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高擎革命火炬的《向导》
来源:人民政协报 | 施泳峰  2022年08月16日08:29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有一份珍贵的《向导》周报创刊号,纵25.7厘米,横18.5厘米,厚1厘米,是国家一级革命历史文物。虽然纸张早已发黄发脆,但是上面油墨的字迹仍然清晰可见。

《向导》周报

1922年8月中共中央在浙江杭州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如何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在新形势新任务下加强党的宣传工作,计划在北京创办《远东日报》。但是出席会议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创办《远东日报》的条件不成熟,而且难度太大,建议在上海创办一份周报。最终中共中央接受这一建议,决定在上海创办《向导》周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

1922年9月13日,《向导》周报在上海老西门肇浜路兰发里三号(今上海市黄浦区复兴东路1047弄3号)创刊,由蔡和森担任主编。《向导》周报以“统一、和平、自由、独立”为办报宗旨,有8个版面,除报头外其余内容采用的是当时报刊通用的竖排版格式,设有“中国一周”“世界一周”“时事评论”“读者之声”等栏目。《向导》周报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评论国内外时政为主,及时报道和评论时事,以指导现实斗争,系统地阐述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阐明建立以国共合作为中心的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向导》周报在创刊号中科学分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指出:“资本主义先进国家的民主革命,可以说完全是对内的革命,他的敌人只有一个,就是封建阶级。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革命则不然,不仅是对内的革命,而且是对外的革命。他的敌人有两个,一个是封建阶级,一个是外国帝国主义”,“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占有垄断资本,依附于帝国主义,又与封建势力密切联系,因而反对革命,是帝国主义的附属品,是站在被革命的地位”,因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产主义”好比三座大山沉重地压在旧中国人民的头上,是“革命之绝对的对象”,这一科学论断与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二大通过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相一致。

唤醒苦难同胞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具有鲜明的革命性、深刻的思想性、犀利的战斗性。

《向导》周报自创刊之日起,始终高举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旗帜,用大量事实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为,指出:“国境以内,租界厘然;水陆要塞,大半割让;各大都会,莫不有外兵的驻扎;长江内河,简直任外舰横冲直撞;海关盐政早已共管,铁路交通现又继之;外交内政,无一事能容中国人自主,文化教育也几乎全归外人支配。”《向导》周报通过不断地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本质,激发起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的革命斗志,“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从此深入人心。

《向导》周报自创刊之日起,始终坚持揭露封建军阀卖国求荣的罪恶行径,大肆出卖民族利益、出卖国家主权的丑恶嘴脸,以及军阀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比如,1924年皖系军阀卢永祥与直系军阀孙传芳之间为争夺地盘爆发江浙战争,《向导》周报发表《军阀战争之一幕》,指出:不管双方“出兵宣言”中如何“词严义正”地大讲“正义与民意”,这次战争的实质只能是“直与反直的军阀战争”,其结果无非是“外力侵入断送国家生命的惨痛都是有加无已”,但是“在这一幕大凶剧之中,江浙人民所受奸淫掳掠妻离子散家败人亡的痛苦,岂是十年廿载所能恢复?”《向导》周报通过不懈地揭露封建军阀的反动本性,激发起中国人民反抗封建军阀反动统治的革命斗志,“打倒军阀”成为北伐战争的重要口号。

《向导》周报自创刊之日起,始终大力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积极开展工农运动,推动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以后,全国革命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迅速发展,广东国民政府出兵北伐,大革命风暴席卷全国。为此《向导》周报发表《统一的国民运动》,指出:要打倒军阀,“必须是各阶级各部分争自由争民权的各种势力,在一个统一的目标之下集中起来,成为一个有组织的广大的国民运动,才有充分反抗军阀的力量”,“工人阶级是最富于革命性的,特别有指导中国国民革命之资格”,“农民是国民革命的主力军”,“国民革命是中国目前所紧急所可能的工作,只有国民运动能打倒军阀,开辟我们共产运动的途径”。

强大的编辑和作者队伍

《向导》周报的编辑和撰稿人很多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如蔡和森、高君宇、张太雷、向警予、赵世炎、罗亦农、毛泽东、周恩来、瞿秋白、王若飞等,他们的理论修养较高,斗争经验丰富,既具有忠诚的信仰追求、深厚的大众情怀,又有深刻的社会观察力、科学的思辨能力与论述水平,他们编辑与撰写的文章为读者所喜闻乐见,并以大众化、通俗化的表达形式广泛流传开来。

比如,《向导》周报的首任主编蔡和森留学法国时就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阅读了《共产党宣言》《人道报》等百余种马克思主义书报,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蔡和森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中国革命运动的现状和未来,以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和善于工作的办报作风,为后人树立光辉的榜样。

蔡和森在担任《向导》周报主编期间,单独署名的文章有130多篇,联合署名的文章有36篇,主要是揭露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的殖民主义侵略罪行、揭露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宣传国共合作、论述工农革命斗争的重要性以及介绍苏俄、土耳其、匈牙利等国外革命的情况。虽然蔡和森患有严重的哮喘病,身体瘦弱,但他仍然整天在屋子里埋头写作和编辑,往往记不起吃饭,有时晚上写作疲倦了,常常不解衣不脱鞋,倒在床上躺一会儿,又爬起来继续工作。

“黑暗的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

《向导》周报在1922年的发行量为1000多份,以后逐渐增加,在1923年增加到5000多份,到1926年已经达到3万多份,还出版了50期为一集的合订本。随着社会影响的持续加强与国内读者的拥护支持,《向导》周报从最初在上海、北京、广州、长沙等4个城市发行,发展到在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发行,甚至在法国巴黎、德国柏林也有发行。1923年12月在北京大学成立25周年纪念日举办的“中国的日刊与周刊,你最爱看哪种”的民意测验中,在被调查的1007人中,《向导》周报获得224票,名列全国周刊榜首。

《向导》周报在上海创刊后,由于反动军阀的破坏、阻挠与镇压,发行到第5期就遭到查禁,《向导》周报编辑部不得不于1922年10月从上海迁往北京,在北京西城区中老胡同1号(今北京市东城区中老胡同1号)出版发行《向导》周报第6期到第20期。“二七惨案”发生后,《向导》周报编辑部不得不于1923年3月从北京迁往广州,在广州昌兴新街28号(今广州市越秀区昌兴街28号)出版发行《向导》周报第21期到第85期。由于国民党右派企图破坏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向导》周报编辑部不得不于1924年10月从广州迁往上海,从第86期起《向导》周报一直在上海出版发行。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向导》周报编辑部不得不于1927年4月从上海迁往武汉,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向导》周报被迫于1927年7月18日停刊。

《向导》周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中央机关报,前后历时近5年,先后辗转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地,出版发行201期,发表文章1400多篇,累计300多万字。《向导》周报始终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政策、路线、方针为己任,大力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热情宣传和支持工农革命运动。《向导》周报经历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与破裂、大革命兴起与失败的全部过程,犹如“黑暗的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唤醒了四万万踏在国内外强盗脚下的苦难同胞”,“真敢替受压迫的工农阶级呼冤而确能指示民众以革命大路”,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革命前行的方向,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出版发行的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中发行时间最长且连续出版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