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刘学俊委员:用世界通用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来源:中国艺术报 | 陈思静  2023年03月10日11:57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播艺术团团长刘学俊

 

作为艺术品种最多的国家级艺术团,有着70多年历史的中国广播艺术团始终坚持在传承创新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近年来,中国广播艺术团原创出品了《万物生长——二十四节气交响套曲》《大河九曲》等音乐作品,用音乐讲述古老的二十四节气文化、展示黄河流域的文化底蕴与风土人情;推出《阔步新时代——殷秀梅大型独唱音乐会》《我叫方清平——单口相声专场》等精品演出,为艺术家搭建艺术展示的平台;打造中国广播艺术团艺术季、非遗相声大会等品牌活动,以精品力作和高质量的艺术演出展现新时代国家艺术院团新风貌。

作为中国广播艺术团的“掌门人”、新当选的全国政协委员刘学俊今年两会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美育标准化、均等化两个方面的问题,前者基于中国广播艺术团多年“出海”的经历,后者源于他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及多年工作观察的思考。如何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宣传工作,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如何创新美育工作方式,让美育标准化、均等化?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刘学俊。

不断推出老百姓认可的作品

中国艺术报:中国广播艺术团历史悠久,甚至1983年第一届央视春晚就是在中国广播艺术团举办的,请问中国广播艺术团一直坚持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刘学俊:中国广播艺术团下设民族乐团、说唱团、电影交响乐团、电声乐团,还有合唱团。在历史的传承中,中国广播艺术团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知名的歌唱家、相声表演艺术家、器乐演奏家、指挥家等,如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马季、姜昆、冯巩、李金斗等,民族音乐方面的艺术名家彭修文、刘明源、胡海泉、王国潼等,以及优秀歌唱家殷秀梅、屠洪刚、王洁实等。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历史底蕴,中国广播艺术团的艺术风格始终坚持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因为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只有不断推出新的作品、不断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们的作品以及艺术家才会不断被老百姓所认可。

同时,我们一直致力于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去年电声乐团的屠洪刚推出了歌曲《定军山》,就运用了京剧《定军山》里的一些旋律,同时加入了很多灵动的民族器乐和节奏非常强劲的流行音乐元素,在演绎时充分发挥了屠洪刚本人在京剧方面的造诣,推出之后广受欢迎;民族乐团通过对《春江花月夜》《花好月圆》《瑶族舞曲》《秦兵马俑幻想曲》《月儿高》《乱云飞》等经典作品重新演绎,赋予这些乐曲新的时代内涵;我们还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原创一些作品,在国外巡演时也得到了非常好的反馈。

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讲好故事,会讲故事

中国艺术报:以中国广播艺术团多次“出海”的经验来看,国外的观众喜欢怎样的中国演出?您认为如何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刘学俊:疫情之前,中国广播艺术团每年都要组织团队到国外巡演,无论是民族乐器,还是根据中国戏曲所编创的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都得到了积极反馈,甚至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也充分说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认为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应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探寻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根基,挖掘中华文化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精神力量,打造艺术精品,讲好中国故事。具体来说,就是用世界通用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内外传播;创新传播方式,多元化、艺术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文化品牌,构建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平台。

中国艺术报:如何用世界通用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刘学俊:这就是说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我们不要唱“独角戏”,而是要在中外文化的差异中寻找到共同点,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搭建起中外沟通的桥梁。以中国广播艺术团去年原创出品的《万物生长——二十四节气交响套曲》为例。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智慧结晶,蕴含着“天人合一,顺时而动”的哲学理念。中国广播艺术团历时5年打造的《万物生长——二十四节气交响套曲》音乐会,以传统二十四节气为立意,将二十四节气化成音乐的语言,用世界通用的音乐语言来传递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用跨越世界的情感共振来讲好中国故事,让所有海内外的音乐爱好者都能够了解中国的节气文化,对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在海内外广泛传播有着重要的探索和实践意义。

中国艺术报:二十四节气的确凝聚了中国智慧,但如何让海外观众理解其中的内涵?

刘学俊:这台音乐会是以西洋交响乐为基础、以中国的民族器乐为色彩,同时加入了一些现代的电声乐器,如鼓、键盘、萨克斯,让它们与中国的笛子、二胡、琵琶相交融,使整个作品内涵更加灵动、现代,更加有层次。

用音乐的形式来表现二十四节气的创意是我提出来的。最初我想用传统的中国民族器乐来创作,后来经过论证觉得这样太抽象,中国民族器乐的舞台表现力相对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后来我们又做了第二个版本,想用音乐剧的形式来呈现这一主题,但是框架立起来后考虑到将来流通的便利性,所以也放弃了。最后第三个版本我们就用了西洋管弦乐队加民族器乐的表现形式。我们希望呈现一台多元跨界融合的音乐会,让神秘的东方节气文化在音乐的语言中被世界更多的人所了解。

未来,我们还计划推进与国际媒体合作,让二十四节气文化在海外落地。比如通过短视频、音乐原声、纪录片等多种海外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同时,面向海外国家的主流社会和主流观众,实施中国节气文化艺术品牌的海外推广和演出活动,建立一个与西方主流社会艺术交流、借鉴、欣赏、融通的平台。

中国艺术报:也就是说,创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讲好故事,还要会讲故事。

刘学俊:是的。当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包罗万象,除了二十四节气以外,还有十二生肖、中国画、剪纸等众多文化艺术。我们应积极探索创新、精准的传播模式,通过多元化、艺术化的叙事语境,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让世界了解中国,加深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彰显中华文明的智慧与力量。

加快推进美育标准化、均等化

政府、社会、企业缺一不可

中国艺术报:美育是您今年两会关注的另一个议题,您提出加快推进美育标准化、均等化的建议是基于怎样的事实?

刘学俊:美育是审美教学与美感教学的结合,在提升人的审美素养、增进人的身心健康、培养艺术人才、激发创新活力、营造社会良好氛围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艺术是美育最集中、最典型的形态。

当前北京、上海这类一二线城市的美育资源都很丰富,但其它城市以及乡镇地区的美育资源还较为落后,这离社会发展和个人进步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美育教学的设施有效覆盖不够,缺少场所和器材;美育水平地区差异明显,存在不均衡、不平衡的问题;美育队伍人才缺乏,特别是专业教师无法满足新时代美育工作的要求等。

中国艺术报:您认为应如何打破这种不均衡的局面,有什么具体举措?

刘学俊:我建议加快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共享、企业参与”的工作格局,创新美育工作方式,以此推进美育的标准化、均等化。具体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实现。

一是加强政府引导,实现美育教学设施的普遍覆盖。以标准化、均等化为导向,政府引导社会资源分配与流动人口规模挂钩、与城市实际管理人口挂钩,考虑各地区人群的分布特点和需求状况,把美育资源向美育水平薄弱的地区合理倾斜,实现美育教学设施的普遍覆盖。

二是构建美育移动互联网教学平台。依托5G技术,运用“美育教学+网络技术”的模式,建设美育教学的网络阵地,打造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的教学应用;借助移动互联网优势,打破教学的区域限制、空间限制和时间限制,让人们通过互联网平台共享全国的教学资源,降低偏远地区享受美育教学的成本,实现美育教学的标准化、均等化。

三是建立美育教学志愿服务体系。国家艺术院团、部分地区艺术院团有着丰富的艺术资源,特别是退休的艺术家、专业演员、文艺工作者等数量众多,他们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教学水平。希望建立美育教学志愿服务体系,搭建志愿者数据库,从而各地可通过数据库邀请艺术家、专业演员、文艺工作者等参与美育教学,充分发挥退休人才资源优势,弥补人才数量不足的短板。

四是加强企业在美育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希望有关部门积极探索与企业共建美育教学体系的长效机制,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增强宏观调控效能,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美育教学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企业推进美育教学的标准化开展,使之成为学校美育教学的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