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一日·工业兴国——中国作家在行动”全国作家联动大型文学主题实践活动采风作品—— 何喜东:地火升腾
来源:中国作家网 | 何喜东 2021年05月21日15:02
一
“在长庆展览馆,叫我们山丹丹吧!”讲解员兰祥庆说,“大家也许去过很多的展馆,见过很多的讲解员,但只有在这里,我们讲解员拥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山丹丹。”
“山丹丹”是长庆油田的精神之花,长在油井下,生在管线旁。长庆展览馆的讲解员的都是来自于生产一线,我们用心讲述长庆故事,用情展示中国最大油气田的风采。山丹丹花到底长什么样?许多人或许并不知晓。关于这种花的真容,《安塞县志》里这样描写:“色赤,蕊若胭脂,五月间最艳。”作家汪曾祺曾经在大青山挖到一棵山丹丹,一共开了十三朵花。当地人告诉他,这花有十三年了。花开花又落,一年又一年,用这种方式标记岁数,这在草木中,并不常见。
“中国一日·工业兴国”文学主题实践活动,我同“80后”全国劳模陈思杨,走进我国第一大油气田的长庆油田,听“山丹丹”讲解员兰祥庆讲述长庆人的奋斗故事。这座展览馆,是长庆企业精神教育基地,文化展示窗口。在显示油气当量数据的大屏幕前,兰祥庆介绍说:“长庆年产油气当量突破6000万吨大关,这是我国石油史的新纪元!”
也是在同样的地方,长庆油田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付锁堂接受央视记者专访,回答长庆创造这一历史新纪录背后的秘诀时,说:“石油工人心向党,我为祖国献石油!”石油滚滚流,但石油不从天上来,让地下原油见青天的,是蹚过老君庙的油河、顶着准噶尔的风沙、冒着柴达木的酷暑、穿过隔壁荒漠的几代石油人。
也是在展览馆,长庆油田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何江川看到格言“只有荒凉的环境,没有荒凉的人生”时,说:“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对这句话,全国劳模陈思杨感触颇深,他在我国天然气生产枢纽区安营扎寨,用每一方天然气渲染青春色彩。
那么,你知道石油是什么样子,怎样从地下产出的?或许,在很多人的想象中,石油就像江海湖泊,只要找到了,架起抽油机就能抽上来。但真正的石油,是藏在细密石头缝里的斑斑黑点。这样灰头土脸、油渍麻花的东西,不好看更不好吃,但却是国家能源血脉。
想要触摸石油的脉搏,就要走进长庆展览馆。想要感受石油的脉络,就要走近这份事业的见证者。
长庆的故事,就像岁月里流淌的一条石油河。
二
大庆有个王铁人,长庆也有个王铁人。
长庆的铁人名叫王文汉,1969年从玉门到长庆,与大庆的铁人王进喜一样,担任钻井队队长。
那年五月,岭8井钻到1000多米时,柴油机突然出现了故障。在这紧急关头,为了防止发生卡钻事故,王文汉用推“磨盘”的方式,推钻机活动钻具,一连两天两夜没有离开过钻台。同事们多次劝他休息,他却说:“铁人为了发展祖国的石油事业费尽了心血,献出了生命,我们流点汗算个啥!”地质工、泥浆工、材料工、炊事员都上了钻台。五十四个小时过去了,开会回来的指导员硬是把他从钻台上拉进了休息室,可是休息了不到一个小时,王文汉又出现在了钻台上。
在长庆油田,“王文汉”三个字有着特殊的力量。他因为雷厉风行的硬汉作风,被人们称作铁人;如今,他的故事依旧激励着几代长庆人,勇当铁人。有位石油作家这样写:有的人说了一辈子,别人一句也没有记住;王文汉的一句话却顶一万句。
从上世纪70年代起步,王文汉、王化兰、张云清等石油好汉,拉上架子车跑步上陇东,没有住房就住帐篷、干打垒,粮油副食供不上就兴办农场自力更生,留下“跑步上陇东”“三块石头支口锅”的往事。一部部钻机轰隆开钻,马岭镇庆一井喷出高产工业油流,沉睡百万年的黑色黄金喷涌而出。随后,一场石油大会战拉开序幕……
那是一个骄阳似火的日子。井台一片繁忙,大家期待已久的目光,全都盯着那根通往采油树的长长出油管。
“哗”——那根直径8毫米的油管,忽然响起巨大的呼啸,随即人们看到一条棕褐色的游龙喷射而出。
“出油啦!”那一刻整个庆阳黄土塬欢呼和震荡起来。井台上,有人抱着油管哭,有人抱着油管笑,有人拎着一只葫芦瓢,满满地盛起一瓢新鲜的原油,最后失声痛哭。大伙捧着原油往自己的脸上和身上抹,欢笑声一浪高过一浪。这天,是1970年9月26日。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就在庆一井出油的11年前,也就是1959年9月26日,大庆松基三井也打出了工业油流,自此发现了大庆油田。大庆长庆,一东一西,遥相呼应。”兰祥庆指着庆一井介绍说。
喜讯,不断从前线传出,继庆1井喷射出黑呼呼36.3吨的油流,与它隔山相望的岭9井,又是一个“金娃娃”,日产原油258吨。
翻阅《长庆志》,书里这样记载当时的情景:
遥望红旗无尽头,油田景色不遐收。公路九转攀上岭,管道一脉远输油。烽火台旁立井架,青纱帐里建住房。倘若到此逢夏日,满川苍翠环水流。
三
王文汉来长庆十年之后,沿着他跑步上陇东的路上,走来了一位浙江大学地球化学专业的大学生——张文正。
眼下的董志塬,银装素裹,外面寒气逼人,但长在南方、求学在西湖边的张文正,心里却烧着一把火,寻找打开宝藏之门的钥匙,激发着他的探索热情。
兰祥庆为我们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滴水,滴在展馆陈列的岩心上,80秒才基本渗完。她说:“这样的一滴水,滴在家用的磨刀石上,5秒便可以渗入石头中。”
“为什么渗入慢?”我忍不住问。
“因为岩层太致密。”兰祥庆说。
把这些岩芯放在显微镜下,我惊奇的发现,致密的花岗岩缝里,藏在斑斑黑点,这就是地下的原油。有专家说,如果把中东的油藏储层比作高等级公路,那么长庆的油藏储层就好比羊肠小道。打过一个生动的比喻:国外一些油田是石头泡在油里面,长庆的油却嵌在石头里。
这,就是长庆油田先天不足的地理条件。
长庆人创业后的十年间,没有新的储量提交,产量指数徘徊在140万吨。眼下的这片磨刀石上,轩辕黄帝开启华夏,秦始皇统一天下,唐太宗开创盛世,延安精神绽放光芒。但从磨刀石里挤油,磨刀石让多少人满怀希望而来,失望失落而归,连外国专家来了,都连连摇头。
所以与磨刀石打交道,需要钢铁般的意志,金子一样的心。
张文正工作的第一年,参加了“六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研究课题是《陕甘宁盆地上古生界煤系地层热演化与烃类成因》。当时的陕甘宁盆地是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他提交了自己的方案,开发研制仪器——高温、高压热模拟实验装置,这是一种用于研究的专用仪器,可以使地下上百万年演变过程缩短为几十个小时。他的大胆创意和方案,得到了课题组专家的支持。于是,从图纸改造到加工定制试验装置,从研究方法到试验全过程,都由他自主设计。
实验室设在一孔简陋的窑洞里,七八台炉子同时运转,窑里气温高达五六十度,张文正和助手每隔两个小时记录一次数据,每次取50克的煤样。小小的煤样要均匀打上8个试验点,连续加热12小时。近两年时间,他们获取的参数资料,为靖边大气田的发现提供了理论依据。1988年,长庆油田成功钻探陕参一井,最终发现了靖边大气田。
展览馆的资料显示:长庆成为我国第一大油气田的看家本领,就是掌握了科技创新“秘方”——率先攻克了低渗透油气勘探开发的世界级难题。
四
张文正埋头实验室,用科技推进长庆发展进程时,在陕西信天游的故乡,一身红装的梁冬,攀爬在一座山梁上。当时,谁也没想到,这座沟壁陡立的山坡,日后会有一个硬朗的名字。
“眼前的这个雕塑,就是好汉坡。463级台阶,记录了长庆人艰苦创业、勇攀高峰的奋斗精神。”兰祥庆说。
好汉坡位于延安的深山沟壑,爬上山坡,远远便听到信天游从山峁峁后传来。这里曾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源地,中国陆上打出的第一口油井,今天依然屹立在此。这里也是革命红色根据地的一部分,如今硝烟散去,山塬依旧,只留下蓝天白云和黄土高原的投影。
1989年,梁冬被分配到安塞油田,成为一名采油工,两年后成了“好汉坡”王三计量接转站的第一任站长。这里两山相靠、深涧相连,人要爬着上山坡,稍有闪失,便会滚下几十米深的石涧。
那年冬天寒风肆虐,刚巡完井的同事汇报说,好汉坡顶的一部抽油机尾轴平衡块掉落,无法正常工作。可由于雨雪交加,抢修的工具车无法出行,维修所需的材料无法运送至井场。“停井就是停产,必须马上恢复生产。”梁东立即带领4名员工,扛起棕绳、撬杠等百十来斤重的“土工具”,沿着接近70度的山路,往山上爬。不足300米的路程,他们整整用了40分钟。平衡块是个铁疙瘩,接近一吨重,平时都是用吊车往起拉。那天,他们咬着牙用撬杠和棕绳,把平衡块重新装进了抽油机尾轴里。
“好汉坡磨炼了一代人,也激励着一代人,”如今,已经成长为采油一厂副厂长的梁冬说,“它的精神仍在薪火相传。”
好汉坡,如一块磁石,又似一面镜子。面对油田开发初期的艰辛和苦涩,他们靠着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精气神,掀开了一个亿吨级整装大型油田——安塞油田的面纱。
“采油是个复杂的工艺,通俗点说,就是打井下管子后,对出油层位射孔压裂,给致密的岩石间隙予以支撑,让原油进到井筒内,最后用井筒工艺将油抽出来。”兰祥庆熟练地介绍。
长庆人一定是采撷了好汉坡开出的花朵,才有蜂蜜一般晶莹剔透的精气神。这种精气神,我从李季的《柴达木小唱》、李若冰的《柴达木手记》,读到过;从一代又一代石油前辈的精神火焰里,找到过;从第一代石油人的生活册页里,见到过。
“除了艰苦创业、勇攀高峰的好汉坡精神之外,”兰祥庆自信地说,“长庆还形成了苏里格精神和山丹丹精神,它们共同构成了攻坚啃硬、拼搏进取的长庆磨刀石精神。”
五
和我一同参观的“80后”全国劳模陈思杨,刚刚参加完先进事迹报告会,他还是我熟悉的样子,彬彬有礼,温文儒雅。
“很多人问我,作为劳模怎么理解肩上的责任,其实我也说不出大道理,就是在岗位上多一份坚持,多一份努力。”陈思杨在展览馆的劳模展示区前,开始讲述他的故事。
“我从小在四川南充长大,那里冬天都长着嫩绿的豌豆苗。刚来到毛乌素,简直就是到了另一个星球,除了沙蒿和石油人,连个活物都见不到。在这里,我第一次见到雪,兴奋地大喊大叫。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真傻!伴随着大雪而来的,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
从10月份开始,天然气进入用气高峰,“保供”成为采气人的一场大决战。他们站管辖的气井中,产量最高的每天可以产20万方气,停井一小时,损失8300方天然气,这意味着1.6万户家庭一天时间吃不到热乎饭,1000多辆出租车没办法上路载客。不损失每一方天然气的承诺,考验着他的技术,更考验着意志。
解堵是最让人头疼的事情了。夜里零下三十多度,含水的天然气很容易堵住管线,即便白天忙活了一整天,到了夜里,井堵了,照样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放空解堵,浇热水除冰。为了快点把冻住的气井解开,站上是锅碗瓢盆、电磁炉、电水壶齐上阵。站在寒风里浇两小时管线,溅出来的水滴能把人直接冻在原地,棉裤外能结一层厚厚的“冰铠甲”,几个干完活的大男人,围着暖气片,抡圆腿使劲踢,才能顺利“卸甲”,脱下工衣。
这些对他来说还不是最难熬的。他有严重的过敏性鼻炎,尤其对沙蒿特别敏感。平时远远闻到气味,就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巡线的时候,眼看着茂密的沙蒿丛,心里极度恐惧,也只能硬着头皮往里冲,那滋味好像往鼻孔里灌辣椒粉,喷嚏打得让人喘不上气,鼻涕流的像关不住的水龙头,眼睛又涩又痒,全身起了一片片的红疹子,仿佛无数只蚂蚁在身上啃咬,忍不住挠得渗出血来。嗓子干得冒烟也不敢摘下口罩喝口水,生怕再闻到一丁点沙蒿味。一天下来,口罩在脸上硬生生勒出了一道道红印。
“我今天穿了一身崭新的红工服在舞台上宣讲,因为不想留下石油人苦和脏的刻板印象。我想让大家看到,那个从沙漠中走出来的、为这个城市供气的小伙子,其实和每个年轻人一样,干干净净的,有着灿烂的笑容。”走到尾厅,陈思杨在最后的电子板上留言:“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点滴星光,汇聚璀璨星河。资料显示,长庆目前40岁以下青年2.9万人,他们绝大多数是接过父辈的旗帜,如今已成为油气上产科研攻关的中坚力量。从2020年国内油气产量来看,长庆油田贡献了1/8的原油、1/4的天然气,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六
我在展览馆徘徊了很久,一些记忆猝不及防地生长出来,就像雨后顶破地面冒出的豌豆苗,蔓延成郁郁葱葱的一片。我反复确认纪念馆的每一个细节,那段艰苦的创业、那些无悔的奉献,和爷爷漫长的岁月,如此相似。
记忆真的有温度,爷爷晚年回忆里呼啸的北风,夹杂着几十年潮湿的记忆,真真切切地朝我迎面吹来,抚过我潮湿的眼底。
在爷爷珍藏的老照片当中,有一张他最为珍惜的军人合照。五个人戴着棉军帽,照片是站在中排的老班长退伍时,留下的最后一个念想。老班长对爷爷有恩,无论是啥时候,爷爷看到这张颜色发白的照片,都会情不自禁地“啧啧”两声,我那时候虽然小,也明白那声音和“嘬”一小盅白酒一样,能勾起他的回忆。那时候,爷爷做梦也想不到,老班长退伍后不到一年时间,他也从解放军5259部队转业,成了一名石油工人。而这样的人生转变只用了三天,他还没来得及脱去军装,就唱着《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成为了石油队伍的一员。爷爷后来一直给我说:9月26日,这个日子,太值得我们石油人记住了!
那又是一段激情岁月,会战红井子,饿了啃干粮,倦了睡地窝,爷爷喜欢和我谈过去、谈喝酒、谈王进喜。萦绕在他嘴边的大水坑、高沟口这些地名,排列组合成了长庆的发展进程。
“油田的日子是滚烫的。”爷爷住过长庆桥的帐篷,住过两年土窝子,住过三年零七个月干打垒,后来告别了四年筒子楼,这才搬进五十平方米的楼房。那时候的人物质匮乏,但精神很富裕。
爷爷那个掉了漆的木箱里,里面有大大小小的奖章,那些铜制纪念章,凸起的部分却被磨得铮亮,比我小时候玩的陀螺大不了多少。长庆开发三十个年头后,我才呱呱坠地。但在我出生之前,就已经浸泡在石油的氛围之中。石油是我们这一代人闪闪发光的底色,使后来的我们顺理成章成为了油三代。读金斯堡写的诗歌《祈祷》:钥匙在窗台上,钥匙在窗前的阳光里,钥匙就在那阳光里。
随着兰祥庆的讲解,我走进了这段历史,走进爷爷的精神世界,看见了他留给我的钥匙,就像我手里的这枚旧奖章,在窗前的阳光下,闪着微微的光芒。
作为企业精神的传播者,兰祥庆说她把每一场讲解当实战练兵,在馆内训练走位、手势,就连平时走路也在背词。她们衣领上别着山丹丹花,也像这种花儿一样特立独行。展览内的五朵“山丹丹”,还走进基层讲述“磨刀石”精神,在陕北为驻井孙师傅举办了一个人的宣讲,孙师傅听完后激动地说:“这,是让我终生难忘的一天。”
参观的最后环节,兰祥庆带我们欣赏了一部气势恢宏的专题片——美丽长庆。长庆油田以黄土塬为画板,绘就现代工业文明的生态画卷。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蓑羽鹤,回归苏里格气田的戈壁荒滩,与不远处的黄色采气管线融为一体。长庆关停数万口油气井、数千座井站和近10万公里油气管道,打造林缘区、水源区等8种生态保护模式。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土路变油路,窑洞变楼房,老乡们换了个活法。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展览馆里,诗人第广龙深情写道:
我们愿意脚踏鄂尔多斯,点亮大海星辰。
这是诗人心中的未来,也是每个长庆人梦中的未来。
【作者简介:何喜东,鲁迅文学院第三十六届高研班学员,部分作品散见于《文艺报》《北京文学》等。著有长篇报告文学《时代答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