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中国匠人》仔细打磨15万字 守护中华农耕文明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张雪娇  2020年07月13日11:44

手艺人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手工艺制品是经无数历史洗礼留下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日前,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匠人:河洛手艺人图文录(一)》一书,便是一部饱含深情的传统工艺口述史。

“这些人类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基因的一部分,蕴涵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深根源,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但是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加快和工业化冲击,一些传统手工艺生存土壤和空间不断萎缩,受众减少,后继乏人。如果不加以保护、传承和记录,随着老一辈手艺人的离开,很多手艺将失传。”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中国匠人》责任编辑郑丽君引用该书作者李学立后记中的话,道出了支持出版该书的初衷。郑丽君认为,李学立通过抢救性记录、展示这些老手艺,将有助于唤醒人们的保护和传承意识,也为后人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

关注读者阅读体验

《中国匠人》是一本关于河洛中原地区非物质文化传承者生存状况的田野考察报告,根据作者历经10年的寻访、拍摄、搜集、整理,汇编河洛地区15位传统手艺人(钉秤匠、刻章匠、银匠、石刻匠、制鼓匠等)的口述文字编辑成稿。

郑丽君在与李学立沟通该书后,为了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每个传统工艺,书中将每个手艺人的记录分为导语、口述和相关设备、工艺要点链接三部分,涵盖其从艺的历史、传承、工艺、现状四项内容。“这样编辑后,读者很容易了解到每个手艺的历史渊源,知道它是如何传到这位手艺人的手中的,然后还有具体详细的工艺要点介绍,真实、系统地反映出了传统工匠的生存状态和心路历程。”郑丽君如是说。

该书介绍的很多传统工艺,如果没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人是较难具体了解和体会的。为了能让更多年轻的且没有农村生活经验的读者看明白书中的每部分讲述,在编辑过程中,郑丽君建议李学立在书中增补了一批反映工艺流程细节的图片及相关示意图。“比如关于杆秤,我们要求作者在图上注明了杆秤各个部分的名称,以更好地呼应文中的讲述,让读者形象化地认识流传了上千年的杆秤的工作原理和制秤人传承千年的德行。另外,关于纺织手艺的部分则特意要求作者增补了‘经线示意图’。”

由于该书是作者根据手艺人口述整理的,老艺人们普遍年事已高,记忆难免不够准确,为了最大限度保证图书的学术严谨性,责任编辑对书中提到的一些名称,包括人名、地名、活动名称等等,都与作者一一做了核实。

以新文献手法编撰

经过仔细打磨,最终《中国匠人》呈现出了约15万字和249张照片。郑丽君告诉记者,在图文的配比方面,该书充分考虑了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阅读感受,在照片选择上,除了必须体现的老艺人肖像、工艺品形象和工具系列照片外,一些文字表述不够形象的流程细节也需要用图片去实现一图胜千言的效果。还有一些工作环境的图片则体现了这些传统老手艺面临的传承失序的现实困境。

在郑丽君看来,《中国匠人》严格来说不是一本摄影书,而是一本以新文献手法编撰的图文有机结合的具备基层文化特色和工艺美感的中华文化类图书。“虽说类似图书不一定必须在摄影类的出版社出版,但作者作为一位摄影人,深知影像调查记录之于本书的重要作用,而且作者或宏大或具体而微的影像刻画为本书增色不少,文献摄影为该书提供了丰富的图像,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文字对于工艺流程细节描述不形象的缺憾,体现了新文献摄影的意义所在。”

据郑丽君介绍,《中国匠人:河洛手艺人图文录(二)》也即将在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同第一部一样,该书抢救记录的大多是最草根、最底层、最不被人注意的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与现在国家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艺人不同,书里的这些手艺人大多没有什么名气,没有多少人重视。但恰恰是这些人、这些行当,见证了中国最真实的民间文化。”郑丽君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