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的文学“滑铁卢”
英国作家毛姆在成为作家的道路上,曾遭遇一次重大挫折。而正是这次意外,医学界少了一名航海医生,世界文学史却多出一位著名作家。
毛姆出生于英国驻法国大使馆。幼年丧父母后回到英国跟随做牧师的叔叔生活。或许是他的作为儿童文学作家的外祖母的文学基因,毛姆在伦敦圣托马斯医院读书时就立志文学写作,并在即将毕业时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兰贝斯的丽莎》。这件事在医院里引起轰动,在院刊发布的一则消息中,称赞这部作品“以一种有说服力的甚至是揭露的方式描写兰贝斯地区的一个侧面,其独树一帜的情节与风格将为广大爱好现实主义作品的人们所热烈欢迎”。
修完所有学科取得医生资格后,毛姆的另一部以15世纪意大利士兵终成圣者的长篇小说《成圣》也出版了,除此还有短篇小说集出版。对文学的憧憬让年轻的他踌躇满志:“我豁出这一辈子了。”他决定在并无经济保证的情况下写小说。
然而,在19世纪末作为一个写小说的作家,必须直面被湮没的危险。当他告诉最初的出版商昂温自己要专业写作时,昂温担心地说:写作固然是好事,但却是一根不中用的讨米棍。那时,毛姆虽有年息150镑的一笔存款,也只能供他维持最基本的生活。他身边的小说家挂笔改行谋生的情况屡见不鲜,有的去农村做信件监检员,有的在律师事务所当书记员,有的则是枢密院的图书管理员,而在《妇女》杂志当编辑的H·G·威尔斯则同时又是牧师和撰稿人……毛姆全然不顾,离开医学院后,埋头写作。他也从不写书刊评论之类的文章来增加收入,甚至连干零活赚点小钱也不屑为之。哈瓦那的一家雪茄公司想请他写几个短故事,报酬不菲,他故意漫天要价,最后不了了之。
毛姆获得的稿酬少得可怜,这也是当时整个英国出版界的普遍现象。有人做了统计,1892年英国文坛上大约有50名小说家,他们每人平均一年勉强赚到1000多英镑,而毛姆远不在其列。毛姆想以文学作为职业,只能说明他尚不了解文学这碗饭有多难吃,事实证明,从那时起到他的写作成功,尚须磨炼十年。
《克拉多克夫人》写于1900年,出版于1902年11月,美国版直到1920年才上市。这本小说受到广泛关注,即便依照毛姆悲观主义的标准,也可谓大获成功。不过,他的沮丧感并未因此散去,他真正的抱负是成为一名剧作家,既然《克拉多克夫人》引起了公众的兴趣,毛姆则开始盼望“通过小说成名,从而步入戏剧界”。然而他的剧本却屡遭拒绝。
1900年,毛姆26岁,衣冠楚楚,气色极佳,且小有名气。他和朋友住在单身宿舍里,收到的微薄稿费全部用在了旅行上。带着小说《克拉多克夫人》的稿费,他和可信赖的好朋友佩恩先是去了托斯卡纳,然后再去瑞士滑雪,第二年1月又去埃及住了两个月。经由巴黎,1906年春回到伦敦时他已囊中空空,但闯进文学圈的决心从未像此刻这样坚定过。在国外旅行时毛姆写了一些游记,还有两个短篇小说,年底时长篇小说《魔法师》脱稿,但拿到书稿的出版商被书中内容吓了一跳,没人敢出版。1907年夏末,毛姆筋疲力尽,不屈不挠的努力却没换来任何回报。《魔法师》还没找到出版商;在伦敦剧院经理人们手中传阅的剧本,没有一个找到买主。还好,这时一丝光亮照射到他,他把喜剧《克拉多克夫人》的女主人公设计成一个非常有趣的人物,被一个在巴黎寻找素材的美国制作人乔治·泰勒看中,提出用1000英镑买下来,那时,毛姆留给泰勒的印象很好,“是个有前途的年轻人”。
当泰勒带着剧本回到伦敦,拿给女演员们,却没一个人愿意碰这个角色:这个与作品同名的女主人已不年轻,并且在一个关键场次,她必须素颜出场,大灯照在脸上,不许化妆,也不能戴时髦女人常戴的假发……没有一个大明星会欣然接受这个角色,都担心毁掉自己留给公众的美好形象。就这样,这个剧本在伦敦18个剧院经理手中推来推去。僵持之下,毛姆手中的钱几乎花光,小说不足以维持生计,写新闻也没赚到什么钱,他不得不寻找写书评的机会,有一次还说服编辑让他来写一出戏的短评,但他发现自己显然不具备那方面的天赋。
伦敦舞台的这次挫败,使他心灰意冷,不得不做出一个“弃文返医”的决定:他打算回托马斯医院学一门新科目,去做一名航海医生,以实现自己一边云游天下或许还能“伺机”写作的愿望。不过,在实施新决定之前,他不顾囊中羞涩,买舟南下,又去了意大利西西里。
或许毛姆一直勤奋写作的努力感动了苍天,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帝的一双大手勇敢地把他拉回文学之轨:正当他流连于西西里的那些古老庙宇时,收到英国皇家剧院导演奥索·斯特劳的电报。原来,这位导演正处于业务萧条时段,很想找个剧本作为权宜之计上演五六个星期以维持局面,毛姆的一位朋友极力向奥索兜售《克拉多克夫人》,巧合的是,当时伦敦一位红极一时的女演员正处于空档期,心血来潮般想演女主角……毛姆立即告别西西里。此时他身上的钱只够坐火车去巴勒莫,再乘晚上的船去那不勒斯。星期一上午,他在那不勒斯上了岸。
可是航运局官员看他衣着寒酸竟不卖给他船票,他一气之下到了另一家公司,并摆出一副坐头等舱的架势,他还真的得到一张头等船票,但这时他手里只剩半个克朗。他急中生智去赌钱,谁知这竟让他成为自己的小说《生活的事实》中的尼基,一个回合赢个盆满钵满,再也不愁到马赛和伦敦的船票钱。他在日记中写到:“到了伦敦后,我还有一先令可以叫出租车。周四上午11点我信步走进皇家宫廷剧院。我感觉自己就像环游地球80天后回来的斐利亚·福格,在8点钟声敲响的那一刻走进改良俱乐部。”
这是1907年9月的某一个周四上午,毛姆步入伦敦皇家剧院看彩排,难掩的激动。历经周折,《克拉多克夫人》终于被这个一流的剧院搬上舞台,而且由伦敦的一位女明星领衔演出。
首演大获成功,《克拉多克夫人》让毛姆一夜成名。他被媒体冠以“英格兰剧作家”的称号。《克拉多克夫人》在伦敦上演了一年多,他不仅没有“返医”,在此后的26年间,他又有29部剧作上演。最辉煌的时候,伦敦在一天内同时上演他的四部剧本,创下了在世剧作家同时上演剧目最多的记录,并过了整整一代人的时间才被打破。一位漫画家曾为《笨拙》杂志画了一幅漫画:莎士比亚站在毛姆剧作的广告板前咬着自己的手指头……
多年后,毛姆在《总结》中写到:“我的成功是惊人的,也是意外的。我得到的解脱大于兴奋。”有一天傍晚,他沿着潘顿街散步,经过喜剧院时碰巧一抬头,看到落日照亮了云彩。他停下来看着这可爱的景色,心里想:感谢上帝,我现在可以看着日落,而不必去想怎样描绘它。
毛姆本来打算那之后再也不写小说,而把余生都献给戏剧。不过事实并非如此,在日后的文学道路上,奠定他文学地位的,仍是《月亮与六便士》《人性的枷锁》《刀锋》等十几部长篇小说,以及100多篇短篇小说,以至在20世纪20年代他索性放弃了戏剧写作,更加专注于小说、随笔了。
- 毛姆的分隔主义自画像[202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