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雪垠的一场文学“马拉松”
1958年秋天,姚雪垠被划为“极右派”分子,下放监督劳动改造。在困境中,姚雪垠时常用司马迁的话来激励自己。他决定向古人学习,开始偷偷写《李自成》。
姚雪垠被批斗以后,住的是一楼的房间,又紧靠院子的大门,房门又没有插销,门无法关严,只要从院子里路过的人推门进来,一眼就可以看到他“闭门思过”的情形。因此,“明目张胆”地写作,又要被抓“现行”了。为了写作能够顺利进行,他买了个活页夹,将活页纸放进去,写完一张可以取出来保存一张。这样,每当听到有脚步声走进院门,他便赶快合上活页夹,将两手搁在床上,坐着“思过”。等进来的人上楼,他便重新打开活页夹,继续往下写。
从1957年10月下旬开始,到1958年8月下放农场监督劳动以前,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姚雪垠克服手头没有资料,既不能到图书馆借书,又不能同任何人交谈等困难,不仅以神奇的速度写出了《李自成》第一卷30多万字的草稿,而且将第二卷也写出了一部分。这为1963年《李自成》第一卷的出版和以后创作《李自成》全书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1958年8月下旬,姚雪垠同其他一批“右派分子”被下放到汉口郊区的东西湖农场监督劳动。虽然干着繁重的体力劳动,但他在工余、路上、中午、晚上照样构思着《李自成》,而且充分利用每个月4天的休假时间,把他平时想好的一切拼命写出来。
姚雪垠晚年回忆说:“没有五七年被错划‘右派’,也就可能不会有《李自成》,从这一点说,也算是坏事变好事吧。”
在创作过程中,姚雪垠常常一边写一边哭,有时哭得写不下去,只好停顿下来,等情绪略微平静时继续写。可以说,《李自成》是用眼泪写出来的。1961年,他在第一卷初稿整理完后,写了一组旧体诗抒怀,其中有“三百年前悲壮史,豪情和泪著新篇”的诗句。
《李自成》第一卷40多万字的初稿顺利完成后,姚雪垠为慎重起见,先排出几本毛样,分别送北京请几位明史专家审阅。1962年国庆节刚过,姚雪垠赶到北京。在责任编辑江晓天的陪同下与明史专家、北京市副市长吴晗见面。吴晗读了高度赞赏:“我认为《李自成》第一卷绝不在《水浒》之下,甚至比《水浒》还高。如果拿它同《三国演义》比较,我看它也超过了《三国演义》。因为罗贯中的作品既没有写生活,结构也不完整。”
1963年1月中旬,姚雪垠把认真修改过的《李自成》第一卷交给了中国青年出版社的文学编辑室主任阙道隆和责任编辑江晓天。此时正值新春佳节,他没有顾得上休息,又像往常一样半夜起床,投入《李自成》第二卷的创作中。
1963年7月,《李自成》第一卷分上、下两册出版,首印10万册,很快脱销,全国一片好评。1975年国庆前夕,姚雪垠完成了《李自成》第二卷的写作。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三点多钟,唐山大地震,许多北京市民在临时搭建的防震棚里躲避余震。姚雪垠不听出版社同志让他回武汉住一段时间的劝告,表示决不离开北京,抓紧时间把第二卷稿子改定交给出版社。出版社只好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北面人行道上搭了一个防震棚。他终日坐在小马扎上,不顾闷热,夜以继日地抓紧校改《李自成》第二卷样稿。
1977年1月,83万字的《李自成》第二卷,分上、中、下3册出版。初版30万套很快就被抢购一空。除了拥有中、日文版本外,尚有英、法文等译本,在国际上影响日增。结果,《李自成》前两卷的印数很快超过了200万套大关。到1981年第三卷出版前,《李自成》前两卷的总发行量已达到410多万套,成为中国当时最畅销的小说。
《李自成》第三卷出版以后,姚雪垠已进入古稀之年,为怕万一全书完不成,留下像《红楼梦》一样的遗憾,他决定撇开第四卷,先从最难写也是最为关键的第五卷开始写起。他说:“我在完成第五卷以后,回过头来再写第四卷,是为了先难后易,稳操胜券。也是预防万一吧。”
从第三卷开始,他口述录音。这些录音由他的助手变成文字,最后他修改定稿。创作第三卷时,他的录音提纲很简单,有时甚至没有提纲,对着录音机就说,说出来便成小说。从第五卷开始,他变换办法,先在本子上写出提纲,既有叙述的人物故事,也有人物对话等,比较详细,实际上就是每一章节的内容梗概。然后按照提纲,像讲故事一样,进行口述录音。
1992年,姚雪垠的妻子王梅彩突然中风瘫痪失语,他生活上失去了无微不至的照顾,对他是个巨大的打击,一下子衰老了许多。1997年2月,姚雪垠同夫人一样,也因多发性脑梗塞,突然中风,住进医院。幸好为了保证在生前把《李自成》全书写完,姚雪垠在1981年初,就详细写出了四、五两卷近20万字的口述提纲,整个小说的结构、章节、主要骨架已经完成。1985年前后,又完成了《李自成》第四、第五卷口述录音书稿。姚雪垠的最后一位助手许建辉女士,为整理第四、第五卷书稿,常常夜以继日地工作。到1988年初,书稿已经全部整理完毕,进入编校中。
1999年4月29日,姚雪垠与世长辞。姚雪垠逝世4个月后,按照他的原定计划,《李自成》编辑出了两个版本,即《李自成》5卷本和《李自成》10卷本,两个版本同时流行于读者中,受到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