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中原:批评家要有自己的腔调
来源:文学报 | 朱中原 2020年08月08日08:05
在书法界,经常有人说书法家要读书做学问,可是书法家老不接受,于是就形成了两相对峙的形态。其实这个道理是对的,可是,书法会说,对的道理多了去了,我为什么一定要听你说这个?批评家就说,学问做不好,字不可能写好。这话也对呀。但为什么对,恐怕就没那么容易说清了。其实这其中是有逻辑支撑的。但要把这逻辑关系说清楚,并不那么容易。道理大家都明白,关键在于要让人听了舒服,并从心里接受。听了让人舒服的道理,就是美的批评语言。直接说道理,也许没人听,但换个角度说,也许就是别一番效果了。说书法家要读书做学问,恐怕没多少人愿意听你喊口号,但是用炒菜需要放油作比,大概就能接受了。因为这是常识问题。常识问题不容忽视,也不容置疑。
这就是批评文章的语言艺术。这种手法,好比文学中的赋比兴。
古人写诗,多用此法。本是写人,却不直写人,而写草木;本是写草木,却又不直写草木,而去写牛羊;本是写人的情感或情绪,却去写江水,为何如此大费周章?是因为这样更有美感,更能打动人。我们今天的文艺批评,为什么就不能尝试此种手法?批评文章,主要是讲思辨讲道理,但直接讲道理会很生硬,如若托物寄理,听来就让人舒服。
贾平凹喜用小说笔法写文学评论。他的创作谈,直接说理的少,叙事的多。以叙事手法融入说理,且间用古语,多短句子,这是贾平凹的一种创造。但这种创造,又不是生硬地嫁接,而是一种自然的生成,是语言文体成熟之后的水到渠成。写着写着就这样了,说着说着就是这种腔调了。所以他的创作谈,我以为比起很多批评家的文字实在要美很多。比如他谈一个文学观念,往往不直接谈,而是喜欢将日常生活作比,不但批评家能接受,就是普通老百姓也能接受。
作家要有自己的腔调,批评家也要有自己的腔调。没有腔调的作家,不是好作家。没有腔调的批评家,不是好的批评家。自古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