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编者按:近日,中华书局出版了学者周志文的新著《阳明学十讲》。作者秉持“有一分证据才能说一分话”的态度,通过对阳明学之前儒学历史的溯源、阳明学出现的背景分析、阳明人生与学术的精到论述、王门后学的发展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使读者能够在平易而有力的话语中,深切感受到王阳明“不世出之天姿”,“冠绝当代,卓立千古”的道德、功业与文章。经出版方授权,中国作家网特遴选其中《“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一节发布,以飨读者。
《阳明学十讲》,周志文 著,中华书局2022年7月出版
阳明在第二年也就是正德三年(1508)戊辰才到贵州龙场,时年三十七岁,在此地待了整整两年,一直到三十九岁才离开。这次被贬谪是阳明一生的转捩点。中国历史上不少名人,在经过人生变难之后,生命境界大开,终于成就极大事业。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正可证明此事。阳明居夷处困,到处行动不便,反而将平日的宠辱忘怀,身边一无交往酬酢的对象,枯寂的生活更触发了他颇为频繁的内心活动,这种转变,使得他在思想上的进程大步超前。《年谱》中记录了这段经历:
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中,蛇虺魍魉,蛊毒瘴疠,与居夷人鴃舌难语,可通语者,皆中土亡命。旧无居,始教之范土架木以居。时瑾憾未已,自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乃为石墎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久之,胸中洒洒。而从者皆病,自析薪取水作糜饲之,又恐其怀抑郁,则与歌诗,又不悦,复调越曲,杂以诙笑,始能忘其为疾病夷狄患难也。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这段记录极为重要。阳明学的主旨在“良知”。要知道所谓“良知”是每个人都有的,即上文所说的“吾性自足”,但有些人迫于习染,把良知弄得混杂了,或把原本有的良知弄丢了,以致良知不再,所以就得“致良知”了。所谓“致良知”,是指把良知重新找回,而良知在心,自不能从外缘知识中寻找,当然也不能从书本中找,书中的是闻见知识,与良知无关,良知得从个人的身体力行中去发现,这就是阳明“知行合一”之说的来由。这个见解,是阳明在居夷处困时发现的。这段经历,对阳明而言十分重要。这一年是他一生最大的转折,也是他有着最大的发现的年份。
阳明在贵州前后待了三年,正德五年(1510),害他的宦官刘瑾因谋反涉罪而被凌迟处死,阳明的罪也就被平反赦免了,随即被任命为江西庐陵县知县。庐陵是北宋名臣与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的出生地。阳明三月到庐陵,但没做满一年,十二月就又调任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后又调任北京吏部,此后在各部调来调去,都不是很重要的职位。但在此期间阳明的声名鹊起,前来跟随的学生日渐增多。他因遭贬谪龙场曾于正德二年时短暂回乡,就有学生向他求学。他早期的学生徐爱(字曰仁,号横山,1488—1518,也是阳明的妹婿),就是此年称弟子的,之后,追随者渐多。在贵州时,也有当地学子加入。阳明此后日常主要的工作,其实是放在与学生的相处上面的。
当时他提出的良知哲学,很契合人心,很多人认为能救当时学术之弊,所以追随的学生更多了。正德八年(1513)十月,他又赴滁州,督导马政,做了一名管官马的地方事务性官员。滁州在安徽的长江沿岸,离南京很近,这地方也与欧阳修有关,他曾被贬谪滁州,以诗酒自放,筑有“醉翁亭”于此。第二年四月,阳明又被调升为南京鸿胪寺卿,官职比以前高了,但仍是个闲差。他很高兴,因为没太多的事可做,便成天与学生故旧聚在一起,得以彼此问难切磋。他的良知之学,也因不断锻炼修正而变得比以前更成熟。正德九年五月,阳明从滁州赶赴南京就任新职的时候,突然觉得往年自己本想“引接学者多就高明一路,以救时弊”,但又可能形成一个“空虚”之病,而且觉得自己的良知学与佛、道二氏之学也有些分不清楚之处,故立志要厘清。他说,居夷三年,再加上这几年的思考、沉淀,“始见圣学端绪”,“悔错用功二十年”。
阳明的良知学,在不断沉思、反省与自寻出路的努力中,也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