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一日·工业兴国——中国作家在行动”全国作家联动大型文学主题实践活动采风作品—— 赵域舒:从“大国汽车工匠”开始的采访 ——走进重庆长安
来源:中国作家网 | 赵域舒 2021年05月20日16:09
劳动如歌
花未全开月未圆,正是人间好时节。
四月末草长莺飞的一天,根据中国作协和重庆作协关于“2021中国一日·工业兴国——中国作家在行动”全国作家联动大型文学主题实践活动的安排,我走进重庆长安的两江工厂。
“很多人觉得发动机的响声也就两三种,其实有二三十种区别,敲击声、嘘叫声、摩擦声……仔细听会发现各有不同,对应的问题也是不同的。”
在总装三车间,一位老师傅正对着一辆看起来接近成品的汽车,对周围的工人说,周围的工人一边仔细倾听辨别,一边频频点头,有的甚至有一种醍醐灌顶的神情,不知为何,这一幕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尤其是那位正在讲解的师傅。
都说认真工作的人最有魅力,我想,打动人的,正是他脸上的专注,和言辞中的专业。
旁边陪同我参观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他就是十九大代表、全国劳模、凭借一手绝活斩获“大国汽车工匠奖”的张永忠,也是我今天的第一名采访对象。
有人喊他“土专家”,因为他常用一些简单的工具,为成千上万的用户解决难题。有人称他“老中医”,因为他把“望闻听切”的绝技推广到了全国汽车行业。多看一眼机器,就能发现有没有少零部件;感受下汽车尾气的温度和气味,就能基本清楚车辆运转是否正常;再听听发动机的响声,就判断出车子有什么问题……在短短一个小时的采访中,张永忠告诉我,和发动机打交道三十多年,发动机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
你可能想象不到,这个“大国工匠”实际上是半路出家。
1984年,长安汽车研制发动机之初,从部队复员到长安汽车厂刚刚满一年的张永忠,由于勤学肯干,从木工岗位调动到汽车发动机的组装调试岗位上。这个只有高中学历的门外汉,从基本的零件名称学起,装配、磨合、调试,不分工种,什么都干。“多干、多问、多想”成了张永忠要求自己的座右铭,凭借这份执着,他逐渐从一个小木匠成长为给汽车看病的“老中医”。
张永忠说,因为喜欢,所以自己会花很多时间研究发动机。
工人们都说,张师傅的耳朵很灵敏,听声音能察觉出质量问题。一次,张永忠巡查发动机生产车间,发现工人在用工具打力的过程中,撞击声音和标准力度下发出的声音不一样。虽然问题不大,但他没有放过。为了保障产品质量,张永忠赶紧查看了显示仪器,原来是工人操作力度不够,有可能会导致连杆螺母力矩偏小,进而导致发动机不合格。就在当天,车间内立即对问题进行了调查解决,及时避免了1500台不合格发动机流入市场。
经过长期努力,这位蓝领“老中医”独创了四诊法,修车中的“望闻听切”,成为维修发动机的“杀手锏”,被命名为“重庆市职工经典操作法”,有效提升了长安汽车的品牌质量。
他也由原来的维修工,慢慢成长为现在的发动机专家,长安汽车发动机质量的把关人,还是全国技术能手、劳动模范。
2017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认真聆听着十九大报告时,报告中提到的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让来自基层的十九大代表张永忠备受振奋。他表示,将把几十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用实际行动为青年人做好表率。
事实上,也有更多的优秀工人正在成长。
同为全国劳模的刘源,就是其中一个。
生于1971年的他,现任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维修电工,却是中国兵装集团“技能大师”。从1987年参加工作三十年来,在设备维修领域,他攻克着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尤其是在进口设备方面,多项曾被国外厂家长期垄断的核心技术凭着他个人的钻研与努力被一一攻破,成为业界知名的技能大师,为中国兵器装备事业及长安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创造了较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近三年来,刘源牵头或参与完成各类技术攻关、改造、抢修百项,在多个技术领域不同程度打破了国外垄断,节约维修费用约310万元,减少停线损失245万元,他制订《板料检测装置标准》和主导的设备改造使设备故障率降低80%以上,维修时间减少70%。仅此一项,每年就为企业节约维修费16万余元,减少设备停机造成的经济损失上百万元,《降低滑撬锁紧站故障时间》、《降低压力机设备故障率》项目,节创价值216.7万元,分获2018、2019年重庆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一等奖,创新成果转化145万元,直接产出创造价值911.54万元。
为将设备维修案例、技术、经验“留下来”,刘源经历18个月,开发《长安汽车机电维修岗位能力认证课程》(6册),课程61门,涉及1516个专业技术知识点,涵盖了工厂所有工艺设备和能源设备。牵头编制了《长安汽车大学设备保全系列课程——培训手册》(5册7本),成为职业能力鉴定补充标准教材,堪称长安汽车设备维修“百科全书”。
为积累更多的机电维修人才,近年来,刘源逐渐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培养人才上。他依托劳模创新示范工作室,致力于机电设备前沿技术的研究、改善创新及开展高技能人培养。随后,工作室与ABB(中国)公司、SMC(中国)公司、川崎(重庆)机器人公司合作建立技术交流培训中心,2018年中国国防邮电工会,新时代“工匠学院”在工作室成立,这个“机电工匠”的摇篮又翻开了新篇章,近三年刘源先后组织对兵装集团、长安各分子公司,重庆市相关单位提供人员培训,举办技术培训及授课625场次,培训对象及人次达2184人,技能提升328人,刘源工作室已成为长安汽车、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中国国防邮电系统机电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及标准的输出中心。
目前刘源先后培养出全国技术能手5名、中央企业及兵装技术能手2名,兵装集团技能带头人和青年拔尖人才各1名,公司技能专家3名,高级技师8名、16名技师,也因此获得了国家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
刚刚过去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当日,19:45,我打开电视,收开央视综艺频道的五一特别节目《劳动如歌》,其中,第一个播出的,正是位于两江新区的重庆长安汽车浸入式快闪《升》&《奔跑》,节目中,舞蹈演员曼妙的身姿,舞动于宽阔的车间,与汽车流动的车身构成融洽的氛围。伴随着歌手董宝石的歌声,长安汽车的员工们身着统一服装登场。紧接着,我看到我刚刚采访过的张永忠、刘源、李虎、邓伟、黄忠露、陈思良等6位劳模代表,他们统一着装,佩戴工会特制的绶带,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抒发感言。
据了解,央视这次五一特别节目取景于长安汽车两江工厂焊接2车间、冲压3车间、总装3车间、全球研发中心。
聚焦“智”、“新”
从长安汽车的两江工厂出来,我又来到了位于两江大道的长安全球研发中心。
研发人员向我展示长安Uni-K的“智慧大脑”:“小安,小安,给我播一声周杰伦的歌”,汽车里立即传来“纵然青史已经成灰 我爱不灭 繁华如三千东流水......”,研发人员手往左边轻轻一挥,《发如雪》瞬间变成了《东风破》:“谁在用琵琶弹奏 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 结局我看透......”
Uni-K混动版智能部分的总师李平告诉我,手向左挥一下表示播放上一曲,手向右挥一下表示播放下一曲。
“小安,我要去解放碑。”
“好的,已为您规划好路线。”
研发人员继续和这辆漂亮的长安Uni-K对话,而这车就像他的一位特别聪明、敏捷的秘书。
曾几何时,我印象中的长安车还是微型车“长安之星”。
而其实,长安从2009年开始,就进行汽车自动驾驶的研发,2016年实现了从重庆到北京的无人驾驶测试。
2020年3月10日,长安汽车在重庆宣布,其搭载L3级自动驾驶系统的全新车型“UNI-T”正式量产。
据介绍,长安汽车2020年量产的搭载L3级自动驾驶系统的“UNI-T”车型,采用了5个毫米波雷达、6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作为主要传感器,可实现3个360度车外环境感知,最大探测距离大于200米、测量精度达10厘米,可有效识别驾驶环境中的车辆、行人、骑行者及车道线、护栏、交通标识牌等信息,感知驾驶员的视野、疲劳状态等,从而确保自动驾驶任务的准确性,其研发测试经过了上万个场景匹配测试,五千万公里的仿真测试,长达两百万的实车测试。并且这套L3级自动驾驶系统核心技术由长安汽车自主开发完成,长安汽车对所有系统算法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 。
在今年刚刚过去的上海车展上,长安汽车除了发布了旗下第二代CS55PLUS、长安欧尚X7PLUS等车型外,还宣布即将携手华为、宁德时代公司推出一款面向未来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
长安的合资企业长安福特在车展期间推出福特EVOS、锐际PHEV、长安林肯冒险家PHEV、新一代福睿斯4款车型。其中,福特EVOS在上海车展全球首秀,搭载与百度合作的全新SYNC+ 2.0智行互联系统。
长安林肯冒险家PHEV基于现款燃油版冒险家打造,是国产林肯品牌的首款新能源车型。
在这之前的今年3月11日,新华社官方微信就以《这家车企“三次创业” 聚焦“智”“新”》为题发布文章,对长安汽车进行报道。
文章指出:随着新征程的全面开启,长安汽车正在掀起“第三次创业”高潮,以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和舍我其谁的开拓精神,积极推进从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坚定不移推进品牌向上,全力向世界一流汽车企业迈进。
今年4月6日,长安旗下高端序列UNI(引力)全新中大型SUV UNI-K正式上市后不到十天,《重庆日报》在一天之内刊登两篇报道关注两江新区长安汽车的高质量发展。报道指出:作为长安汽车整合高端产业链的“集大成之作”,UNI-K无论是在外观、动力还是各种配置、功能上均达到了全新高度,也被业界看作是长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代表性产品。
沧桑巨变
这篇文章完成的前两天,2021年5月10日上午,随着一辆由用户远程操控的全新UNI-K缓缓驶出,长安汽车迎来第2000万辆汽车下线。
正如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所说,“第2000万辆汽车下线,不仅是长安汽车的发展里程碑,更是长安汽车迈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起点。”
长安溯源于清末洋务运动时期。1862年(清同治元年)11月,李鸿章授命英国人马格里和中国官员刘佐禹在上海松江城外一所庙宇中创办了上海洋炮局。当时,上海洋炮局雇佣50名工人,并招募洋匠,到香港购得需要的机具,用简陋的黏土熔化炉,开始制造开花炮弹。1865年,李鸿章将苏州洋炮局迁往南京,在聚宝门(今中华门)外扫帚巷东首的西天寺废墟上,建立起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兵工企业——金陵制造局。
1929年,金陵制造局改名为金陵兵工厂,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生产,成为当时主要的兵工企业。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金陵兵工厂日夜生产枪弹支援前线。后上海失守,根据国民政府的指示,金陵兵工厂迁往重庆,更名为第二十一兵工厂,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兵工厂,为抗战前线提供了60%的武器弹药。
长安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紧密相连、一脉相承。不管是在南京还是在重庆,长安的地下共产党员为新中国的诞生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英勇的牺牲。第二十一兵工厂即为著名红色小说《红岩》中的兵工厂原型,而长安的余祖胜等烈士均可在《红岩》中找到身影。
新中国成立之后,1951年,第二十一兵工厂改名为中央兵工总局国营四五六厂(长安机器制造厂)。满怀希望的长安拥有着实业强国的梦想,并致力于发展生产。
1953年7月15日,一汽奠基,主要生产货车,发展为解放;1958年,为了力争在国庆十周年阅兵式上亮相,一汽、北汽、长安都在加足马力,加紧试制,最终一汽的红旗作为阅兵车、长安的长江牌作为参阅引导车,入选国庆十周年阅兵用车。
后来因为国际国内政治军事形势的变化,长安工厂加强军品生产,弱化民品,“长江牌”图纸资料完全交付给了筹建完毕的北京吉普车厂。长安生产了中国第一辆吉普车,“长江牌”46型吉普车,截止1963年累计生产1390辆,填补中国汽车工业空白。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和平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此时,主营军工的长安人,重新审视这个世界。自从把研发、制造吉普车的图纸无偿转让给北京吉普后,长安人心里就种下了一颗种子---要生产中国人自己的汽车,造福人民奔小康。20世纪80年代初,长安人开始追逐汽车梦,以技贸合作形式进入汽车领域,开始生产小型汽车,开启第一次创业征程。1999年8月13日,在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长安完成了挽救中国微车命运的第一撞,这一年,长安微车也创造了“9万8,长安之星开回家”的神话。
国产化做微车的经历,让长安人意识到,市场换不来技术。长安汽车坚定了自主研发的长安模式,同时,也开启了第二次创业的征程,向轿车领域进军。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到研发,“十一五”至今,已累计投入近1000亿。建立全球研发体系,在重庆、北京、河北、合肥、意大利都灵、日本横滨、英国伯明翰、美国底特律、德国慕尼黑建立起“六国九地”各有侧重的全球协同研发格局。
2003年,在意大利都灵,成立长安汽车欧洲设计中心,主攻造型设计。2008年,在日本横滨,成立长安汽车日本设计中心,专门研究汽车内外饰造型和工程化设计。2010年,在诺丁汉,成立动力研发中心,2015年搬迁至伯明翰。
回顾长安汽车的历史,让我们感慨——这一百年,发生了多少沧海桑田的变迁!其实,在我工作的我国内陆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不只是长安,还有太多让人惊喜的变化,发生在每一天。
变化也发生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每一个角落。
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