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小说的文化价值
20世纪90年代以来,极端气候和自然灾害频现,气候变化从方方面面影响着人类生存。全球气候治理现已成为世界瞩目的议题之一。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地球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每一个地球公民的职责。21世纪初兴起的气候变化小说通过想象地球气候的未来,引导读者思考和探讨当下的社会问题。
关注环境风险
气候变化小说是关于“风险”的虚构作品,主要关注人为因素,如化石燃料燃烧对气候的影响,并在对其确切性质和程度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时设想这些风险。气候变化小说凭借丰富的想象力,以科学预测为基础,同时又超越科学预测,探索个人和集体风险经验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在这里,“风险”并不是“灾难”的同义词,它是“对灾难的预期”,预测“灾难”在未知的未来如何危及人类。
美国作家芭芭拉·金索沃的《突变的飞行模式》(2012)就是其中的一部,小说突出了气候变化对地球动植物的影响。一个山谷里突然出现了几百万只帝王蝶,壮观的景象吸引了无数游客,大家认为这是“自然奇迹”。一位鸟类学家却提出了不同看法:帝王蝶出现在本不该出现的地方,显示出与人们所知道的蝴蝶迁徙路线完全相异的反常模式,唯一的原因就是气候变化,是气候异变导致大规模迁徙中的帝王蝶失去方向,它们面临的将是种群灭绝的危险。这会给地球的生态系统带来风险,最终影响人类的生存。所谓“自然奇迹”,其实是一种“自然疾病”。山上的蝴蝶现象揭示了人类和其他生物如何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而气候变化正在威胁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突变的飞行模式》出版前两年,联合国发布《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报告,宣称世界主要政治家在2002年确定的生物多样性目标并未实现,此后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速度反而不断加快,气候变化是全球自然栖息地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一再指出,由于全球气温上升,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日益加剧,极有可能引起物种生态相互作用的中断,以及生态系统结构和干扰机制的重大变化。
作为风险叙事,类似《突变的飞行模式》这样的气候变化小说旨在号召读者密切关注当下,以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全球环境风险。
培养责任意识
气候变化小说的主题丰富多彩,包括生物经济的反乌托邦愿景、全球变暖和碳约束下的日常生活故事等。气候变化小说通过各种各样的主题来培养读者面对危机的责任意识。
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曾将气候变化称为“万事变化”,因为只要气候变化了,其他一切都会受到影响:“化学和物理定律是无情的,它们不会给第二次机会。气候变化会带来许多影响,从物种灭绝到疾病传播,再到整体粮食产量下降。”在阿特伍德看来,气候变化会导致社会体制和结构的不稳定,使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在内的一切发生变动。
《羚羊与秧鸡》(2003)是阿特伍德在一次北极之行后开始撰写的。她对冰川的快速消融忧心忡忡,认为全球变暖是整个行星面临的最大问题。身为作家,她觉得自己有责任敲响警钟,强调危机的紧迫性。小说以末日灾难幸存者吉米的视角展开故事,气温升高、天气模式不稳定、海平面上升、水危机、人类大灭绝,等等。气候变化的种种恶果在小说中通过当下和回忆两条叙事线索呈现在读者面前。气候的变异不仅影响着西方富国,也使贫穷国家的经济雪上加霜,这一点可以从女主人公“羚羊”的故事看出端倪。“羚羊”出生在印度尼西亚或缅甸的一个村庄,由于天气变得古怪难测,庄稼备受煎熬,村子里的人迫不得已只能靠卖孩子来维生。“羚羊”很小的时候便被母亲卖到遥远的异国他乡。阿特伍德以“羚羊”这一角色强调了气候变化在全球范围的深远影响,除了减缓经济增长和破坏粮食安全之外,还会产生其他的潜在风险:阶层差距加大、人类健康状况恶化、犯罪率上升、暴力失控,等等。小说中刻画的这一切都是围绕气候变异展开的。在吉米观看的电视节目里,全球变暖导致的社会不安定现象频频发生:“更多的瘟疫,更多的饥荒,更多的洪水……更多的旱灾,遥远国度里更多无谓的征用儿童去打的仗。”可见,伴随气候变化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这些都加剧了人类的生存危险。
以《羚羊与秧鸡》为代表的气候变化小说描绘了人类与地球错综复杂的关系,从而梳理出全球变暖的人为因素。与此同时,它也不可避免地涉及人类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中的责任等伦理问题。阿特伍德通过《羚羊与秧鸡》向读者发出警示,提醒各个领域的人们联起手来,关注气候变化的潜在危机,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问题,追求可持续发展。
引发情感共鸣
气候变化小说与记录气候资料的科普文章不同,它是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能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文学对于讨论气候变化问题极其重要,因为它能为未知的未来领域提供想象,将假想的情形、别样的生活和风景等通过文字呈现出来,仿佛它们是真实的,从而使那些朦胧的潜在未来因小说的存在而变得生动清晰。著名科幻作家金·斯坦利·罗宾逊有“灾难大师”的绰号,他在小说《雨的四十种征兆》(2004)中密切关注21世纪初全球变暖带来的毁灭性影响。作者在小说中描写到,来自大西洋的巨大风暴袭击了华盛顿,整整两天大雨倾盆,波托马克河和切萨皮克湾洪水泛滥,整个城市沦为一片汪洋。世界末日仿佛即将来临,让人感到无比恐惧。
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里奇的《末日危机》(2013)是一部关于气候变化的现实主义小说。小说描写了纽约市遭受飓风袭击,由于长期干旱,这一地区的土壤早已遭到破坏,无法吸收雨水,整个曼哈顿东区变成了一片泽国。小说中的场景虽是想象,却充满了现实感,对恐怖场面的描写读起来令人心惊肉跳。里奇将现代灾难的三大恶果——大规模的破坏、无家可归和绝望,通过强烈的感官冲击展现出来,唤起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真切感受,从而激发行动上的改变。
根据认知心理学家的观点,生动的视觉效果会引起更多的叙述参与和回忆。一提起《突变的飞行模式》,读者脑海里自然而然就会浮现出密密麻麻的帝王蝶,如同火焰般升腾在山谷里,从而对它们的命运深感忧虑。小说中有一幕场景,蝴蝶附着在树上,数量如此之多,以至于树木看起来都是橘红色的,背景里有一种声音,听起来像是什么东西在坠落,那是死去的蝴蝶纷纷掉落在地上时发出的响声。有时候,细节描述比宏大的场景描写更能打动人心。同海平面上升和极端的天气相比,描绘蝴蝶大量死去的现象所产生的效果同样令人震撼。在读完作品之后,读者会以一种不同的眼光看待我们的地球家园,关注身边每一个微小的物种,珍惜眼下所拥有的一切。
今天,人类为了实现自己的工业、科学和技术野心,正在威胁着维持生命的整个星球。世界各地的野火、洪水、热浪、旋风和干旱现象频繁出现,气候变化小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现实意义。它通过将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从背景推向前沿,来考虑人为造成的全球变暖带来的具体问题,提高人们对气候问题的认识,关注气候变化对地球、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在情感和伦理上把这些全球问题与个人生活联系起来。气候变化似乎不可避免,但至少气候变化小说在人文、科学和社会活动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可以帮助我们想象地球未来有可能出现的样子,激励我们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一般项目“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灾难叙事研究”(21SWB-0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