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草原》2020年第7期|艾平:你的故事正年轻

来源:《草原》2020年第7期 | 艾平  2020年07月15日06:48

我没有想到眼前这个人就是赵丽杰。赤峰市扶贫办和林西县扶贫的工作人员,纷纷给我讲赵丽杰的故事,没有谁对她的外在形象做过描述。

在我的想象中,一个开着拖拉机在田地里春种秋收的女人,一个赶着四百只羊早出晚归的女人,一个独自开车每天进出几十家售送自己包的黏豆包的女人,应该属于身强力壮那一款——脸上布满烈日留下的赭红,手上有黏稠的汗渍和厚厚的老茧,笑起来前仰后合地动山摇,身上的衣服平平常常宽松肥大,用拿起一把铁锨的感觉,举起餐桌上的筷子。

事实上,赵丽杰是个美丽的时尚女郎,以至于她就坐在我的身边,我还在想,不是说赵丽杰会来吗,怎么还没有到?我这样说毫不夸张,我身边的她,雪肤凝脂,脸上透出些许玫瑰的色泽,一双眼睛黑亮清澈,长发垂肩,身材有型,说话绵言细语,举手投足从容大方。我一向以貌取女人,不是看价钱,而是看一个女人在把衣帽变成服饰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品位。浅牛仔色的棉布衬衫,外罩深一度的牛仔坎肩裙,坎肩裙的领口和裙摆处有一道浅金色的镶边,黑色的体型打底裤,脚踩一双暖色调的漆皮鞋,皮鞋装饰竟然和裙子上的镶边相映成趣……赵丽杰的打扮体现了她的自我了解,抬人儿,雅气,简洁,毫不刻意,又透出小小的心思,这种女性的聪慧让我看着非常舒服。服饰往往体现一个女性对生活和自己的全部理解。还没有深谈,我就喜欢上她了。

这是一个从故事里走来的女子。1987年出生,今年33岁,赵丽杰如此年轻的人生故事,使我想起一株柔嫩的柳树,多少次在风中雪中弯下腰,似乎就要折断,却能够慢慢地直起身,站起来,然后绿意盎然,茁壮成长。

赵丽杰的父母都是林西县的农民。

林西县的双兴村地处大兴安岭山脉南部的山沟里,干旱少雨,缺养人的河,缺水浇地,也缺致富的路。这里只适合种植耐旱的杂粮,杂粮低产,一年到头辛苦下来,只能收获几百斤。在他们第一个儿子不幸夭折之后,这对夫妻看到一家亲戚放弃了一个生下三天的女婴,抱起来看看,这孩子命大,还有呼吸,他们心软,便抱回家当了自己的女儿。为了给孩子富裕的生活,这对夫妻决定远走他乡。大兴安岭北部东侧的鄂伦春自治旗小二沟乡成了他们落脚的地方。在这里,他们浑身的气力和农耕经验派上了用场。夫妻双双种地,使用机械化作业,一种一收就是上万斤;丈夫间或去林业局打工,虽然把大圆木从山上运下来的工作十分艰苦,但是可以挣到优厚的工资,这是在远方的老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赵丽杰出生了,健康又活泼,不久母亲又给她生了个弟弟,一家五口,过上了温饱安稳的生活。不知道为什么,在家里的三个孩子当中,父亲对二女儿丽杰分外严厉。九岁,父亲就带着她下地了,让她分辨什么是草,什么是苗;上了小学,父亲便要求她学做饭,学洗衣服,照顾弟弟;十三岁,父亲手把手地教她开小四轮拖拉机,她就这样学会了做庄稼活儿,每年家里春种秋收的时候,田里总是少不了她单薄矮小的身影。相对于赵丽杰,姐姐和弟弟得到的疼爱,要多很多。吃的穿的,都是尽着他们俩。父亲经常和丽杰说的是,一个人就是累死,也不能饿死,只要你认干,就没有过不下去的日子。要学会靠自己的肩膀把家撑起来。而对待姐姐和弟弟,父亲从来不说这些,一味和风细雨,关怀备至。

赵丽杰搞不懂父亲,也有几分赌气。看到姐姐退学在家里,赵丽杰说,我不想退学,我要接着读,不想当一个无知的人。为了不让外人议论父母,说他们偏向亲生的女儿,只供丽杰上学,不供姐姐了。小小年纪的丽杰,上了中学,就开始自己供自己了。所有不上课的时间,她先到自家地里薅草、间苗、干杂活,不论是下雨还是刮风,哪怕被浇透冻透,都必须把急重的活儿干完。干完自己家的活儿,她就去别人家的地里打工,挣自己的书费、住宿费、伙食费。

十七八岁的时候,村里人都叫赵丽杰假小子。装着一百多斤粮食的袋子,别人帮着搭上了肩头,她背起来就走;一百多只羊的羊群,她鞭子一甩就赶到了草甸子;拖拉机和农机有点小毛病她也能鼓捣好。

2006年,父亲由于长年上山运送木头,经常在寒气中喝酒驱寒,得了一种莫名的疾病,浑身没劲,手发抖,于是只好回家侍弄牛羊养家。正月十五,他在给牛加料时,突然身子一歪,就倒在了地上,当赵丽杰听见声音,父亲已经永远地闭上了双眼。母亲带着弟弟到沈阳看病去了,姐姐回了她的生母家,家里只有赵丽杰一个人,那时赵丽杰还是个不满十九岁的小姑娘。

天塌了!赵丽杰使劲摇父亲,父亲的胳膊突然变得很沉重,很僵硬;她喊着,爸呀,爸呀,父亲的眼睛好像微微一动,细看却再也不动了;她把脸贴在父亲的手心上,父亲的手心开始还是温热的,不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最后,那个无数次抚摸过自己头顶、扶着自己干农活儿的手掌彻底僵直,无论小丽杰怎样拼命用自己的手去揉、去暖,仍然像寒风中的一块铁那般无情。

这一天是正月十五,浑圆的月亮把院子、草垛、羊圈、父亲的遗体照得惨白,天地间那个静啊,小丽杰号啕着,没有一个人能听到她的声音,她觉得,整个世界都和父亲一起冻成冰了。小丽杰想把父亲从地上抱起来,可是怎么也抱不动,她突然清醒了———难道那个时刻真的到了?她慢慢抬起头,孤零零地站在月光下。爸呀,爸呀,你为什么跟我说要学会用肩膀把家撑起来,你难道早已知道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可是我并不知道该怎么办……爸呀,爸呀,你就这样把我丢在大冷天里头了,你就不能回回头,告诉我可怎么办啊……绝不能把这个噩耗告诉母亲。母亲远在沈阳,因为弟弟三天之后就要做一个大手术,如果告诉她,她垮了,弟弟谁来管。

雪花从朝晖的缝隙中袭来,当父亲的遗体被装进朱红色的棺椁,安放在院子里,小丽杰的眼泪已经在夜晚里哭干了,她孤零零地跪在烧纸盆前。她烧完的纸钱灰一层层悬摞着,生命,生活,时间,记忆在这一刻变成了一场灰。却不知,一个火星突然探出来,纸钱死灰复燃,火舌飞快地燎着小丽杰的刘海,烤到了小丽杰的手,她愣愣地不知道痛,恍然中心里一惊,难道这是父亲重重的一句叮嘱?

按照北方丧葬的习俗,停灵三天出殡。小丽杰一个人,白天给来帮忙的乡亲做饭,晚上守着父亲的灵柩呆坐。

弟弟的手术并不成功,他和死去的哥哥生的是同一种病,这种病来自基因,中国只见过两例。被苦难压垮的母亲,整日泪水洗面,精神恍惚,家里的积蓄已经所剩无几,弟弟还需要做第二次手术。二十岁的赵丽杰,在地里偷偷流泪,回到家里,面对弟弟和母亲强作笑颜。只见弟弟一天天虚弱下去,他脸色青灰,无法直腰,肚子无时不在痉挛。每当赵丽杰收工,回家,第一眼就会撞上弟弟那乞怜的眼神,弟弟还小,对死亡并没有什么理解,但是他懂得不能离开母亲和姐姐。骨肉情深,赵丽杰拼死也要救弟弟,她出门借债,踏遍了所有亲朋好友的门槛,可是没有人相信,一个小姑娘有朝一日能够把他们的辛苦钱如数还回来。赵丽杰在人家的面前泪水涟涟,人家拿出个三头五百,说一句不用还了,算是安慰她。

家里连个可以商量的人都没有了。到底还得动用命根子,赵丽杰卖了五垧地,拿到五万元,带着病重的弟弟和精神抑郁的母亲,来到北京协和医院。弟弟住院手术,所有的钱用在他身上还不够。赵丽杰和母亲住不起旅馆,就垫着纸壳子,睡在走廊的地上,吃干面包就矿泉水。母亲为了儿子,女儿为了弟弟和母亲,她们无比坚韧,拼上性命也在所不惜。知道她们处境的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这个出两百,那个出六百。人在绝境,每一元钱都让他们感到天大的温暖。那些陌生的人,把钱放到母亲的纸壳上边,说声不用谢,就走了。纵使相逢应不识,但是他们的真情就像种子一样,深深地种进了赵丽杰的心田。她发誓,自己这辈子除非不翻身,只要有能力了,一定要帮助穷人,帮助弱者。

弟弟到底没有救活。父母基因太近,如果生男孩,就会造成胎儿畸形,最终不能保住。医生的诊断,让赵丽杰明白了父亲的深意。人类的科学认知距离中国贫穷的乡村虽然十分遥远,但父亲对未来的某些预知,却来自于他失去大儿子的生命之殇。

母亲的病越发严重了,她已经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

“即使肩上的担子再重,老赵家毕竟还有一个女儿。我要拼命挣钱,我要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这个家垮不了,你的女儿和你一样,是个宁可累死,也不能饿死的人!”

2009年,赵丽杰靠着无比的自强之力,完成了在赤峰师专的学业。听说故乡的老中医可以用中药调理母亲的病,赵丽杰打点了行装,处理了家里仅存的田地,带着母亲回到了赤峰市林西县。老中医是母亲的四叔,她们娘俩便住在了林西县城四叔的家里。母亲的病有了一点点好转,赵丽杰开始创业养家。在上学期间她发现了校园附近的学生餐难吃,又贵,同学们都渴望物美价廉的学生餐,做这一行应该是可以双赢的。一毕业,她来不及考虑其他的入职考试,即刻租了门市,开了一家学生快餐店。做饭可是她的长项,她的学生餐色味香俱全,店里干净得一尘不染,价钱又适合学生,开业一个星期,她的小店开始爆红。

就在这时候,那个命中注定的男人出现了,他叫董蒙,林西县新城子镇双兴村人,此时正在新疆武警部队服役。他到四叔的诊所取药,让在一旁照顾母亲的赵丽杰眼前一亮。后来赵丽杰跟我说起这个情景时,用了一个小青年的口头禅——“好帅啊!”。别人告诉她,这是咱们村谁谁家的儿子,比你大三岁,叫大哥,他们就这么相逢一笑, 算是认识了。当时正值青春萌动的年龄,彼此的化学反应应该是有的,但是赵丽杰就此打住不敢深想,因为自己的肩头扛着一个还没有走出苦难的家。直到赵丽杰慢慢发现,这个年轻军人虽然话不多,但是很有礼貌,总是和颜悦色,看到诊所里来病人,他便让出座位,让人家先就诊,是个善良厚道之人。后来,两个年轻人加了QQ,说是普通朋友,话可是越说越多。

董蒙在第二年复员了,他经常去赵丽杰的小店帮忙。赵丽杰深深爱上了为人端正、头脑聪明、能吃苦的董蒙,她觉得自己的眼光没错,董蒙正是自己要寻找的那个人。

可是董蒙的父母还是带着一些古老的偏见,他们向儿子提出了质疑,这个姑娘家里穷不说,命还贼拉硬,自己身体那么结实,家人却死了三个人,就剩下一个病歪歪的老妈,咱不能要。

赵丽杰跟董蒙说,穷,我不怕,亲人暂时不支持,我也不怕,只要我们努力,一切都会改变,我只要你对我妈妈好。

董蒙说,那还用说嘛,那不也是我的亲人吗。

董蒙常常坐在岳母身边,像哄孩子一样和她聊天,一有空就帮她料理生活,病中的母亲得到了一丝安慰。谁家的女儿不是母亲手中的宝,可丽杰这孩子,从小就只有疼爱别人的份儿,有谁呵护过她、照顾过她?眼见得自己的女儿有了知疼知热的女婿,不久又有了一个可爱的外孙子,母亲的脸上出现了舒心的笑容,渐渐地摆脱了病魔,后来一直把赵丽杰的儿子带大。

董蒙在部队时获得了医疗专业的证书,赵丽杰也可以在城里找个安稳的工作。但是,赵丽杰往双兴村老家走了几趟,到山坡上、庄稼地里、林甸子转了个遍,萌生了回农村创业的想法。董蒙说,你上哪,我到哪。

你见过河水倒流的吗?你见过杏树在冬天开花的吗?全村全乡全县,年轻人哪个不往高处走,你能给找出第二个像你们这样的傻狍子吗?公公这辈子在农村过苦日子是怕了,一看这两个人真的回到了农村,气得火冒三丈,每天指桑骂槐,他觉得自己的儿子亏大了,都叫儿媳妇带偏了。

有道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完美的爱情就是心心相印。赵丽杰说,双兴村为啥能有这么多撂荒的土地?董蒙告诉她,一来雨水少,杂粮产量太低,种地没赚头;二来种地靠锄头铁锨,脸朝黄土背朝天,现在的人不愿意付这个辛苦,能干活儿的人都到城里打工去了,这土地就变成了有主儿没人种的撂荒地了。

赵丽杰说再荒芜两三年,这里就彻底成了草甸子了。

董蒙说,我知道,你是想把小二沟的机械化复制到双兴村的撂荒地上。

夫妻俩开始研究林西的气候——每年降雨量不足300毫米,无霜期只有110天左右。林西为什么有种杂粮的传统,是和雨水少有关,短时间强烈日照,四十天不下雨,荞麦、莜麦、黄米、芸豆、黑豆、绿豆都可以在这种情况下生长。这些作物都不会长得很高,但是种子饱满,营养丰富。

那两年,他们是真困难,丽杰怀孕时,就想吃个鸡腿,几次话到嘴边,又咽回去,她知道,她如果说了,丈夫即使捉襟见肘,也会去给她买回来。所以她不能说,她舍不得花钱。但是,她把全部的嫁妆钱都一次性花光了,开回来一台小型拖拉机。

败家子,好好的日子非让你们折腾毁了不可。在山沟沟里窝了几辈子的老人,胆子小,脾气暴,除了亲眼见汗珠子啪嗒啪嗒掉在泥土里,其他一律不相信。赵丽杰多少次气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董蒙就把手伸过来了,每一次,赵丽杰都是在丈夫温情的怀抱里,忍住了眼泪。

双兴村那时的贫困景象,在当下中国的农村里是看不到了。夏天的土地,是半黄半绿的,没有作物,只有荒草,通向县城的是一条砂石自然路,手机没有信号,出门靠骑自行车,家家户户住着陈旧破烂的房子,从东边走到西边,连牛羊的叫声都很难听到,年轻人都潇洒地冲向了城市,只有老人和病人,在各家的昏暗的土房里发出沉重的叹息,进了村像是走进了尘封的历史记忆。

赵丽杰挨家挨户上门询问:“大爷大娘,你家的地今年种不种?”

“不种正好,不赔不赚,种了,秋后还不够雇工的钱呢。”

“那大爷大娘,我种一年好不好。”

“那感情好,要不然就成了放羊的甸子了。”

“那大爷大娘,到秋我要收了,每亩地按照收成,给你们交租金。”

“不用,不用,就算替俺们翻地铲地了。”

三百亩地,很快就流转过来了。可能是因为荒僻的小山村里,终于有了一点风吹草动,有了一丝活气儿,村民便有了十二分的兴奋,早早地站在地头等着,就像等着看一场戏。早上三点,天刚蒙蒙亮,赵丽杰戴着头灯,开始在田间作业,饿了吃点凉馒头,累了,靠在座驾上打个盹儿。村里人看看就散了,他们不相信这细皮嫩肉的小媳妇能成事儿,雨搅雪,烈日干风,风雨交加,大兴安岭脚下的春季几天就变一场戏法,似乎故意折磨这个不服输的小媳妇。赵丽杰咬紧牙关拼命干,人长在了机器上,自己也成了钢铁,赵丽杰头顶上的遮阳帽,变成了灰白色,轻轻拿手一捅就会出现个口子。到底把种子如期播下,到底看见了秧苗一天天破土发芽,拔节吐穗。站在丈夫的身边,三百亩绿油油的好庄稼在风中如波涛起伏,赵丽杰忘记了所经历的一切,甜甜的蜜,在心里荡漾。

按照夫妻俩的计划,如果丰收,明年要置办一些大型的农机设备,流转更多的土地,扩大生产规模。实施这个计划的前提就是手里有钱,有了钱,事业就有了基础。于是赵丽杰在种地的闲暇中,买了一百个怀孕的母羊,繁殖了一百个羊羔,接着继续繁殖,到了年底,她已经有了将近四百只的羊群。这时,董蒙是分不出身来帮助她了,他从村委会会计做起,接着当了村党支部副书记,现在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作为一个生于草原的写作者,我熟悉放牧生活,曾多次见过牧羊人出牧,转场,接羔。可实在想象不出来,长发飘飘的赵丽杰赶着羊群在山地里穿行的景象。她只平平淡淡说了句——这头发,放羊的时候我也没舍得剪短。我这厢眼泪就涌了出来,我心疼一个女人本该坐在柔软的沙发里,端一杯咖啡,捧一本诗集,或者推着婴儿车在阳光里哼摇篮曲的年龄,我更心疼她那份于孤独畏葸中的孜孜矻矻。这样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媳妇,孤零零地赶着近四百只羊的羊群寻觅水草,那绝不是什么浪漫的事儿——脚下是深深浅浅的草窠,身后是黑黑的树林,山根、林间到处都是坟墓,一只松鼠从脚边跳起来都能把人吓个半死,况且,赵丽杰放牧必须贪黑起早,早晨两三点出去,八点多回来,下午三四点钟再出去。羊怕热,人却什么也不能怕,她把羊赶进圈,忙着吃口饭,就要去地里干活儿,干完活再接着放羊。困极了,看着羊群老实吃草,就往有草的地方一铺雨衣,抓紧打个盹,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身上爬满了红蚂蚁。有一天风大,一个装着五根玉米的桶被风刮得老高,又落到她的身上……

秋收季到了,赵丽杰家的场院装满了大丰收的粮食,听到传说的乡亲们悄悄走进门来,挨排数粮食袋子,数完了,奔走相告——是真的,十万斤还要多出几千斤!反对的声音不见了,乡亲们来找赵丽杰说,明年还想把土地流转给你种。

经过两年的努力,赵丽杰积累了一些因地制宜的管理经验,她接着流转了将近六百亩土地,购置了两台大马力拖拉机,一台大型收割机和九台小型农机,通过对土地的集中和规模化经营,延伸了养殖、种植产业链,实行了连片耕种,因而农作物的产量大幅度提高,2014年正式注册了自己的家庭农场。

正当赵丽杰的创业蓝图,在故乡的土地上徐徐铺开的时候,全国上下扶贫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精准扶贫不断深入,这可真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精准扶贫需要优秀项目,产业项目需要有更多的村民参与。2017年赵丽杰顺应时代大趋势,牵头成立了荣盛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继续扩大杂粮产业化规模,购买各种大马力农机具达到三十八台,为了让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合作社采取三种模式进行土地流转,对被弃耕的土地, 以高于市场价格租用,使土地得到有效利用,让村民得到租金;对有一些劳动能力的老人,对他们的土地采取委托式经营,合作社为他们耕种、防虫、除害、收割,并减免百分之二十的费用,他们只负责田间管理和晾晒原粮,合作社最后还以每斤高于市场的价格回收原粮;针对有劳动能力无资金的村民,吸收他们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并在合作社务工,使其得到入股分红和劳务工资的双重收入。现下,合作社流转托管土地达二万三千亩,每年增产七十余万斤,直接效益上百万,辐射带动周边三千五百余户百姓脱贫致富,人均收入增收三千余元,为当地村民确保“两不愁,三保障”贡献了力量。

赵丽杰曾经长时间研究过自己种的荞麦。荞麦是当下农村很少可以自己留种子的作物之一,在北纬四十三度的低温和强烈日照中,荞麦顽强而简单地生长,由于无霜期太短,她进化成了一种特殊的样子,细细的茎秆,繁花一般的籽粒,宁肯全身干枯,把所有的能量都集中在种子上,为的是留下绵延不尽的种群。看到地里的荞麦,赵丽杰总是想起一些人来,这些人当年把一百元、二百元、六百元轻轻地放在她和母亲坐卧的纸壳上,悄然地离开,就像在土地里撒下一颗美好的种子,让赵丽杰永生不忘,她已经不知道多少次默念过当初的誓言——这辈子,除非不翻身,只要有能力了,一定要帮助穷人,帮助弱者。现在,这些种子已经成熟,赵丽杰要把这种子播撒到力所能及的每一寸土地里。

苏万军一家,本是双兴村的殷实户。苏万军原本身强力壮,常年在外打工,有固定不菲的收入,谁知在2011年春节期间,因为放鞭炮出了意外,一只眼睛被炸空,经多方抢救,保住了性命,却再也不能出去打工了。由于治疗中落下饥荒,只靠妻子一人干杂活挣钱,日子过得雪上加霜,一天不如一天。苏万军的情绪因此非常糟糕,常常喝闷酒,发脾气。

赵丽杰出现在他们家,还没有讲话,苏万军就开怼了,我知道你干啥来了,你家过得好,到我这臭显,走走走,我不给你打工。

赵丽杰理解他的心态,多少年村里人就是如此,宁可在外面弯到折腰,也不肯在乡人跟前垂一下眼皮。

一次不行,赵丽杰又去了第二次,这一次她这样说:“二大爷,我来求你们帮忙来了,我们家没有你们帮忙,可就要关板了。你就给我往灶膛里添添柴火,干点杂活,一天一百元,算是给我救急。”看苏万军没有动气,她慢慢地讲起了自家的故事——谁愿意摊上事儿呢,想当年我爸活着,我们家也是村里过得好的,后来变成了最穷的,那比你家可难过多了,现在这不也是挺过来了……

苏万军终于想明白了,于是夫妻俩到合作社干活儿, 一个月挣六千元,一年就还清了外债,天天乐呵呵的。他们家现在已经脱贫,还给儿子在林西镇首付了楼房款。

张汉文家的情况更是令人愁眉不展, 妻子是多年的精神病患者,久治不愈,受到一点刺激立刻会做出激烈反应,跳过三次井,动辄不遮不掩地跑到街上,全家人被她弄得疲惫不堪,导致张汉文落下脑出血后遗症。正是屋漏偏逢连阴雨,一个儿子在下井背煤时被塌方夺走性命,另一个儿子得了脑炎,一直没能结婚生子,他们家是全村最贫困的建档立卡户。赵丽杰回村以后,无意中知道了他们家的情况,从此他们一家人的衣服鞋帽全由赵丽杰来买,每当赵丽杰看到他家四十多岁的儿子,给疯妈妈做饭,换衣服,洗尿湿的裤子,就会想起自己家过去的生活,心里总是有一种撕心裂肺的痛。现在有了合作社,赵丽杰就反复琢磨,怎么才能帮他们彻底改变生活的悲苦,让他们和全村人一起过上好日子呢?后来,合作社每年为他们提供种子,提供免费耕地、播种,防虫害,收割,最后用高于市场价回收他们家的原粮。还给他们提供资金,买了五只羊,在家里饲养,2017年到现在,他们家已经繁殖到了六十多只,去年卖小羊羔,就收入了五万块,终于实现了脱贫。

贫困户崔玉大爷,因病花光家里积蓄,目前病情稳定能干点轻松的工作了,可是没有启动资金,他天天愁,赵丽杰找到他,帮他申请贷款,买了二十只羊,告诉他,家里的地托管给合作社以后,为他种草种料,只要用心经营,两年后一定脱贫,现在崔大爷家已经有五十多只羊,还清了贷款,日子越过越有劲。

贫困户高福生一家,因为儿子婚事,导致生活困难,赵丽杰说,我借给你钱,你发展家庭养殖,他们老两口犹豫不决,赵丽杰说,如果失败,我不要你们还钱,我现在就给你们写保证书…… 现在高福生的家庭养殖发展起来了,不仅还清了债务,手里还存着好几万元了……

贫困户王银,也和高福生一样,有病在身,又畏葸不前,赵丽杰也是主动借给他一万元,承诺赔了不要他还,还帮他申请了五万元贷款,让他买了五头牛,又托管了他家的地,现在王银家已经是有三十多头牛的富户了。

现在,双兴村有十户养羊专业户,五户养牛专业户,小康人家越来越多,赵丽杰用实打实的行动帮助他们,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

2017年,赵丽杰在党旗下,庄严地宣誓,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对于一个共产党员来说,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赵丽杰想,过去艰苦创业,是为了实现父亲的叮嘱,用自己的力量撑起这个家,现在,自己的面前已经不是一个小小的家了,自己的肩头有了更重的担子。她理解脱贫攻坚这个伟大工程,两不愁三保障是基础,也是一个必经的阶段,最终必须让我们的乡村搭乘时代的列车,和人类文明的进程同步,那样才不会落后受穷。

2016年,赵丽杰到赤峰市参加了市妇联办的电商致富学习班。那时候大多数农村妇女,基本不会使用网络,对于电商,听起来感觉有点云山雾罩。大家觉得反正也整不明白,好不容易来了趟赤峰,都去走亲会友、买东西、上医院之类的。坚持听课的人太少了,有一次,课堂里只剩了赵丽杰一个人,她哪里都没有去,是唯一坚持听完所有课程的学员。结业时,老师给她留下一个作业——回去用电商的方法带动一个贫困户,她把作业当成一个重要任务装在脑袋里,回到了村里。

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双兴村的金山银山在哪里?原生态的土地上出产的原生态杂粮,不正是现代人餐桌上求之不得的食物吗?可是具体项目落实到哪里呢?从赤峰回来后,赵丽杰整天冥思苦想,儿子说,妈妈呀,叫你好几声,你都不答应,魔怔了?

要过年了,按照当地习俗,家家蒸过年干粮,主打就是黄米面黏豆包。林西这一带的黏豆包,面是当地产的大黄米用石磨磨的,馅是当地产的大芸豆,调料是当地甜菜疙瘩熬出的绵白糖,这些食材作物,用的是当地一年接一年留下的种子,从里到外都是原生态。黏豆包出锅了,咬一口,香甜软糯,淳味绵绵。赵丽杰多年来帮助困难村民,在村里人缘好,乡亲们蒸了黏豆包,这家送一筐,那家送一篓,春节没到,赵丽杰家的仓房里就装了半下子黏豆包。

赵丽杰的灵感来了。她把每家的豆包尝了个遍,发了一个朋友圈,晒了一下林西双兴村的黏豆包,然后开车去找崔广芝大妈。

崔大妈干净利索,心灵手巧,用农村人的话说,就是过日子人儿。见了崔大妈,还没等开口,她坐下先看了一眼手机,朋友圈里已经聚集了一大堆赞,还有一连串的询问,看来黏豆包应该有市场。

崔大妈有些犹豫,赵丽杰说一切用料我来提供,你包,我卖,如果做不好,有损失,我全部承担。

在县中蒙医院杨立军、赵洪军两位帮扶干部的帮助之下,黏豆包上线问题顺利解决。

每天天不亮,赵丽杰就开车从林西县城赶往双兴崔大妈家,忙前忙后帮着蒸豆包、撒年糕,豆包和年糕出锅,晾凉,她还要按照订单分装妥当。忙一个上午,赵丽杰下午驱车赶回林西县城,以确保在天黑前把新鲜的豆包、年糕送到客户家。一个订单往往只有一二斤,有的客户家住六七楼,为了节省时间,她都是一路小跑着送货。开门的大爷大娘看到气喘吁吁的她,都不免心疼地说,这孩子,不急,看累得……有时订货单多了,差不多要送到晚上七八点钟。多一份订单,赵丽杰就要在凛冽的寒风中,多穿梭一次,她的手上起了冻疮,脸被风吹得皴裂了,董蒙心疼,假作玩笑说:“哎呀呀媳妇,你这几天怎么长丑了?”

赵丽杰搞不懂,就去照镜子,董蒙继续调侃——媳妇,你不感觉黏豆包长到你脸上来了吗?董蒙止住笑,劝赵丽杰:“你已经够忙了,可别再给自己加码了,这种零打碎敲能挣几个钱?”赵丽杰挥动着小拳头说:“怎么,你胆敢不支持我?万事头三脚难踢,闯出去以后想想,一定感到很值得。”董蒙又一笑:“我是要用实际行动支持你,我把那些没做好的,歪歪扭扭的,糊巴乱啃的黏豆包通通买断行不行?”……幸福家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甜蜜的。

赵丽杰分析,喜欢吃黏豆包的老人们,爱的是对童年的记忆,喜欢吃黏豆包的年轻人,追求的是那份天然的醇香,所以,自己卖的黏豆包,其食材,制作方式必须保持住原汁原味。那么精确的原汁原味在哪里?在送货的过程中,遇上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妈,她非常喜欢吃黏豆包,赵丽杰多次爬六楼把黏豆包送到她家。她尝了尝,立马来了电话,说你这黏豆包不对劲,太酸了。赵丽杰第二天重新蒸了一锅,送到她家,她尝尝,又来了电话,说太甜了。原来这位大妈,当年是农村的巧媳妇,她这一辈子,就是做乡土饭过来的,吃乡土饭,她嘴刁得很。赵丽杰虚心听她的建议,反反复复为她更换了六次黏豆包,每一次,都会调整发面的时间,调整豆馅的干湿度、甜度,调整上火蒸制的时间,可她一直没有给满分。有人劝赵丽杰,就别卖给她算了,客户都夸咱们的黏豆包那叫东北一绝,要多好吃有多好吃,就她老人家格色。赵丽杰说那不行,既然要创出品牌,就要本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原则,一分一毫都要做到极致。赵丽杰第七次爬六楼,给大妈送货上门,让大妈品尝提意见,终于见到大妈激动地说:“嗯,这才是正宗的铁锅黏豆包,当年我的老母亲蒸的就是这个味儿 !”赵丽杰老高兴了,感觉自己得到了一个马拉松大奖杯。从此,这位大妈成为双兴黏豆包最忠实的粉丝, 赵丽杰也在每一次和大妈的交流中,学到了不少乡土美食的做法,总结出了蒸黏豆包的窍门和经验。客户说,吃别的什么,时间长了就会厌烦,吃你们的黏豆包怎么觉得越来越好吃呢?他们不知道,看似平常的小小黏豆包,蕴含着赵丽杰多少心劲儿,经历过她多少次一丝不苟的试验。

赵丽杰扩大车间,吸收村里有经验的大妈大婶姐姐嫂子到车间来劳动,线上线下一起销售,整个冬天,卖出去两千多斤黏豆包和年糕,崔大妈一个月纯收入就达6000多元,可把她高兴坏了。

经过两年的积累,赵丽杰的“黏豆包”事业迎上一个新的小高潮!为了拓宽销路,走一条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她特意购入了真空包装机,推出真空包装、精包装、礼盒装三种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2018年共计销售黏豆包、年糕和各种杂粮十几万斤,纯收入达二十余万元,带动六户贫困户妇女脱贫,同时给十二名周边村妇女提供了劳动岗位。

2019年一入冬,各地的新老客户就在线上订货,数量大幅度提高,光是全国各地的销售代理就猛增到了21名,产品可谓供不应求。

作为赤峰市“三八红旗手”、赤峰市“巾帼扶贫先进个人”、 “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赤峰市劳动模范,作为一个合作社的理事长,她把思考的课题提升到了新的层面,那就是如何把新兴科技手段和新型农业知识运用到合作社未来的发展中去。在进行了专家咨询、市场可行性研究调查之后,赵丽杰决定引进食用菌种植,同时利用废弃菌棒,加工优质有机肥料,反哺有机杂粮,用循环的产业链生发循环的经济利益,这正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大趋势。现在赵丽杰的荣盛达农业生产合作社,已扩展设施农业大棚27个,成功种植平菇、滑子菇,2019年又增添种植了火龙果、甜瓜等项目。建设起四百平方米的新型厂房,一百六十平方米的现代化冷库,将以前只能在冬季生产的产品,进行储藏、配货运输,实现长期化生产,不仅让全国客户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双兴的杂粮美食,还为周边160个女性提供就业岗位。

赵丽杰说,我爱农村,离不开农村,如果说城市是现代青年展示才华的舞台,那么农村就是现代青年大展宏图的广阔天地。

在疫情期间,我看到电视台播报的消息,赵丽杰在当地第一个带头捐款捐物,带头做志愿者,坚守着自己的家园,同时分秒必争,筹划着复工之后的诸多举措,年轻的赵丽杰在她的人生故事里,又掀开了新的一页。

作者简介

艾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出版有散文集《长调》《在五星级宾馆流浪》《呼伦贝尔之殇》《雪夜如期》《风景的深度》《草原生灵笔记》《聆听草原》等。曾获百花文学奖、三毛散文奖、冰心散文奖、汪曾祺散文奖等。作品多次被全国各大选刊选载并入选多个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