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书写多民族交往交融历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湖北省骏马奖获奖作品为例
来源:文艺报 | 杨彬  2020年12月04日08:56

湖北省有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分别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是全国8个既有自治州又有自治县的省份之一。同时,全省散居少数民族聚居区有10个民族乡镇。湖北少数民族呈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除土家族、苗族、侗族主要聚居在自治区域外,约有15万少数民族人民散居在全省各地。因此,湖北尤其是湖北西部既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区,又是一个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非常频繁、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民族杂居区。

湖北少数民族文学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创作主体主要集中在恩施、宜昌两个地区,恩施出现叶梅、李传锋、邓斌、杨秀武、田苹、徐晓华、吕金华、董祖斌、杨亚玲、罗晓、何泽勋、晓燕、崔显实、付小平、郝在春等少数民族作家,宜昌出现周立荣、刘小平、陈刚、甘冒华、温新阶、邓俊松、彭绪洛、彭思萌等少数民族作家。迄今为止,湖北已先后有11人(次)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其中,李传锋的短篇小说《退役军犬》获第二届骏马奖,田天的报告文学集《田天报告文学选》获第四届骏马奖,温新阶的散文集《他乡故乡》获第七届骏马奖,叶梅的小说集《五月飞蛾》和邓斌、向国平的评论集《远去的诗魂》获第八届骏马奖,杨秀武的诗集《巴国俪歌》获第九届骏马奖,李传锋的长篇小说《白虎寨》获第十一届骏马奖,田天、田平的报告文学《父亲原本是英雄》和徐晓华的长篇散文《那条叫清江的河》获得第十二届骏马奖。湖北在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中的获奖频率算是比较高的。

分析湖北省各届骏马奖获奖作品可以看出,这些作品都契合弘扬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题,从各个方面描写湖北这块土地上各民族积极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进程和现实表现。湖北少数民族文学从多个方面表现了南方少数民族文学的特点。南方少数民族大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但多数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因此,有90%以上的南方少数民族作家采用汉语创作。湖北的少数民族作家也是如此,他们大多运用汉语写作,这种创作本身就具有民族交流、民族融合的作用和意义。

从内容上看,湖北历届骏马奖获奖作品既有历史题材,也有现实题材,但以现实题材为主,内容丰富,文学门类齐全。其中,报告文学、长篇小说等以叙事为主的作品主要描写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各族人民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相互依存、相互亲近、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现实生活。

《田天报告文学选》的特点是报道时代的热点问题,宣传改革开放中涌现出来的重要新闻人物与新闻事件,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讴歌时代新气象,弘扬时代主旋律。田天、田平的《父亲原本是英雄》以长篇报告文学的形式描写了“时代楷模”、“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同志的英雄事迹。作品以儿子的视角描写父亲的人生历史,不仅描写了老英雄的英雄传奇,重点歌颂了老英雄深藏功与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作品还描写了汉族干部张富清在少数民族地区艰苦奋斗、为少数民族人民服务的感人事迹,展示民族地区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为伟大祖国奋斗的历史进程。李传锋的长篇小说《白虎寨》用现实主义的笔触描写了土家山寨的新农村建设图景,将新农村建设故事设置在富有民族特色的山寨里,将现实性和民族性结合起来,奏响一支土家山寨的新农村建设之歌。作者一扫底层写作对农民的苦难、灰色的描写,将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将新一代少数民族农民奋发图强、积极进取的精神展示出来。

如果说,上述现实题材作品主要讲述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新生活,歌颂湖北多民族地区的英雄模范,描写各民族水乳交融的民族关系,那么,《远去的诗魂》《五月飞蛾》等作品则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描写各民族交往交融的情感纠葛。

《远去的诗魂》是理论专著,通过论述明清容美土司“田氏诗派”形成的民族文化背景,梳理了“田氏诗派”近200年的历史嬗变,逐一分析各位代表诗人的诗歌创作成就与创作风格,并详细论述了各民族文化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特点。明万历年间,从田九龄开始写汉诗,以后历代田氏土司代代写诗,学习汉文,用汉语写诗,形成了包括田宗文、田玄、田圭、田霈霖、田既霖、田甘霖、田商霖、田舜年等诗人的“田氏诗派”。写诗成为田氏土司的家风,成为一种少数民族文学奇观。田舜年将田氏九位诗人的作品,共3000首诗文辑录成《田氏一家言》。田氏诗歌世家所取得的成就,是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晶。土家族以开放的心态,和汉、苗等民族互相交往交流,自觉融入华夏文化洪流。《远去的诗魂》不仅仅是土家族文学史书写的重要收获,而且补充和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学史,对建构和丰富多民族的文学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五月飞蛾》是一部中短篇小说集,既有历史题材,也有现实题材。叶梅一直提倡多民族文学观念,她的小说以描写土家族的民族特性为主,但她深刻认识到是聚居于湘、鄂、渝、黔交界的武陵山区的土家族人民不断与汉文化、楚文化、蜀文化、黔中文化、夜郎文化进行交流兼容,从而形成了土家族独特的开放包容的文化样态。比如,《最后的土司》《山上有个洞》等作品都是在土家族、汉族的文化交流、交融背景中进行人物塑造、故事设置和情感表达。

诗歌和散文作品则以抒情和叙事相结合的方法表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学努力。杨秀武的《巴国俪歌》对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风情和生命样态进行深情的歌颂,既展示了鄂西南山地民族淳朴、善良的优秀品质,又表达了诗人对天地万物的哲理思考以及对生命力量的敬畏。杨秀武虽然是苗族人,但是他对土家族文化也有精辟的分析,因为他生活在恩施这块多民族杂居的地方,接受了多民族的文化滋养。他的诗歌描写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优秀品质,表现各民族儿女热爱祖国的博大情怀,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典型文学表现。温新阶的《他乡故乡》主要反映了作者的故乡——鄂西土家族地区的风土人情,描写了清江两岸秀美的风光,展示了这一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赞美了土家族人民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土家族文化,并指出土家儿女深受屈子精神的浸润、巴蜀文化的滋养。徐晓华的《那条叫清江的河》以独特的情怀描写土家族的母亲河清江,将土家儿女与清江的关系描写得深刻而丰厚,展示清江的壮怀激烈和历史悠久,描写生活在清江边的土家儿女向死而生、长歌当哭的生死观,天人合一、举重若轻的天地观,以及尊重自然、万物和谐的生态观。作者浓墨重彩地塑造了清江边的父老乡亲形象,他们承载着土家文化,在遥远的鄂西山村心系祖国,和汉、苗等各族人民和谐共处,展示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美好图景。

总之,这些作品体现了湖北少数民族文学描写各族人民你来我往、频繁互动的历史进程,展示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格局。作家们用文学的方式来书写、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