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赴荆楚
来源:《民族文学》汉文版2020年6期 | 唐德亮 2020年07月02日13:18
一
荆州,自古乃战略要地,多少英雄豪杰为了争夺这座军事重镇,上演了一幕幕精彩悲壮的战争活剧与智谋大戏。千古风流人物,曾在这块土地留下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
仍然是在这片土地上,已亥末庚子初,一场新型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悄然打响。
新冠肺炎疫魔用无形的毒器袭击“万物之灵”的人类,让荆州成为湖北疫情肆虐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截至2020年2月10日,650万人口的荆州,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1075例,监利县在此次疫情中确诊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数在荆州市排名第三,一个县,竟有200多确诊病例。
疫魔猖厥,愁云渗淡……
荆州,成了湖北抗疫战争的一个重要战场。
2月11日上午,清远援荆医疗队成立,清远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正高职称专家、共产党员黄建略任队长,清远中医院脊柱科护士长、共产党员陈素欣任副队长,清远市中医院颅脑外科护士、共产党员杜银霞,以及莫文庆、温志光、盘婷婷、黄育华、祝玉霞、谭智茵、杜青林、刘崧、胡青雯、黎芳、曾慧、丘金霞、陈瑞贞16位清远勇士领命,正式披挂出征!
16名医务人员,16名援鄂慷慨之士,以拯救生命的天使身份,以白衣战士的英姿,怀揣白求恩精神与南丁格尔情怀,远赴荆楚,与疫魔展开面对面的殊死搏斗。
黄建略临行前誓言铿锵:“这是一场人类与疫病的战争,我们作为白衣战士,选择作为一往无前的逆行者,不是觉得自己多了不起,只是我们的职业就是如此,在疫情面前,我们绝不能退缩。湖北加油,中国加油,全中国与你们战斗在一起,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下飞机,乘大巴,当夜12点半,清远援荆医疗队16名医护人员冒着严寒,到达荆州。
翌日下午,一辆大巴将他们载到监利。
2月14日,清远医疗队接管监利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二病区。
医疗队迅速熟悉环境流程,然后进入感染病房,正面接触新冠病人,采集新冠肺炎病例临床资料,病人的电脑病历,年龄,性别,肺叶,核酸,气道……
那一双双痛苦、无助与祈盼的眼睛,令清远的白衣战士们终生难忘。
黄建略此行带去了清远的医术与经验,他决定发挥中药辨证施治的威力。
2月17日、18日,相距千里的监利与清远先后举行了两场“云会诊”。
黄建略将收集到的30多位患者的舌象、肺部影像、病例情况,通过视频展示介绍,清远这边中医院的中医专家对各个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诊断,供黄建略参考治疗。
一位65岁的患者引起了团队的注意。
“从目前看到的舌象来看,病人总体上还是偏湿热。”“云会诊”团队中的名老中医陈太日说。在看舌象的过程中,多位患者舌暗,或舌苔发白、发绿,舌尖有锯齿状齿痕。
“这位患者临床症状看起来不重,但从肺部动态影像来看,两肺弥漫多发,炎症十分明显。而且从舌象来看,也比临床症状要严重得多。”
“对这个患者,要以清瘟败毒散、升降散为基础方,并且要添加适量的黄芪……”陈太日为患者开出了“个性化”的中医药治疗方案。
名老中医专家们四诊合参,总结出新冠病人临床特点:“多数病人素有痰湿,复感戾气,痰湿阻于少阳或湿滞脾胃,属湿重热轻的湿疟之证。”
迅速制定治疗方案,用柴平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
发热,咳嗽,肺炎,神情焦虑,紧张……一位40多岁的女性患者入院。
援荆医生当晚给她服用了一剂中药,并给她做心理疏导。
第二天查房,她已经降温,症状缓解,表情不再痛苦。几天便出院。出院时,她很高兴,连说“中药治疗效果很好”。
中医药效果如何,患者的体验最有说服力。
根据广东援荆前线指挥部的要求,自2月18日起,清远医疗队兵分二路,一队10人留守人民医院感染科,一队5人在黄建略队长带领下,支援中医院ICU。
ICU病区是抗疫的最前线,也是最危险的前沿阵地,它是守护危重病人的最后一道防线。
援荆队员们没有一个畏缩。越是艰险越向前,是真英雄的本色。
进入中医院ICU病房,危重病人的病况令黄建略震撼:面色土灰,恐惧,呼吸窘迫,喘憋,咳嗽,白肺,气息奄奄……可以想象,病人正在经历一场多么可怕的梦魇。
新冠肺炎病毒真是摧残人类生命的狰狞魔鬼啊!
多种西医的招数都用了。
“用中药试试吧!”
黄建略根据各个危重病人的症状特征,又与清远中医院名老中医进行了第3次的“云会诊”。专家意见认为:多数重症病人余邪未清,虚热留扰。决定使用清远中医院自制的鲜青蒿与罗汉果提取液,取青蒿清热、截疟,罗汉果有清肺利咽止咳功效,如病体脾胃虚寒,则配合使用柴平颗粒冲剂和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
中医药在重症病人的治疗中显出了奇效。
一位周姓的危重症患者,2月1日住进监利县中医院,病情十分危急,命悬一线,曾出现心跳骤停。抢救过来后,身体十分虚弱。
黄建略发现患者气血严重亏虚,给他开了有针对性的中医药方。
两天后查房,周先生说:“吃了中药后,感觉精神多了。”“以前我去过清远,以后我还要去清远玩!”
患者康复得很快,不几日便转去了普通病房。
一个又一个新冠肺炎危重病人的症状日渐减轻,一个又一个病人治癒出院。
“治疗重症病人零死亡”的目标实现了,黄建略心中升起了几丝欣慰。
为了这一目标,他与战友们付出了多少心血与汗水啊!
黄建略往返于中医院ICU与人民医院的感染科,密切关注几十个病人的动态。每天,他身穿严实密闭的防护服查房,对每位病人进行细心的望闻问切,运用中西医结合施治。
建略多略,天使有方。
清远队进驻监利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之初,患者人数将近80人,截至笔者完稿的3月2日,已降至44人。
接下来每天都有患者出院,除了中药治疗,他们还对患者进行腹部温和灸、腹部艾刮灸、穴位贴敷等中医疗法,加快病人康复的时间。
清远援荆医疗队刚进驻监利县中医院ICU时,共有12名重症或危重症患者,后来又转入4名重症患者,共收治了16名,危重5人,重症11人。在黄建略及团队医生的努力下,重症病人无一转为危重症,危重症病人则或是转为重症慢慢康复,或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未岀现死亡病例。
3月2日,由于中医院ICU病人大幅减少,黄建略率在监利县中医院支援的战友,马不停蹄接管监利县中医院普通病房。普通病房有确诊和疑似观察病人60余人。
黄建略信心满满地说道:“曙光就在眼前了!”
二
“光头妈妈”陈素欣没想到,出征现场,她一下子成了引人瞩目的人物。
2月10日,出发前一天,经反复思忖,陈素欣决定剃头。岂料走上街,一间又一间的理发店全都关门大吉,无奈,只得让科室的一位女同事帮她剪掉了一头秀发。
摸摸自己的“男仔头”,看到一绺绺、一撮撮青丝掉在地上,不免心中一阵伤感:“再见了,我亲爱的秀发!”
“一线抗疫,减少感染风险是最重要的,这时候就不用顾虑什么形象了。”想到此,她心中又释然了。
儿子睿睿见到妈妈的头发没了,奇怪地问:“妈妈的头发怎么这样?一点都不好看。”
2月11日凌晨2点,严重失眠的陈素欣好不容易才睡了一会儿,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震动声惊醒,“紧急通知”来了:清远援荆医疗队今天下午4点从广州白云机场出发,前往荆州。
母子连心。11岁的孩子也早早起床黏着妈妈。陈素欣摸着儿子的头说:“妈妈今天下午4点就要出发了,今年不能陪你庆生,儿子你要明白,国家有难,现在湖北生病了,妈妈要去那里和病毒战斗,等打赢了病毒,妈妈就回来了,回来了再给你补过生日好不好?”
懂事的睿睿虽然不舍妈妈,却理解妈妈,抱着妈妈在耳边轻声说:“妈妈,那你要保护好自己,早点打赢病毒,我等你回来!”
陈素欣佩戴了一块方巾,戴了一顶绒线帽,将自己的光头遮个严实,背上行李,匆匆出门,奔赴战疫前线。
到达荆州,再转监利,进入医院。
经过对病区的考察,陈素欣凭借深厚的专业经验,发现病区感染科存在区域划分混乱,无明显缓冲区设置等问题,于是连夜向医院有关部门要求及时整改。
入仓,包裹着一层又一层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采集咽拭子,输液,换瓶,采血,量生命体征,为病人发饭……8个小时下来,气喘吁吁,口罩磨红了脸颊,汗水湿透了衣背。高强度的工作,陈素欣没有食欲,近乎虚脱,身子像散了架,但她没有退缩的念头。
大凡有作为的人,精神高尚的人,都具有非凡的意志。有非凡的意志,必有坚执的信念。这是陈素欣,也是所有援荆医疗队医护人员的坚忍与坚持。
多么可贵的坚忍与坚持。
她是一名护士,同时也是一位母亲。陈素欣牵挂着丈夫与儿子。2月24日,孩子生日,晚上回到酒店,她和儿子打起了视频电话。看着电话那端昼思夜想的儿子,陈素欣眼中蓄满了泪水:“儿子,就快胜利了,等着妈妈回去!”
她尽心尽职地工作,病人都看在眼中,他们也为广东医疗队的奉献精神感动,有病人忍不住亲手写了一封感谢信,说她们就是一个个白衣天使!谢谢她们!
援荆医疗队16位成员由不同医院的医护人员组成,工作习惯、治疗理念、防护意识均有差异,但有了陈素欣这位“大管家”,医疗队便成了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大管家”管得细,也管得严。从穿防护服、隔离衣、戴护目镜到戴鞋套,自身防护大大小小近几十道程序,不论是医生还是护士,哪怕有一道程序不符合标准,都过不了她这道关。
三
无独有偶,清远中医院的杜银霞也是一名“光头护士”。杜银霞还是一名95后的年轻共产党员。
家乡湖北疫情暴发,杜银霞焦灼不安,寝食无味,日夜关注着家乡,为家乡人民揪心。
看着网络上不断更新的数据,作为一名湖北人,她觉得她必须回去,“家乡现在生病了,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啊。”
她对科室的护士长说:“如果有需要从医院调配人员支援湖北,希望护士长推荐我去。”
医院接到援助荆州的通知,她最早请缨:“说一点都不害怕是假的,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这个关键时刻就应该站出来,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而且自己还是一名党员,更应该冲锋在前。国家有难,应当挺身而出!”
这是一位年轻共产党员的真心话。
名单确定,杜银霞榜上有名,她突然有一种达成心愿的感觉。
报名出征,杜银霞瞒了父母,她料想二老肯定不同意。父母得知消息,先是震惊、担心,最终还是忍不住为女儿自豪。
临行,她和相处一年多的室友依依惜别:“你们一定要等我回来,回来了继续给你们做好吃的!你们也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呀。”
到达荆州后,她在日记中写道:“翌日早晨,起床拉开窗帘,映入眼帘的是空无一人的街道,沉闷的郁气笼罩着这个城市,只有偶尔匆匆驶过的警车、医疗车……完全不是记忆中的那个熟悉的、亲切的湖北家乡啊!”
那一刻,她有欲流泪的冲动。
翌日下午,一辆大巴将他们载到监利。
当天晚上,她决定把头发全部剃掉。听着剃头刀在头顶上“嗡嗡”的声音,两颊滚下了两行热泪。她说:“虽然舍不得,但头发剪了可以再长出来,现在到了跟疫情赛跑的时候,只有保护好自己,避免交叉感染,才能更好地救助病人,更好地工作战斗。”
进入病区,水不敢多喝,临上班,只吃了一块巧克力。岀门前“三部曲”:喝医院自带的中药,用棉签蘸取配置已经稀释的干扰素擦拭鼻孔、耳朵,最后戴上口罩,戴一次性薄膜手套,带已经装好的换洗衣物、酒精,到达医院科室,手消毒,换手术衣,戴一次性圆帽,给两边耳朵和鼻梁上贴水胶体敷料,一次性创可贴,戴N95口罩,穿一次性鞋套,穿第一层隔离衣,戴手套,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戴护目镜,穿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鞋套,最后戴防护面屏……监控老师检查完毕,说“ok”,才开始正式进仓。
她所在的病区接管74名病人。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进行护理操作会感觉缺氧头晕,想吐,每个动作后都气喘吁吁,八个钟头的工作时长,每一秒都是那么地难熬:护目镜和防护面罩很快就磨红了耳朵和鼻梁,耳朵疼到不能碰,每当下班脱下它们的那一刻,会发现原来自由呼吸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
每次,杜银霞去69床潘阿姨床边,潘阿姨总会第一时间检查自己的口罩有没有戴好,然后说:“小姑娘,你离我远一点,我现在全身都是病毒,怕传染给你。”
杜银霞这个时候就会觉得特别感动,她说:“这个时候您还不忘替我们着想,真的特别谢谢您,其实这个病毒除了传染性强一点也没那么可怕,您看您现在还不是好好的,没发烧咳嗽了,每天还能跳跳舞,多健康呀。”
2月29日,下午5点35分,杜银霞走进医院,只见外走廊有几个病人聚集谈天,她连忙走过去,劝说他们回自己的病房,岂料阿姨们不高兴了,说:“刚吃完饭,岀来透一下气嘛,有啥不行的?”
杜银霞在厚重的防护服与面罩下吃力地解释:“阿姨,我理解你们,但这是特殊时期,不让你们出病房,也是为了防止你们交叉感染呀。这个病毒本来就是呼吸道传播和接触传播,你们这样很危险的,你们的病情又不一样,我们每天都定时给你们病房消毒,喷洒消毒水,其实你们的病房更安全,这样也可以恢复得更快呀。你们先在病床上休息一下好不好?我等会就给你们测体温,量血压、血氧啦。”听完杜银霞一番入情入理的话,阿姨们连说“好好好”,随即回到了自己的病房。可阿姨们不知道,她说这么长的话,用了多大的力气和体力啊!
58床患者自身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入院后由于对新型冠状肺炎病情的限制,家属没能探望。
这天,杜银霞值班,给他测完餐后血糖,才4.8mmol/l,怕他晕倒,连忙问他有没有饼干糖果之类的零食,他无奈地说:“没有,家人也不敢给我送。”看着患者落寞的神情,杜银霞有些替他难过,说:“阿叔,那你先躺床上休息一下,喝点水,你的血糖有点低,我给您找点吃的来。”赶紧拿了几块备用的饼干给他吃,又说:“别客气阿叔,下次我上班给你带点吃的过来,你以后吃饭还是要和以前一样才行,而且你现在餐前都打了胰岛素,不用担心血糖问题的。”
晚6点。杜银霞推着治疗车给病人们量生命体征。量到71床奶奶的时候,见老人脸色难看,很痛苦的样子,连忙问:“奶奶,您怎么了?”老奶奶吃力地说:“胸口闷,肚子有些痛,有点想吐,晚饭也没吃几口。”杜银霞连忙为其测量生命体征,显示正常。又问老人:“还有没有别的不舒服呀?”老奶奶说:“没了”。杜银霞按摸老奶奶的上腹部,发现腹肌稍硬,有按压痛。这时老奶奶吃力地说:“按压的时候我就想吐。”问她几天没大便了,老人说三天了,于是杜银霞报告给医生,医生指导说“先观察”。杜银霞再帮老人顺时针按摩腹部,一个小时后,成功帮助老人解出了大便,症状也全消失了。
晚9点巡房,再到69床,老奶奶的女儿、一个中年妇女突然说:“杜护士,有个东西要送给你。”杜银霞忙说:“不用了,我们什么都有的。”老奶奶的女儿说:“其实是一封感谢信,特别感谢你们医护人员。我们都记得你,刚刚你又帮了我妈妈,真的很感动。”杜银霞说:“姐姐,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你们能康复就是我们最开心的事情了。我代表我们整个医疗队,谢谢你们的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