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铸雄奇瑰丽词——毛泽东诗词用典赏读
毛泽东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也是独领风骚的一代诗人。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善于借鉴、运用中国传统的典籍文化。对于浩如烟海的历史典故和古诗词中的名言佳句,他常常是信手拈来,并另出新意地加以引用、借用、化用,给笔下的篇篇诗作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光彩。
毛泽东的诗词中,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用的是比较多的。在已经发表的诗词中,他曾先后5次引用《逍遥游》中有关鲲鹏的意象。
最早引用是在1918年春所写的送别词《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中“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其中的“鲲鹏”典出《逍遥游》“鹏之徙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毛泽东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你远行我为你放声歌唱,你像鲲鹏击浪从此开始。《逍遥游》中说鲲鱼化为大鹏,大鹏起飞时“水击三千里”,即用翅膀击水击了三千里才起飞。诗人显然是以此希望友人能像鲲鹏那样搏击风浪,翱翔云天。
1925年秋天,毛泽东漫步橘子洲头,写下了著名的词作《沁园春·长沙》,该词的结句为:“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三句意即作者和同学少年到湘江去游泳,在中流击水激起的浪花可以阻遏像飞一般的船,诗句写出了一种豪迈的气概。对这首词,诗人作了自注:“(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其中的“水击三千里”引用了《逍遥游》中鲲鹏击浪的诗句。诗人借用这个寓言来抒发在大江大河中迎风劈浪的豪迈,显示出了对理想、前途充满信心,读来令人振奋。
1963年,毛泽东在《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中有“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两句。这其中的“斥鷃”是指在蓬蒿中飞起来不过几尺高的小雀鸟,而“大鸟”则同样典出《逍遥游》:“……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昆鸡”是一种大鸡,引自俄国克雷洛夫寓言《鹰和鸡》。其中写道,鹰因为低飞而受到鸡的耻笑,认为鹰飞得和鸡一样低。鹰答道:鹰有时飞得比鸡还要低,但鸡永远不能飞得像鹰那样高。此联中的上下句通过同义相叠增强了表达效果,使大者更大,小者更小,高者更高,低者更低,也在戏谑和鄙夷之中透露出诗人对鲲鹏式英雄人物有时身处不顺利生存处境的一丝忧虑。
1965年秋写的《念奴娇·鸟儿问答》是毛泽东对《逍遥游》典故的深度引用:“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然后模拟大鹏鸟与蓬间雀的问答对话,寓庄于谐,把严峻的国际较量喜剧化地表现了出来。
如果说毛泽东以上对鲲鹏意象都是赋予正面或正义的形象的话,那么1930年写的《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诗中却对鲲鹏意象作了反面引用。诗云:“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这里的鲲鹏指的是腐朽凶恶的敌人。而“腐恶”的敌人终究也要被代表强大革命力量的“万丈长缨”缚住,正义终究要战胜邪恶,诗句表现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英雄气概,其志之大无有上者。其中的“天兵”作者亦引自唐戴叔伦《送崔融》:“王者应无敌,天兵动远征。”温庭筠《遐水谣》中“天兵九月渡辽水,马踏沙鸣惊雁起。”古时喻天兵为王者之师、正义之师。毛泽东把英勇无敌的红军战士比作天兵实属恰如其分。
诗人除了反复引用“鲲鹏”这一意象之外,对自然界其他动物的化用也比比皆是,如《沁园春·长沙》中对自然景物有“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描述。这两句是从《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旱麓》中“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化用而来。毛泽东笔下的两句词比古人的两句更具有气势和力度。朱熹《诗经集传》注此两句,称“怡然自得”,这与毛泽东词中的“万类霜天竞自由”亦相对应。读者从“鹰击”“鱼翔”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万千生物的生机与活力。
源于原作又超越原作是毛泽东用典的一大特色,经毛泽东的活用、妙用和巧用,古人笔下的诗句常常能出神入化地达到新的、更高的艺术境界。1931年夏,毛泽东、朱德率红一方面军粉碎了蒋介石对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发动的第二次大围剿之后,毛泽东写下了《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其中的“横扫千军如卷席”化用了杜甫的《醉行歌》中“笔阵横扫千人军”。杜甫以此喻笔力雄肆,而毛泽东词则形象生动地描写红军横扫千军万马如同卷席子般干净利落。又如,1933年夏,毛泽东到江西瑞金以北的一个名曰大柏地的地方,面对当时“左”倾机会主义者对革命事业的危害,回忆当年红军战斗历程,触景生情,写下了《菩萨蛮·大柏地》,其中的“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亦语出两处古诗。前一句出自唐温庭筠《菩萨蛮》“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后一句语出宋赵抃《和韵前人初出销头》“淮木林林脱,霜鸿阵阵飞”,后句言大雁列队而飞。毛泽东此词中的“阵阵”是指群山排列犹如军阵般气势恢宏。两句词既源于古诗又超越了原作。还如,1959年7月1日写的《七律·登庐山》中“热风吹雨洒江天”,化用了唐王建《宫词》“春分吹雨洒旗竿”一句。显然,毛泽东的句子更富诗意和想象力。再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句。毛泽东1961年写的《七律·答友人》中“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的前一句即是借用了李白的这句诗,这里表达的是作者向往家乡“芙蓉国”的心情。
毛泽东引用典籍和古诗句一般不落古人靡弱之音的窠臼,所表达的都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昂扬向上的精神品格。1927年春大革命失败前夕,毛泽东写下了一首《菩萨蛮·黄鹤楼》,诗的最后两句“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酹”字含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意味,形容古人祭奠或盟誓时以酒浇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曾有“一樽还酹江月”的诗句,表露的是苏轼对“人间如梦”的一种无奈。而毛泽东词中的“酹滔滔”则是以江流滔滔喻胸中心潮澎湃。同样是一个“酹”字,作者的视野、格局不同,意境则完全不同。后者体现的是诗人面对危局处惊不乱的镇定与从容,袒露的是他无惧困难、决心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心声。写于1934年夏的《清平乐·会昌》中“踏遍青山人未老”,是从陆游《渔家傲·寄仲高》中“行遍天涯真老矣”一句化出。陆游表现的是回顾往昔而发出的感慨与叹息,而毛泽东则一反其意,表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毛泽东诗词不仅会取自古代典籍中的某个意象元素或某一诗句,有时还会针对某一整首古诗反其意而用之,从而使诗作产生别开生面的效果,《卜算子·咏梅》便是其中一例。1961年12月,毛泽东在广州为即将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做准备。当时大的国际背景处在中苏论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加紧了对华经济封锁;从国内来看,我们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内忧外患,国家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在严重困难面前,毛泽东始终保持了中华民族大无畏的气概。他对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表现出的孤芳自赏、凄凉抑郁情调并不十分赞赏。于是“反其意而用之”,写下了与陆游原题、意境和格局完全不同的《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陆游词中的梅花遗世独立、孤寂冷漠,毛泽东笔下的梅花傲雪凌霜、骨力遒劲、冲寒开放,以此喻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无惧困难、敢于斗争的崇高品格。
在毛泽东的诗篇中,以古诗词原调、原题作诗,内容、意境却截然不同的作品不止一篇。1962年4月21日,毛泽东谈《浪淘沙·北戴河》一词写作缘由时说:“李煜写的《浪淘沙》都属于缠绵婉约一类,我就以这个词牌反其道行之,写了一首奔放豪迈的,也算是对古代诗坛靡弱之风的抨击吧。”(见林克《忆毛泽东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