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神的晚霞》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渡边淳一 2020年08月18日12:09
作者:[日]渡边淳一 著,王星星 译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7月 ISBN:9787555292098
清晨睁开眼时,外面正在下雪。我没有朝外看,躺在床上就感受到了雪的来临。遇上雪天,房间里的空气似乎会膨胀发白。雪下得悄无声息,但我知道,大雪已经覆盖了周围的一切。置身在清冷的空气中,我想起今天是元旦。
昨天到今天,已经过去了一年。从今天起就是新的一年。今年是昭和五十几年来着?没多久我就想起了答案。那该是一九七几年呢?七后面的数字却一时卡了壳。我有些赌气,很快又意识到了自己的无聊。
在床上躺了一阵,我想起报纸已经送来了,于是起身下床。虽然下雪天会稍稍暖和一些,但即便如此,只穿法兰绒睡衣还是会冷得打战。我小跑到家门前,把报纸从信箱中抽了出来。元旦当天的报纸有厚厚的一沓,抽出来的时候有些费劲—年年都是如此。拿着报纸往床边跑的时候,我停下来透过阳台上的窗帘边角往外瞧,果然是在下雪。视野里的屋顶白雪皑皑,就连从屋顶上探出来的电视天线都被雪裹成了圆柱状,远处的防雪林已然成了白茫茫的一片。
下大雪的元旦有多少年没见了呢?去年的元旦似乎是个晴天,前年是什么天气已经记不清了。或许是因为赶上了大雪,所以窗外看不到一丝人影、车影。如果只盯着阳台上的窗户看,落雪就像是一条白色的河流。我出神地看了一会儿,又钻回被窝翻开报纸。元旦的报纸和从前一样,充斥着“希望”“奋进”“未来”等字眼。与此同时,“萧条”“失业”之类的词也不断地映入眼帘。只是,绝大多数报道应该都是一周或十天前写出来的。翻看完一遍新闻标题后,我又一次涌起了睡意。
昨晚回到家已是凌晨三点多。夜里十二点,新年的钟声刚刚响起,巡警车就呼啸起来。我被一通电话叫出家门,走进医院一看:四五个人挤在过道上,看诊室的病床上躺着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据说,老人是在看电视的时候突然倒地不起的。
“平时都好好的,去年春天血压还是160mmHg,医生说不算很高,我们便没有太担心。”老人的儿媳解释道。除了儿媳,老人的妻子、儿子也来了,只是都不如儿媳沉着。听着儿媳的表述,我给老人听诊后,又量了血压。他心脏跳动正常,血压155mmHg,也不算很高,但老人面色潮红,轻微地打着鼾。老人的肺部与躯干似乎没什么异常,左侧手脚灵活自如。把他的手拿起再放下后,手也会自然垂降。我试着用针去戳他的右手臂,毫无反应,只有膝跳反射异常活跃。从临床上看,这种症状zui有可能是脑溢血引起的半身偏瘫。
我当即决定让老人住院观察,并嘱咐护士给老人打点滴,戴氧气面罩。老人的家属先是看着护士忙前忙后。过了一会儿,老人的儿子小心翼翼地开口问:“我爸爸没事吧?”我告诉他,病情究竟如何,得看患者什么时候能从昏睡状态中清醒过来,如果二十四小时后依然意识不清,就有点儿麻烦。儿子思索了片刻,又问我:“要是没及时醒过来,是不是就救不回来了?”
“也不是。昏睡两三天后才醒的情况也是存在的,但醒得越迟,身体情况就越差,后遗症也越严重。”我如是解释道。
老人的儿媳看着昏睡中的老人的泛红脸庞,摩挲着他的手说:“刚开年就得了这样的病,爸爸太可怜了。”
打完降压针,我用转移床把老人转移到了二楼值班室旁的201病房,给他打点滴,戴氧气面罩。在此期间,他基本上一动不动,只有在插鼻氧管时,才终于摇起了头,仿佛心里并不情愿。然而,这只是人在鼻黏膜被刺穿后正常的条件反射,并不是有意为之的举动。脑溢血一旦发作,就只能静待病人自行醒转,吃药打针都没什么明显的作用。我对家属说,病房里来再多的人也无济于事,只留两三个人陪护就行,请剩下的人出去。然后,我又嘱咐老人的儿子和儿媳,有什么情况请立即联系护士,说完就离开了病房。
等回到值班室,时间已过凌晨两点半。虽然值班室里有暖气,但还是有股凉意顺着走廊传了过来。我洗了个手,在老人的病历上填写了初步观察结果。这时,去病房的护士也回来了。值夜班的护士一共有两名,脸上都微带倦意。突然,她们郑重并异口同声地对我说:“已经是新年了,祝您新年快乐。”
“元旦凌晨就来了急诊病人,今年可能不走运。”
听我这么说,两个护士又笑着说:“早就习惯不走运了。”说着,她们躺到沙发上,把毛毯盖在身上。
“你们闲时也该稍微休息一下。”我说着站起身来。
如果从医院的后门走,那么到我家所在的公寓步行用不了一分钟。今天凌晨,我抄近路回家时还没有下雪。当时,厚厚的云层已铺满了天空,不过在积雪的反射光下,我完全用不着费力找路。如此看来,雪应该是我凌晨回家之后下起来的。回到家,我喝了杯白兰地,就上床睡觉了。一直睡到今早都没被吵醒,看来那位老人的病情大概是稳定下来了。我拿起枕边的电话打到医院值班室,询问凌晨那位老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