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红色经典”怎样一路走来?“红色经典”文学研究资料编纂问题座谈会召开
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 于国鹏   2022年07月15日08:31
关键词: 红色经典

7月11日,“红色经典”文学研究资料编纂问题座谈会通过线上线下召开。

山东大学教授、山东大学莫言与国际文学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丛新强主持座谈会,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张荣林致辞。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温儒敏、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贺立华、山东大学荣聘教授张志忠、山东大学兼职讲席教授张清华、山东大学诗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张立群出席,来自山东大学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莫言与国际文学艺术研究中心的十余名研究生参加讨论。

丛新强介绍,“红色经典”文学研究资料编纂项目,源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0-70年代的中国文学生活研究”和山大人文重大项目“红色经典文学史料的整理与研究”的学术需要,在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和山东大学莫言与国际文学艺术研究中心不断提炼学科重心、研究方向的启发下,团队决定以“红色经典”研究作为方向之一,并首先选择约定俗成的“三红一创青山保林”八部长篇小说的研究资料编纂为切入口。此前常常是以作家为中心进行资料编纂,而本次则是以文本为中心编纂研究资料,“目前,研究资料编纂的初稿已经完成,为最大限度地避免疏漏,解决其中遇到的疑点、难点,希望专家学者们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温儒敏表示,编纂“红色经典”文学研究资料具有很高的时代价值和学术意义。“红色经典”是当代文学史上绕不过去的巨大存在,承载了几代人的阅读经验和生活记忆,编纂这样一批研究资料,有利于发现新的学术生长点,进一步挖掘“红色经典”文学在政治、思想、艺术方面的不同面向。张荣林回顾了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过去四年的机构建设、人才建设、制度建设,希望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助力下一个四年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在研讨环节,八部资料编纂的各位编者分别就当前的成果与不足进行了介绍说明。《创业史》资料的编者赵坤表示,面对这部作品“红色经典”的特殊地位所优先占有的知识生产权,编纂资料时更加注意“批评的历史化”过程,面对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出现的海量批评文本,力图通过聚焦代表性的文本和跨代际、不同身份的批评者,尽可能多地展示出人们面对这部作品时产生的不同视野、思路和观点。《林海雪原》资料的编者于京一表示,这部作品资料分布很不均衡,由于该小说的通俗性及多个版本的影视改编,收集到的批评文章大量来自本科生、硕士生,又由于《林海雪原》的文学性较弱且作者曲波少有其他创作,有分量的批评文章又往往只出自几位对此感兴趣的名家之手。《红旗谱》资料的编者陈若谷认为,在“红色经典”的生产过程中,出版社编辑经常帮助作者把握作品方向、润色文字,因此一部分编辑手记、谈话录也值得重视,另外,还就如何收录争鸣性质的文章,收录文章的质量评价机制与创新性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红日》资料的编者王昊详细阐述了《红日》的学术史,认为其大体呈现为“赞扬—贬损—平反—再解读”的态势。《红岩》资料的编者毛金灿,针对《红岩》批评史上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辩证和革命伦理与日常伦理的矛盾,进行了重点分析。《青春之歌》资料的编者王静认为,该作品的“政治化—去政治化—文化研究”这样一个不断更新的批评范式,为它的经典化注入了持久的动力。《保卫延安》和《山乡巨变》资料的编者韩金男则重点对两部作品“深入生活”对当下文学创作的启示进行阐述,认为研究资料反映出的时移世易恰恰标志着“红色经典”的未完成状态。

在专家评点环节,张清华表示,研究院以具体项目带动科研创新、深化人才培养是一个很好的举措,他认为,“红色经典”是适配当前历史氛围的当代文学研究课题,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红色叙事成为新的社会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试验场,而且研究方法不断细化,产生了大量学术成果。因此,编纂资料时必须具备历史视野和历史意识,意识到历史的分期,将其应用于编纂的体例之上,使得文章的史料价值充分彰显。为了重建文学性的批评,他还建议,要在精神分析或精神现象学的意义上多多挖掘文本的无意识结构、传统结构、民间结构等各种原型结构,进而探究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奥秘所在。

贺立华认为,“红色经典”曾是一代人珍贵的精神食粮,当历史语境变化后,这一代人又写下了痛彻的反思文章,那么,在对它的赞成和反对都不再具有轰动效应的新世纪,年轻一代人重新面对“红色经典”的思想和情感,恰恰构成了与上一代人的精神对话。

张志忠表示,编纂资料的站位一定要高,在历史评价的“正题”和“反题”之后,年轻一代要有提出“合题”的勇气和使命意识,要体现出编选者个人建设性的眼光,甚至可以像著名的“中国新文学大系”那样,为入选文章撰写长篇导言。在编写原则上,他建议,顾及八部作品的差异性,不必硬性规定篇幅,重视“红色经典”编辑过程的价值,同时也可收罗一些网络上的评论,另外,对一些争鸣文本的搜集,既要体现出特定的时代际遇又要有所节制,还可以吸收近年来“本事考辨”的相关成果。

张立群、宁明、薛熹祯、潘耕、梁帆就资料收集、编纂体例、海外传播、出版策略等方面各抒己见,对于具体的编纂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