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新中国70年儿童电影发展史》:新中国儿童电影里的时代叙事与美学
来源:中国文化报 | 智烁  2020年09月08日08:38

电影《城南旧事》剧照

自1922年杜宇拍摄的第一部儿童电影《顽童》上映以来,中国儿童电影已走过近百年的光辉历程。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儿童电影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国际上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2020年7月,谭旭东撰著的《新中国70年儿童电影发展史》由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作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新中国70年儿童电影发展史》将新中国儿童电影置于时代话语下进行史学书写,抓住电影与文学之间的互动关联,阐释儿童电影与儿童文学的共性及差异,提出诸多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并做出一些可贵的判断。如社会主流话语的变革影响儿童电影制作观念和人物塑造、美学风格的转变,儿童电影由宣传教化逐渐向以儿童为本位的创作理念转变,人物形象由少年英雄向童真少年转换,美学风格以苦难美同诗意美交织。值得一提的是,该书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儿童电影发展历程划分为4个时期,基本呈现了新中国儿童电影相对完整的发展轨迹。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27年间,电影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以在空旷的空间聚众播放的形式,担当了文化传播的主力。这一时期的中国儿童电影虽然出品不多,但人们对影片中的少年英雄耳熟能详,比如《鸡毛信》中的海娃、《小兵张嘎》中的张嘎等,是当时人们渴望和平、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愿望与心理需求的深刻映照。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受改革开放的影响,中国文艺界洋溢着一种新的现实主义气息,对社会环境突变的迷茫以一种淡淡的诗意与忧伤体现在文学作品里。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儿童电影的改编热潮,电影与文学作品紧密贴合,以充满诗意的文学叙事呈现在大银幕上,比如《城南旧事》。电影题材也有了较大拓展,儿童电影出现了新视角:战争题材儿童电影在对人性的关怀上表现出了强烈的探索意识;农村题材儿童电影更加清新优美;科幻题材儿童电影有了想象力的张扬;娱乐风格的儿童电影也找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表达。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我国儿童影片的人物开始从少年英雄的神坛上走下来,开始关注最普通的孩子的行为特点与审美需求。

《新中国70年儿童电影发展史》还提出,相较于前面的两个时期,被张之路评为中国儿童电影“第二次创作繁荣期”的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儿童电影产量最高的10年,诞生了《我的九月》《草房子》《花季·雨季》《天堂回信》《疯狂的兔子》等经典儿童影片,具有主旋律电影伦理泛情化的美学趋向,反映了影视工作者的创作风格与艺术审美,中国儿童电影开始以更低的姿态与受众群体产生共鸣,尽可能地以儿童为本位,为儿童搭建诗意空间和幻想空间。

进入新世纪后,儿童电影受到来自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媒介的冲击,受众被分流;在市场环境下,受制于制作成本和票房收益,中国儿童电影在国内外商业大制作的夹缝中求生存,在公益性与产业化之间尴尬徘徊。但在挑战面前,中国儿童电影仍有不小的发展空间,与传统文化、公路题材相结合,出现了不少跨文化冲突与交流的新题材影片。同时,该书聚焦微电影这一新媒体艺术,分析影响儿童微电影兴起与发展的因素,指出中国儿童电影不应局限于学龄前、低龄化、教育性,而应大胆与国际接轨,吸收国外优秀儿童电影的优势,创作出更多题材丰富、适合儿童观看的影片。

无疑,儿童电影作为文化传承及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记录儿童成长、书写情感体验、传播正能量的使命。随着该著的出版,相信会有更多的学者关注儿童电影,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儿童电影研究成果陆续问世。进入新时代,文化环境和媒体的变迁自然会给儿童电影带来很多问题,相信中国儿童电影一定会突破发展瓶颈,走出当前所面临的发展困境,迎来新的发展高峰。

(作者为《新中国70年儿童电影发展史》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