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初心:焦裕禄精神诞生的风雨历程》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高建国 2021年01月11日15:29
《大河初心:焦裕禄精神诞生的风雨历程》
作者:高建国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9月
ISBN:9787521209730
定价:68.00元
从“一点五书记”到代理第二书记
在河南省开封地委书记张申的记忆中,没有哪个县委书记的任用和调整,比兰考县委书记更让地委领导头疼和焦心的了。
这是1962年10月,正是金风送爽、万物结实的时节。可在豫东兰考,人们期盼已久的丰收却躲得远远的,连个影子也寻不见。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二十一万亩麦子,入秋洪水淹死了二十三万亩庄稼,盐碱地上十万亩禾苗绝产。全县粮食亩产只有四十三斤,低于解放前的水平,降到了历史最低点。背井离乡的逃荒要饭大军,像破堤而出的水,拦都拦不住……
兰考地处黄河中下游交界处,是豫东有名的重灾区。公元1477年至公元1885年四百多年间,黄河在兰考决口二十九次,改道三次,大堤漫水八次。多少年来,内涝、风沙、盐碱像无形的巨石,压得兰考人喘不过气来。屋漏偏遇连夜雨。就在兰考迫切需要抗灾自救之际,偏偏一线指挥部县委的第一书记又形象不佳,难孚众望。没有抗灾的旗手,哪来抗灾的队伍?开封地委开始考虑兰考换将……
新中国成立后,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艰难探索中,沃野千里的河南,走过了曲折的道路。1958年“大跃进”后,由于在反右倾和此后的纠错中开展过火斗争,全省有一百一十八万干部群众受到错误批判和处分,其中干部三十万人。大批干部在来回折腾中受到伤害,一些地方调整干部竟然到了后备人选捉襟见肘的地步。
开始,开封地委遴选了几个对象到兰考担纲,但都吞吞吐吐表示不愿去。到重灾区打开局面和改变面貌不易还在其次,迎难而进可能出现的闪失及不可避免的追责,是不少人把赴任兰考视为畏途的主因。最后,地委确定调邻近郑州的荥阳县委书记到兰考挑重担。讵料一谈话,该同志就哭了,不服从组织调动,受到严厉批评。后来,他去了贵州。这时,张申想起了在尉氏工作时的老部下焦裕禄。经地委常委酝酿,形成了干部调整方案。
一将难求之际,张申的知人善任,为焦裕禄走向兰考这片苦难多舛但注定要孕育伟大精神的土地,打开了通道。
1962年11月3日,开封地委常委听取地委书记处书记赵仲三关于兰考县委第一书记问题调查情况的汇报,研究了干部。张申在会上作结论性发言时说,这次调查,坐实了群众反映的一些问题。鉴于该书记已无群众威信,兰考县委领班人亟须调整。会后,开封地委给河南省委发出请示报告:
关于×××、焦裕禄两位同志任免调动的请示
根据工作需要,经地委常委会议研究通过,拟任免调动×××、焦裕禄两位同志的工作:
×××任开封专署林业局长,免去其中共兰考县委第一书记职务;
焦裕禄任中共兰考县委第一书记,免去其中共尉氏县委书记处书记职务。
现将干部任免呈报表随文送去,请审查批示。
中共开封地委(印)
一九六二年十月三十一日
盖有红色大印的报告,附有赵仲三11月2日签字的手拟稿。
1962年11月6日,河南省委组织部干部处华杰,审阅开封地委上报的关于兰考县委书记调整的请示,发现焦裕禄脱离农村时间较长,回县工作时间又太短,于是在任免干部审批表上写道:
该同志据说已离开农村十年了,刚又回到农村才两三个月,马上任第一书记,需考虑。
当天,省委组织部干部处开会研究开封地委上报调整方案。根据初审提出的异议,处里对焦裕禄到兰考任职形成如下意见:
采取两步走的办法,先任第二书记,待熟悉一段后再任第一书记为好。
鉴于初审存疑,省委组织部11月7日开会提出再酌意见:
部办公研究,与地委联系,×是否需马上调离,再研究焦的任职。
接到省委组织部的反馈,张申和地委领导认真分析兰考县委班子现状,统一了坚持调整的思想,决定再向省委反映地委的意见。
1962年11月29日,开封地委组织部干部科副科长贺廷瑞,受命给省委组织部打电话。焦裕禄的一张任免干部审批表,记载了电话内容:
地委意见,焦裕禄任县委第一书记还能担负起来,还是批第一书记。
但是,开封地委反映的意见,未能得到省委组织部认同。
应当说,河南省委组织部根据干部成长一般规律,对脱离农村时间较长、且没有主持过县里全面工作的焦裕禄,直接任重灾区县委第一书记提出疑问,是有道理的。焦裕禄确实也不是开封地委派往兰考领班的第一人选。在上级主管部门对焦裕禄任职提出异议时,开封地委不改初衷,反映出对焦裕禄基本素质的认可。但面对兰考那样困难的局面,焦裕禄到任能否适应,地委领导也心存悬念。
1966年2月13日,穆青、冯健、周原采写的焦裕禄通讯发表第六天,开封地委副书记延新文主持召开地委常委办公会议,研究确定抓学习焦裕禄并抓紧做好焦裕禄迁葬等项工作。会上,延新文宣读了《地委在焦裕禄同志逝世前后对兰考县委和焦裕禄同志本人所进行的工作》的材料。其中写道:
焦裕禄同志没有在县里主持过工作,又是刚从工业转上农业不久,地委很不放心,几个主要负责同志不断去兰考检查协助指导工作,张申同志十天左右就给焦裕禄打一次电话,还派书记处书记赵仲三坐镇兰考具体协助开好三级干部会……省委刘建勋、何伟、王维群等同志也先后到兰考作了许多重要指示。
上述文字,真实反映了焦裕禄主政兰考之后,开封地委领导对他信任与担心同时并存的矛盾心态。不过,开封地委领导对焦裕禄的基本素质心里是有底的。忠诚、无私、富于献身精神,是成就事业最重要的保证。这些特质,正是焦裕禄思想的灵魂和骨骼。
时光飞逝,灾情日甚。鉴于兰考换将刻不容缓,焦裕禄又难以一步到位,1962年12月2日,开封地委报请河南省委组织部同意,明确焦裕禄代理兰考县委第二书记,主持县委全面工作,即日赴任。
尉氏县委的椅子还没怎么坐热,又要转赴兰考任职,焦裕禄对此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人们记得,他对再次平职调整到最艰苦的地区工作,没有丝毫畏难和消极情绪,而是充满了跃跃欲试的出征冲动。
焦裕禄调离洛矿不久即从洛矿党委书记任上调开封地委任职的赵仲三,找焦裕禄谈话。焦裕禄表示:“现在兰考正处在困难的时候,党组织把这副担子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我相信,那里有党的领导,有三十六万要求革命的人民,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我一定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赵仲三问到焦裕禄的病情。他说:“病这个东西也是欺软怕硬,没有什么了不起,我能顶得住。”
张申找焦裕禄谈话,特意强调:“兰考是个重灾区,最苦、最难也最穷,到兰考任职,要有接受最严峻考验的准备。”
焦裕禄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工作,越是困难越能锻炼人。请组织放心,不改变兰考面貌,我决不离开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