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党校优势做好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阐释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学者热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
来源:学习时报 | 2020年10月30日12:07
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后胜利闭幕,会议公报刚一发布,就引起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学者的热烈反响。
大家一致认为,这次全会通过的规划《建议》是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的纲领性文件,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视野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充分反映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大家一致表示,当前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全党的首要政治任务。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职工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五中全会精神上来,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学习宣传阐释五中全会精神上贡献党校力量。
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形势下的一次关键会议
大家一致认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我们可以从四个‘新’来把握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辛鸣告诉记者,第一个新,开启新征程。五中全会是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圆满实现,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第二个新,新发展阶段。“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全会为在新发展阶段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第三个新,新发展格局。随着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加快形成和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客观上成为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第四个新,新发展理念。五中全会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会议,进一步重申了新发展理念是当代中国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行动指南。
经济学教研部主任韩保江表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继续乘风破浪、坚毅前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令人振奋,充分反映了新发展理念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五中全会提出的目标明确可及,实现的措施实用可操作,招招科学,务实可行。我们坚信,“十四五”期间,只要我们认真实施这些发展措施,五中全会确立的目标一定能够如期实现,从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党史教研部副主任李庆刚认为,从党近百年奋斗史的视角看,在领导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各个历史阶段,随着时代发展,党总能够在重大关头作出重大的、富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安排,引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走向新胜利,取得新成功。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致力于凝聚共识,作出正确的战略安排,所提出阶段性奋斗目标,无一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发挥了强大引领作用。这一做法,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惯例和优良传统,也是党增强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方法。全会审议通过的规划《建议》,内容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在奋斗目标的指引下,按照正确的战略安排,党和人民心相连、情相融、力相汇,必将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朝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胜利前进。
深刻理解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大家一致认为,根据全会通过的规划《建议》,规划将高标准编制和付诸实施,2035年远景目标任务将逐步落定落实,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的进程、样貌、图景越来越清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在党和人民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举世瞩目、意义深远!”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告诉记者,全会通过的规划《建议》,是新阶段重要的发展蓝图,是我们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重要规划。展望新征程,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新机遇、新挑战、新发展格局、新发展动能、新发展活力、新优势、新局面,是对“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团结带领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在新时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有力地推向前进。
“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前瞻性、引领性地提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和重要制度安排,是‘中国之制’的一大优势和‘中国之治’的重要‘密码’。”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曹普说,五中全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圆满收官之际,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制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科学运筹,作出顶层设计,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擘画了未来5年乃至15年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了起来。
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王小广认为,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大历史任务后,接下来将面临更加伟大的历史使命,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四个全面”由此作出适应性调整,即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按党的十九大部署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未来15年是第一步,而未来5年是第一步的关键期。关键期的含义是,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而且要实现重大突破,其中最主要是供给质量与需求水平要实现“双重”重大突破,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得重大进展。发展的高质量将体现在许多的“更加”、“显著”以及“高级化”等目标上。关键期要解决一系列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将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结合,着力在各个方面发力。
全会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其中“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是“十四五”时期一项重要任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向春玲说,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面对老龄化快速发展,我们本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原则,在“十四五”时期,全面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这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保障,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赖德胜说,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将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特别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出,表明社会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于“十四五”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党中央展现了更大的决心和信心。全会关于接下来5年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为建设美丽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高祖贵说,五中全会总结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认为尽管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预计2020年突破一百万亿元,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仍将进一步提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仍将跃上新的大台阶。与此同时,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得到坚决维护,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积极推进,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正是基于我国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塑造环境的能力都在不断增强,我们才作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这为我们在“十四五”时期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准确把握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提供了有利条件。
文史教研部教授王学斌说,“十三五”时期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文化建设领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即将迈入“十四五”时期,在文化建设方面,要着眼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继续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在文化产业方面,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
深入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不断推动新形势下校(院)工作迈上新台阶
大家一致认为,全会审议通过的规划《建议》展示了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成功实践。对于校(院)教职工而言,学习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教学科研任务,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五中全会精神上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贡献党校力量。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为加快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提出了许多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科研部副主任吴泽群说,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党校教师是我们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教师队伍,是我们党一支不可多得的理论力量。党校科研工作要紧紧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设置一批专项课题做好全会重大决策部署的理论研究,组织一批高质量理论文章做好全会精神的宣传阐释,组织一批内部研究报告为落实规划提供高质量决策咨询建议,同时发挥好校(院)主管的学术社团和校(院)系统的科研力量,把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落到实处。
“全会审议通过的规划《建议》,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继往开来的重大历史意义。”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宋世明说,“十三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作为党校教师,我们要自觉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贯彻五中全会的精神,公共管理教研部在课堂教学中将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项全党重大战略任务,特别关注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更加完善国家行政体系。二是如何提高行政效率和政府公信力,即提高政府执行力与公信力。三是如何更好转变政府职能。四是如何提高创新发展能力。
“作为一名党校青年教师,我们要深入学习五中全会公报,向学员传达和阐释五中全会精神。”应急管理培训中心教授王永明告诉记者,全会提出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方面的重要部署,对应急管理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我们要通过讲授、案例和模拟演练等多种教学形式,向来自各层级、各领域的学员系统讲解风险防范化解的理论框架和实现路径。一方面,通过讲授系统性的风险管理框架,使学员知道如何识别、研判和防范自己属地或行业的风险;另一方面,我们有责任和使命去研究贯彻底线思维的方法和策略,基于风险评估,梳理自己的典型风险,开展情景构建,将虚拟的风险具象化,提高学员应急处突的能力。
(采访组成员:石伟 吴青 徐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