写茶与人的关系时的匠心独运而暗自叫好。在作者笔下,“茶”与“茶人”的命运早已融为一体、休戚与共,这三部曲既是一部茶文化的名著,也是一部茶人史诗,是对源远流长之中国茶文化历史的形象描绘。作品之所以能获得茅盾文学奖,确是实至名归。在我看来,王旭烽的作品不仅写出了茶与茶人的命运,更写出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作家想要表现的是一个多世纪以来,数代中国茶人的命运是如何同祖国命运、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作家把中国近代史和中国茶文化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最终奉献给读者一部几近完美的反映茶文化的长篇巨制。

王旭烽酷爱茶,酷爱茶文化,她不仅以文学的方式写茶,而且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茶文化研究学者,是浙江农林大学的茶文学学科带头人,著有不少关于茶的学术专著。在研究茶和写茶的过程中,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王旭烽曾说:“写作是一种孤独的劳动,当我们在文学中看人生、看幸福、看人际交往和终极关怀时,就如同有一根血脉相连。十年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一个农夫劳作的态度来耕耘这片茶园,我感受到了工作的艰辛和欣慰,也习惯了自己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质朴的工作与生活方式。我把我虚构的文学世界建立在我脚踏实地生活着的大地上,这既是文学生涯所然,也是命运所然。”

作为茅盾先生的同乡,我对茅盾文学奖天然地带着几分亲切感。《茶人三部曲》(第一、二部)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是2000年的事了,到了2019年,《茶人三部曲》又入选了“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作为浙江首位茅奖获得者,大家都深知王旭烽获得此奖的难度及分量,不过她本人却好似云淡风轻。据说当年获奖消息传来时,王旭烽正在女子监狱为那里的文学爱好者作讲座,听闻获奖消息,在场所有人都起立为她鼓掌,而她却表现得很平静,感谢大家之后就继续开始讲座。我想她看重的其实并不是获奖,而是创作过程中的辛劳与汗水,以及作品完成后的轻松和愉悦。

写到这里,再来回顾一下《茶人三部曲》的主要内容。这“三部曲”由《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筑草为城》组成,故事背景都是杭州,讲述了特殊时代背景下忘忧茶庄庄主杭九斋家族四代人起伏跌宕的命运故事。作品从清末1863年太平天国撤出杭州城写起,一直写到1998年由全世界茶人捐资修建的杭州国际和平馆揭幕为止,时间跨度达130余年。将此鸿篇和“茶”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之一就是陆羽的《茶经》。三部曲第一部的书名《南方有嘉木》即出自《茶经》:“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第一部以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为时间节点,讲述了杭州忘忧茶庄主人杭九斋一家的故事。杭九斋作为家族事业的继任者,儒雅却不善理财治业,还好他娶了一位极为能干的妻子林藕初,使原本即将没落的杭家复兴,不仅拥有了忘忧楼府、忘忧茶庄,还收回了忘忧茶楼,并新开了忘忧茶行,杭家事业在这一代几乎达到了全盛。然而,杭家下一代的继任者杭天醉却没能遗传母亲的精明能干,也没有其生父吴茶清一般的性情,倒与名义上的父亲杭九斋有许多相似之处。杭天醉是个颓唐与奋发的矛盾体,有学问,有激情,也有抱负,但却优柔寡断,娶了如母亲翻版般大气、强悍、自信的沈绿爱为妻。然而,柔弱的杭天醉在妻子那里找不到男子汉气概与自信,面对各种矛盾最终选择了逃避,遁入佛门。小说以第三代主人公杭天醉的离世为结局。

“三部曲”的第二部《不夜之侯》,则书写了以杭嘉和为代表的杭家第四代的经历。在更加艰难广阔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年代,人物的命运也更加跌宕起伏。小说因此勾画出了一部中国现代史上茶人命运的长卷。等到第三部《筑草为城》,小说中的时间已行进到了1966年。以10年文化大革命为时代背景,杭家的第五、第六、第七代传人在这个特殊年代登上了时代舞台。杭嘉和这位世纪老人目睹了“十年浩劫”的全过程,在家庭蒙难的年代里始终坚守着一个中华茶人的优秀品格。而杭汉、罗力等茶业工作者在备受煎熬的苦难中也从未停止过对事业的追求。是“茶”支撑着他们走过漫漫长夜,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显而易见,作者以家族史为故事发展主线,意在展现忧患深重的人生道路上主人公坚忍负重、不断前行的茶人气质和精神,而对他们人格精神最好的概括即为“茶”这个文化符号。王旭烽曾说:“如果用一种植物来关照我们这个民族的话,没有什么比茶来得更为合适了。茶的内敛、历史悠久、生命力旺盛的特点在很多地方与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相关。”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源地,由此王旭烽巧妙地把人格化了的茶文化精神与中华民族求生存、求发展的坚毅精神同酷爱自由、向往光明的理想倾向融为一体,使百年来的茶叶世家风云和中国社会的历史演变密切相联、相互映照,以“家”写“国”,以“国”带“家”,既有以小见大,更有宏观把握,显示出一个成熟作家必备的严谨的大历史观和以史诗方式表现社会生活的能力。

王旭烽的写作有着南方作家惯有的细腻。全书成功塑造了60多位主要人物,而我最喜欢的是其中对于3位女性人物的刻画。林藕初、沈绿爱和杭寄草是3个不同时代的女性,却有着一脉相承的泼辣与勇敢、聪明与善良。3人中我最喜欢的是杭寄草,她是沈绿爱与杭天醉的女儿,兄弟姐妹中年龄最小,所以深得家人宠爱,由此形成了其大胆泼辣、直爽坚毅的品格。书中对杭寄草爱情婚姻的描述更是精彩浪漫——在日寇飞机轰炸的街头,她与“国军”作战参谋罗力相遇并一见钟情。然而由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罗力必须随部队去中缅边境前线,杭寄草不能忍受分离之苦,做出了令全家人惊异的决定:去找罗力。她对家人说:“又不是不晓得,我本来就是一个疯子,我们家的女人都是疯子……不要对我再说那些不让我去找罗力的话了。我找不到他,我就得死,我找到了他,也可能是一个死。两死相比,我还是选择了找到他死的路。”杭寄草经历千辛万苦终于来到昆明,得知罗力的部队开拔到缅甸同古时,没有丝毫犹豫马上奔赴缅甸,终于在同古的大街上遇到了罗力,那真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刻。他们结合后又经历了无数坎坷,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遭遇了种种不幸,但杭寄草的性格一直未变,还是那样坚强、自信。在我看来,杭寄草就是杭家女性的杰出代表,是杭家这个死气沉沉的家族中一道理想的光。其中也寄予了作者对所有美丽善良女性的赞美与希望。

总之,就以“茶”作为文化符号表现人物命运、民族命运这一创作视角而言,王旭烽的作品迄今为止应该说仍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近年来,王旭烽似乎把精力更多地投到了对“茶”和“茶文化”的学术研究中,这对期待读到她更多作品的读者而言,自然多少感到有些可惜。不过,说不定王旭烽正一边品尝着西湖龙井,一边动笔写作着下一部杰作哩,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