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冯骥才:每个灵感都应该有社会责任感
来源:北京晚报 | 蔡岫  2022年03月11日15:54
关键词:冯骥才

冯骥才先生常说自己有四驾马车: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

为了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工作,冯骥才日夜奔忙,甚至一度中断了写作。当然,中断不是放弃,冯骥才随身及任何他可能停留的地方,都会放置小本子,他会把他的灵感随手记录下来。百忙之余,他终于完成了小说集《多瑙河峡谷》和散文集《画室一洞天》,并于今年2月底出版了,日期接近他的生日。冯骥才生于一九四二年农历二月初九,按照他过农历生日的习惯,今年的生日是3月11日。

如果说,保护“非遗”是冯骥才献给国家的礼物,这两本书,便是冯骥才送给自己的80岁礼物,也是他送给广大读者的礼物。

迄今,冯骥才先生一共出版文字类作品百余本,二三十种外文译本。

《多瑙河峡谷》完稿

冯骥才先生给晚报读者的寄语

亲爱的北京晚报读者:

作家用书拥抱读者,我以我的新书拥抱你们。我知道,要想抱紧,惟有好书,我为你们努力。

冯骥才

2022.3.11

▌灵感是特殊的切入点

《多瑙河峡谷》讲述的是一对年轻情侣的命运。姑娘是个纤细美丽的舞蹈演员,小伙是年轻有为的牙医。小伙在姑娘家人的帮助下出国转行做媒体工作,却在姑娘等待国外团聚之际失去联系,并有明显痕迹显示另有新恋情,姑娘悲愤至极。后来,女孩掩盖好心灵的伤口而另嫁他人。故事的反转出现在多年后,姑娘的家人终于得知小伙当年的惊天真相……只是这个真相,还有必要让已经成为两个孩子的幸福妈妈知道吗?

的确,谎言让人悲伤,但真相更令人绝望。

冯骥才说,这个故事的灵感源自他认识的一对情侣的情感悲剧,令他感慨生命的脆弱和不可知性。冯骥才表示:“所谓灵感,是作家遇到的一个特殊的切入点,它不一定是故事,可能是一个人物,可能是一个事件,也可能某一个情节,某一种情绪触动了我,引发了我对这个小说的一开始的想象,然后在这一点逐步丰富起来,最后形成一部小说。”

冯骥才的话令记者想起他多年前的一个作品《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故事讲的是做化验员的高个子女人和工程师的矮个子丈夫在一起,被邻居们恶意揣测,认为女人是贪图富贵所致。但到特殊时期,矮个子丈夫被关进牛棚失去一切,家徒四壁,遭遇冷眼,女人却依然默默地等着他。终于等到丈夫回来,她却病倒了,丈夫不离不弃地照顾她,但也没有挽留住她已经脆弱的生命。矮个子丈夫恢复了正常待遇,却并未再娶,甚至每逢下雨出门时还保持着给高个子女人打伞的姿势。

这个故事的灵感始于冯骥才在街上看到一对女高男矮的情侣,引起了他的好奇心,觉得有点违反常规。“这样的触动又跟当时所处的特殊时代有一种特别的关系,不按规矩就得挨批评。后来又有无数的特别的、艺术的、有审美意味的这种画面和细节触动了我,故事就在我心里一点点丰富起来了。但我仍然没有动笔,总觉得还差点什么。直到有一天,当我看到一个矮个子在给一个高个子打伞的时候,我顿时心里一亮,觉得可以写了。当然小说在形成和写作的过程中,还会产生新的灵感。”就这样,灵感和写作相互作用,就成了这篇感动读者并影响至深的《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创作多年,冯骥才依然不断有新的故事问世,他说:“我从来不缺乏灵感。”

▌我们需要有责任感的灵感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发表于1982年,一经问世便引发了哲学、文学、时代等多维度多角度思考,冯骥才也因此成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

冯骥才从1974年开始由绘画进入写作领域,写过多种类型、体裁、篇幅、年代的作品,从斩获多个文学奖的小说《雕花烟斗》、《神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等到今年最新出版的《多瑙河峡谷》,从入选小学教材的散文《珍珠鸟》等到《画室一洞天》。无论什么作品,冯骥才始终坚持着责任感,“写作于我,更多是对社会的责任方式”,读过之后都给读者以思考。

怀揣着对文学的激情,上世纪八十年代,冯骥才写出了《神鞭》《三寸金莲》《一百个人的十年》等一系列小说、随笔、散文等,这些关注普通小人物命运的作品一经发表就引起了轰动。

冯骥才说:“当时我看到国家从一个封闭的比较艰辛的时代进入改革开放的时代,便充满了创作的激情。一年竟然写了几十万字,实在扛不住了,忽然重病一场。在病床上,我收到当时的亦师亦友也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社长严文井先生的一封信,其中有一段话影响我至今,大意是:冯骥才,你一定要活得久,只有活得久的时候,对人生的理解才会更深透。因为在不同的年龄段的时候,对人生、对命运,对自己、对很多事物的理解是不同的。只有你活得长了,把生活的各个面都看了,你自己的命运经历多了,你跟很多周围包括你同时代人的命运共同经历了,对于生活和人生的感受才会不一样,它可能会更丰富,也可能更深厚,这样你才能写出有分量的作品。”

这么多年,冯骥才从未忘记作品中的责任感,那是从灵感开始就注入的责任感。新作《多瑙河峡谷》这个故事里,冯骥才以这对情侣的不幸命运,叩问人生,感慨什么样的生活才经得起追问。这篇作品引发了读者对异地恋、出国热、国际争端的思考,冯骥才还特别让记者告诉读者,这篇小说里没有一个恶人,男主、女主是两个品行端正、性情温良的人,女主的哥哥、帮男主出国的朋友、甚至是男主后来的绯闻女友,都是好人,是错综复杂的时代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他们自身也是无助的,如果其中有一个环节出现变化,就会是不一样的结局,可能是大团圆结局,也可能是另一个悲剧,这就是人生、情感、命运的脆弱性。

对于文学的责任感,冯骥才是这样解释的:“我觉得文学更多地承担了一些社会的责任,对生活的思考,还有和读者一起来认识生活,这也是我对文学的追求。”

几乎,冯骥才的每一篇文章都承担着社会责任感,包括相对短小的散文。冯骥才说:“一篇散文也许不会有太多的内涵,它跟小说不一样,总是要写一些精神性的东西,如大家都很喜欢的《珍珠鸟》。我想通过文章传达出,信赖能创造出美的境界,而且能理解,跟生活联系在一起。我们能不能用这种方式在同学、朋友中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如果能,那比背下来一篇文章是更重要的收获。”

记者还向冯骥才转达了读者的一点困惑:诸如一些畅销书,故事非常精彩,但看过之后给人以升官发财、盗墓犯罪的诱惑。对此冯骥才则表示:这类作品属于通俗文学,它满足大众消遣、猎奇的功能,也是必要的存在。通俗文学跟注重启示性的纯文学作品,没有必要放在一起比较,关键还是看读者的阅读选择。

▌保护“非遗”从人才开始

责任感让冯骥才的创作有了厚度,也让他的人生越来越厚重。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冯骥才投身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为了筹集资金他忍痛卖掉了几乎所有的画作,当他回到空荡荡的画室,有心怀大事而家徒四壁的悲壮;当他从巴黎急飞回来阻拦天津老街被拆,却只看见废墟的时候,他如梁思成哭古城墙一般泪流满面……

之前冯骥才从来不卖画,他说画家画画不是为了卖钱,作家写书也不是为了红,真正的艺术家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内心而作。可是,为了“非遗”,他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原则。

但是,冯骥才在挽救“非遗”的过程中,明白少数人的努力远远达不到保护我国“非遗”这项巨大工程的作用。“目前,我国‘非遗’约十万项,已认定的传统村落约六千八百多个。”而保护文化遗产,不仅仅是缺钱,还要用科学、系统和标准的方法来进行,而执行这些所需要的大量人才更为缺乏。

2001年2月,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成立,任院长的冯骥才带领学术团队致力于文化遗产普查、整理、学术研究和科学保护工作,形成了众多的学术研究成果与理论建树,为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培养了一批急需的专业人才。

但人才数量还远远达不到需求,冯骥才便开始呼吁将“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在中小学开设‘非遗’课,从大学起就要培养‘非遗’人才。”

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达通知,批准2020年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增列学位授权点名单,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落户天津大学。对此,冯骥才感到特别欣慰,欢迎人文、历史、建筑等专业的本科生前来报考。目前,学院正在筹备专家会议,即将启动编写教材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