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南游“唐诗路”:杜甫和他的“间隔年”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 聂作平  2022年01月19日08:42
关键词:杜甫

从江宁到苏州

乾元元年(758年),47岁的杜甫在长安参加了一场饯别宴。饯别宴的主角叫许登,杜甫依唐人习惯,称其许八。许八时任拾遗,得到天子批准,打算回家探望老母。

许八的老家在南方的江宁,即南京。

在写给许八的诗中,杜甫回忆起弱冠之年的南游,并向我们透露出一个信息——正如猜想的那样,杜甫是通过大动脉般的运河从河南前往吴越的。

杜甫在诗中回忆了旅途中印象深刻的两个地方,一个是淮阴(今淮安市淮阴区),一个是京口(今镇江):“淮阴清夜驿,京口渡江航。”

杜甫从洛阳顺流而下后,在荥阳附近的坂渚,他的船进入了隋朝修建的通济渠。沟通黄河与淮河的通济渠又称汴河,也就是宋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那条帆樯云集,从开封市中心流淌而过的河。舟次宋州(今商丘)、永城等地后,在泗州(今盱眙一带)入淮河。沿淮河行进到楚州(今淮安),进入了另一条更古老的运河,那就是始凿于春秋时的邗沟。邗沟连接的是淮河和长江。之后,杜甫再溯长江而上,抵达了长江之滨的江宁。

非常巧,如同上一年在郇瑕结识了韦之晋和寇锡两个终生好友一样,在江宁,杜甫认识了另外两个人,同样成为交往一生的好友。一个是许登,一个是杜甫称为旻上人的和尚。

秦淮河从南京市区流淌而过,在市中心形成一个U字形,U字形内里,有一系列差不多等同于南京地标的古迹:夫子庙、贡院、桃叶古渡、白鹭洲、乌衣巷、寸花门、南唐城墙……

与这些古迹相比,古瓦官寺的名气和规模都要小得多,并且,虽然它的名字前冠了一个古字,看上去似乎并没多少古意。

如今藏身小街深处的古瓦官寺,建于东晋兴宁年间,已有近1700年了。瓦官寺的得名,源于该寺寺址,原是政府管理陶业的瓦官的办公地。南朝梁时,在寺里修建了一座高达二百四十尺的瓦官阁,成为南京最壮观的建筑。

瓦官寺南面和西面均为秦淮河,直线距离不到500米。自从瓦官阁落成后,就成为登临送目的绝佳去处。

杜甫前往江南之前六年,与他同为唐诗双子星座的李白,也在江南漫游。他同样登上了瓦官阁。那是一个清晨,从瓦官寺里传出一阵阵法鼓声。李白极目远眺,但见“钟山对北户,淮水入南荣”;他感觉高耸的瓦官阁,“杳出霄汉上,仰攀日月行”。

杜甫也登上了瓦官阁,并游览了阁下的瓦官寺。与他同游的,就是新结识的朋友许登。

杜甫擅长书法,但不能确认他是否也擅长丹青。不过,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他非常喜欢赏画,并留下了多首题画或咏画诗。

在瓦官寺,杜甫欣赏了顾恺之的作品。东晋人顾恺之乃中国绘画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诗、书、画俱精,人称三绝,尤擅人像和佛像。唐代文艺理论家张怀瓘评论南北朝的三位重要画家时说:“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

顾恺之的作品绘在瓦官寺北边墙壁上,题为《维摩诘变相图》。由于实在太喜欢此画,许登便送了杜甫一幅他收藏的临摹本。将近30年后,杜甫对此事依然记忆犹新。他除了在写给许登的诗里旧事重提外,晚年流落成都和夔州时,又分别在两首诗里提及。

纵观杜甫一生,他对顾恺之、曹霸等画家的画作,对张旭、怀素等书家的书作,以及对公孙大娘师徒的剑器舞和对李龟年的歌声的由衷赞美,以及内行而独到的评价,都向我们暗示了一个必然事实:杜甫有着广泛的爱好和全面的艺术修养。这种爱好与修养,对他的诗歌,显然是一种潜滋暗长的帮助。

唐代,不仅文人能诗,帝王将相乃至僧尼方道,都不乏吟哦之士。古人把能作诗的和尚称为诗僧。杜甫在江宁结识的新朋友旻上人,便是一个热爱诗歌的诗僧——分别28年后,在为许登举行的饯别宴上,杜甫知道许登回去后一定会和旻上人见面,因而写了一首诗,托许登带给旻上人。诗中,杜甫很关心的问题是:旻上人年事渐高,还写诗吗?如果还能写的话,谁能把他的作品转给我读读——“旧来好事今能否,老去新诗谁与传?”

28年前旧游的点点滴滴,一幕幕浮现在杜甫眼前,于是,他把它们写进了诗中:“棋局动随寻涧竹,袈裟忆上泛湖船。”

杜甫喜欢下棋——后来闲居成都西郊浣花草堂,有时没有对手,他就把夫人杨氏拉来充数,所谓“老妻画纸作棋局”。这位旻上人也喜欢下棋。旻上人修行的精舍很雅致,那是江宁城外的一道山谷,谷中,有一条幽凉的山涧。涧边,翠竹亭亭,二人就在面涧的窗下对弈。日头移动,翠竹修长的影子变幻着角度投进房间。

两人还一同游湖。他们一僧一俗,一个袈裟,一个青衫,划着一条小船荡舟湖上——诗歌、围棋,都是他们的谈资。

因许登还乡,杜甫想起多年未见的旻上人,想起青春年少的风雅和浪漫,而今老之将至,不由泫然泪下:“不见旻公三十年,封书寄与泪潺湲。”

唐代,今天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市区、崇明岛,以及长江北岸的启东、海门、南通尚未成陆,江阴以下即为长江口。长江口是一片巨大的喇叭状水域,江海相接,潮涌潮落,十分壮观。是故,从江宁东下前往苏州的杜甫,一度打算坐上海船,航海去日本,“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不过,杜甫到底还是没有出海,“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毕竟,在唐代,出海是一件有相当风险的事。尽管那时候,我国东部地区的诸多港口,已有驶往日本、新罗等地的商船。

苏州是杜甫江南行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地。

唐代的地方行政机构,本为州、县两级;然而,等到原本作为监察机构的道渐渐成为行政实体后,便演变成了道、州、县三级。同时,在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又设府,府分为大都督府、都督府。

苏州的级别为州。唐代的州,按各州政治地位、军事要害、人口多寡等标准,划为七个等级:辅、雄、望、紧、上、中、下。

辅州仅四个,均环绕长安,相当于首都卫星城,即同州、华州、岐州和蒲州。雄州有六,在东都洛阳周围,即郑州、汴州、陕州、绛州、魏州和怀州。望州有十(中唐后有所增加),都处于中原膏腴之地,如宋州、许州、卫州、相州。紧州多是地处要冲,治理紧要之地,如徐州、蔡州、楚州、鄂州、彭州、蜀州。上、中、下三州则主要以人口划分,即四万户以上为上州,二万五千户以上为中州,不及二万户为下州。

七个等级中,苏州属于紧州。虽然只属第四等,但前三等的总数也只有二十个,因而苏州在几百个州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在长诗《壮游》中,杜甫写道:“王谢风流远,阖闾丘墓荒。剑池石壁仄,长洲芰荷香。嵯峨阊门北,清庙映回塘。每趋吴太伯,抚事泪浪浪……蒸鱼闻匕首,除道哂要章。”

几句诗中,除第一句说的是江宁,最后一句说的是会稽外,其余几句说的都是苏州——苏州的人、苏州的事、苏州的遗迹与历史烟霞。很明显,杜甫游历了他诗中提到的这些苏州名胜,联想起发生在这里的诸多旧事,凭吊之际,感慨万千。

与他国文人相比,中国文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喜欢怀古。不知是悠久的历史传承使然,还是六经皆史、文史哲不分家的习惯使然。总而言之,中国文人喜欢凭吊,喜欢怀古,喜欢在古人的故事里,掉自己的眼泪。

苏州城的横空出世,可以追溯到先周时期,相当于商季。当时,生息在今陕西岐山周原一带的周人,其部落首领为古公(又称公亶父)。古公有三个儿子:太伯(又作泰伯),虞仲和季历(又作姬历)。

季历的儿子叫姬昌,“有圣瑞”。古公经常念叨:“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流露出想将君位传给小儿子季历,以便再传姬昌的念头。

太伯和虞仲看出父亲心事后,为了成全父亲,兄弟俩离开周原,前往当时还属蛮荒之地的江南,以太湖流域为核心建立了吴国,又称勾吴、天吴。

第一个在苏州筑城的,据说就是太伯。

太伯之后,他的后裔阖闾令勇士专诸将匕首藏在烧熟的大鱼里,趁着给他的堂弟吴王僚上菜的机会,从鱼腹里抓出匕首,把吴王僚杀死,从而登上吴国王位。这就是杜诗里说的“蒸鱼闻匕首”。

阖闾即位为吴王后,在伍子胥、孙武两位重臣的辅佐下,励精图治,富国强兵。阖闾之前,吴国都城在苏州下辖的吴县(1995年撤销,改设苏州市吴中区和相城区)。阖闾上台后,令伍子胥修筑了两座城,一座称为大阖闾城,作吴国国都,在今苏州木渎;一座称为小阖闾城,作军事堡垒,在今无锡。

崛起的吴国先后击败楚国和越国,为了北上争霸,下大力气开凿了后来成为隋唐大运河一部分的邗沟——杜甫南游的船只,便从邗沟驶过。闔闾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关于春秋五霸,不同学者有不同说法,除了齐桓公、晋文公两人是每说均有外,另三人则各说不同。其中,墨子提出的五霸,即有吴王阖闾。

今天的苏州是国内最知名、最具人气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在苏州古城西北部,平坦的平原上,隆起一座树木幽深的小山,那就是虎丘。

阖闾去世后,安葬于此。虎丘名字的由来有两说,一说是阖闾葬后第三天,有一头白虎蹲在坟上;一说山的形状如同一只蹲着的老虎。

虎丘山上,有一座略微倾斜的塔,因位于虎丘山上,俗称虎丘塔,其本名叫云岩寺塔。虎丘高40来米,塔高近50米,在没有高楼大厦的古代,虎丘便成为从西面前往苏州城的旅人最先看到的苏州建筑,故有“先见虎丘塔,后见苏州城”之说。——杜甫却没有看到过虎丘塔,因为虎丘塔修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那时,杜甫已经去世快200年,墓木早拱了。

不过,虎丘本身和虎丘剑池,杜甫却一定寻访过。

通往虎丘的山路尽头,有一块巨石,称为千人石。站在千人石旁向北望,“别有洞天”圆洞门一侧有“虎丘剑池”四个遒劲的大字,系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儿子颜頵所书。颜頵比杜甫小37岁,要等到杜甫游江南之后17年才出生。那么,杜甫注目过的剑池,肯定还没有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四个大字。

圆洞内,右壁刻“风壑云泉”,行书,系宋代书法家米芾手笔。当然,杜甫也不可能见到。左壁,刻“剑池”,篆书,这个,杜甫见过的,它出自王羲之之手。

石壁上一汪潭水,即为剑池,长约40余米,深据说有6米,终年不干,清澈见底。这就是杜甫诗中所说的“剑池石壁仄”。相传,曾经叱咤风云的阖闾,他的坟墓就在剑池下面。

伍子胥所筑的大阖闾城,周遭共八道城门。八道城门中,数西北门最为壮观雄伟,名为阊门。所谓阊门,原是神话中所说的天门。以阊门命名,极言高大,乃至直通天上。阖闾西征楚国,大军从阊门而出。为了表示必胜信心,他将此门称为破楚门。

阊门外,东汉年间建有纪念太伯的祠庙。从杜甫诗中可以看出,他从江宁而来,先抵苏州西门外,在虎丘凭吊了阖闾后,向南到太湖之滨的长洲赏荷——由此可知他是夏天来的。之后,他在阊门外的太伯庙里祭祀了太伯,然后从阊门进入苏州。杜甫边走边看,发生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往事历历在目:太伯奔吴,专诸刺僚,子胥筑城,阖闾争霸……这些往事里,品性高尚的太伯最令他感动。他应该不只去过太伯庙一次,不然就不会用“每趋”的说法,而每一次去太伯庙,他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苏州下一站是会稽,即浙江绍兴。春秋时,苏州属吴国,会稽属越国。吴越争霸数十年,阖闾征越受伤而死,遗令太子夫差复仇。夫差果然大败越国,但占领越都后,却不听从伍子胥建议,一举吞并越国,于是养虎遗患,后来被卧薪尝胆的勾践击败。夫差自杀身死,吴国灭亡。

吴越也是秦始皇东巡过的地方。有一种说法,虎丘的剑池就和他有关。据说,秦始皇想得到阖闾用于陪葬的鱼肠剑,下令掘开阖闾墓,但最终他既没能找到阖闾墓,更没能得到鱼肠剑,而是在掘墓过程中,留下一个大坑。这个大坑就是剑池。

杜甫熟读经史,对这些故事了然于胸,因而浮想联翩,“枕戈忆勾践,渡浙想秦皇”。

那时候,绍兴叫越州

今天的绍兴是浙江下辖地级市,无论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在省会杭州之下。不过,唐时绍兴为越州,而越州的地位却在杭州之上。当时,越州系都督府建制,同时还是浙东观察使驻地,开元中有户十万七千六百四十五,属望州;杭州开元中有户八万四千二百五十二,属上州。

绍兴又称会稽,得名由来,据说大禹在此大会诸侯,探讨国家大事。《吴越春秋》说:“禹巡行天下,会计修国之道,因以会计名山,仍为地号。”最先是将一座山命名为会计山,后来将这座山周边的地区都称作会计,后来写作了会稽。

“越女天下白,镜湖五月凉”,这大概是老杜一生中写过的最香艳的诗句了。镜湖水面宽阔,杜甫感到凉爽,反过来也证明,越州的其他地方,不一定就那么凉爽。自然大方的越地女子,穿戴得比较清凉,与北方女子相比,南方女子更显水灵、白皙。青春年少的杜甫怦然心动,几十年后依然记忆犹新。

变幻观察视角,熟悉的东西也会变得陌生。借助卫星地图可以清晰看出,黛黑的群山连绵成弧形,环绕在绍兴南面;北面则是开口巨大的杭州湾。山与海之间,是由钱塘江、曹娥江、奉化江等河流冲积成的狭长的宁绍平原。

随着卫星地图不断放大,我看到,宁绍平原上,密集的城镇村落之间,到处都是纵横交错的河流湖泊,呈现出典型的水乡风貌。

镜湖就是众多湖泊中的一个。

镜湖又名鉴湖——绍兴人秋瑾自号鉴湖女侠,即源自她家乡的这汪湖。镜湖之滨,有一座不太起眼的古庙,叫马太守庙。马太守是谁呢?他就是镜湖的始作俑者,东汉和帝时期的会稽太守马臻。

马臻是陕西茂陵人——与杜甫的远祖杜周是老乡。他任太守期间,将山阴和会稽两县的几十座大大小小的湖泊以及流经其间的小河开凿联通,扩展为一个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的大湖。竣工后,《元和郡县志》称它“水高丈余,田又高海丈余,若水少则洩湖灌田,如水多则闭湖洩田中水入海……隄塘周回三百一十里,溉田九千顷”,从此山阴、会稽两县无凶年。

这么一个造福万代的民生工程,带给马臻的却是灾难——由于镜湖淹没了当地不少地主大户的农田,他遭到诬陷,而昏庸的朝廷竟将他处死。

马臻惨死后,会稽百姓想方设法将他的遗骸运回,安葬于湖滨——马太守庙附近,便是保存至今的马臻墓。宋仁宗时,朝廷追封他为利济王。是故,马臻墓碑上的文字是:敕封利济王东汉会稽太守马公之墓。

马太守庙建于开元年间——很大可能,杜甫游江南时,这座庙刚好落成。

杜甫到越州,镜湖是必然要游的,而喜欢凭吊追怀的杜甫,也应该造访过马臻墓和太守庙。

另外,杜甫看到的镜湖远比我看到的更为辽阔浩淼——北宋以后,由于筑湖垦田,镜湖大大缩水。

杜甫的爷爷杜审言的好友宋之问,在杜甫游镜湖前20多年贬越州长史。他曾在一个早春泛舟镜湖并留有诗作。对这位前辈的作品,杜甫是熟悉的。那么,游湖之时,他或许会想起这位人品不那么高洁的前辈的诗句:

芦人收晚钓,棹女弄春歌。

野外寒事少,湖间芳意多。

杂花同烂漫,暄柳日逶迤。

司马迁在《史记》里描写江南生活时用了一个词:饭稻羹鱼。意思是以稻米做饭,以鱼做菜。

在越中,来自北方的杜甫品尝到了南方水乡的河鲜,并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多年后,当他在长安与郑虔同游一个何姓将军的山林,并在何将军府上吃饭时,席间恰好有在他早年留下了美好记忆的河鲜。“鲜鲫银丝鲙,香芹碧涧羹”,也就是把鲜活的鲫鱼切成银丝,浇上芹菜熬成的汁水。味蕾的记忆如此牢固,他一下子就想起了越中,“翻疑舵楼底,晚饭越中行”——我怀疑这不是在长安的舵楼下吃饭,而是像在越中用晚餐。

根据杜甫晚年追忆,少时,他开始与当时的文坛名士魏启心、崔尚等人交往,这些人不因其年幼而轻看他,反而极力赞扬他,称他的才华足以和班固、扬雄相提并论——“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当杜甫的才华小荷初露时,比他年长11岁的李白正在漫游。或者说,李白在漫游中,来到了一个此后多次赞不绝口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剡中。

一生中,李白四入浙江,三进剡中,除了留下一大批歌咏剡中的诗作外,以后,即使他已离开剡中,但只要遇到奇山异水,总会下意识地以剡中做比喻。晚年,他甚至想终老剡中。可见其对剡中的喜爱。

李白初游剡中五六年后,杜甫也来到了剡中。

春秋时,剡中属越国。汉景帝四年(前153年),置剡县,管辖今天的嵊州市和邻近的新昌县,属会稽郡。剡县建县后,除了新莽时短期改名尽忠县外,一直到宋朝,都称剡县。

北宋的一场战乱,让剡县改了名字。这种改名原因,数遍中国历史,也是不多见的。原来,北宋宣和年间,方腊在青溪起义,受其影响,剡县人裘日新也起兵响应。后来,起义遭到镇压。参与镇压的越州统帅刘述古认为,剡县动荡不安与“剡字两火一刀,有兵火象”有关,于是奏请朝廷,宣和三年(1121年),剡县改名嵊县。嵊县的得名,缘于县境东部一列青幽的山峰:嵊山。

嵊县存续了874年,一直到1995年,嵊县撤县设市,改名嵊州市,属浙江省绍兴市。嵊县的名字来自青山,剡县的名字则来自绿水。

嵊州城区地处盆地边缘,城中四望,都能望见起伏的山峦。市区内,两条源自山间的小河交汇后,始称剡溪。一条是南来的澄潭江,一条是西来的长乐江。澄潭江因江底坡度大,水流湍急,又称雄江;长乐江因江底较平,水流缓慢,又称雌江。

每年夏天,洪水来时,雄雌两江汇合后,中间会夹有一条细长的银色带状水流,两江泾渭分明:雄江浑浊,雌江清澈,直到远处才融成一色。

发源于山地又流经山区的剡溪,在嵊州境内有30多公里。流入邻近的上虞后,称曹娥江,是为钱塘江最大支流。30多公里的剡溪,江流迂回曲折,夹岸青山,形成了剡溪九曲胜景。

上世纪90年代,有学者提出曹娥江乃是唐诗之路。所谓唐诗之路,就是一条从钱塘江出发,经萧山到绍兴鉴湖,沿浙东运河到曹娥江,然后南折剡溪,经天姥山抵天台山的唐代诗人漫游热线。

作为唐诗之路的精华部分,剡溪只是一条山间小河,它的长度仅为长江的百分之三。但是,唐代竟有包括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杜牧在内的400多位诗人到此游历,写下了上千首作品。其中,直接有剡字的就有168首之多。剡县、剡溪、剡中、剡江、剡山这些词语时常出现,而出产于此的剡藤纸、剡茗等特产和发生在这里的一系列典故,也在诗中屡见不鲜。

可惜,由于时代久远,杜甫为剡中所写的诗歌没有任何一首完整地留下来,我们仅仅知道的是,在追忆性的自传作品里,他给剡中写下了两句诗,十个字:

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

白居易说,“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游历了剡中之后,杜甫继续南行,来到了与嵊州相邻的浙江新昌,不过,在杜甫时代,新昌尚属剡县辖地,他只不过从县城来到了山区。

他前往的那座山,因李白一首诗闻名遐迩。

46岁那年,客居山东瑕丘的李白在与杜甫分手后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了一座南方的山。李白对这座山的了解,有三种可能,一是他早年时曾游历剡中,而此山就在剡县;二是贺知章是会稽人,在长安时与李白交厚,两个著名的酒客可能在酒桌上聊起过各自的故乡;三是杜甫向李白提及过这座山。

总之,无论哪种可能最接近真相,李白梦见了这座山,并为这座山写了一首长诗。

这座山就是天姥山,这首诗就是《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山是浙东主要山脉天台山的一部分,地方志称它:“苍然天表,千姿万壮,为一邑主山。”在李白梦中,它更是一座气象万千的圣山:“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但杜甫只留下了五个字:“归帆拂天姥。”

也就是说,天姥山是他此次少年游的最后一个点。

游完天姥山,他就踏上了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