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渝水诗意行 山水重庆生态美 ——“大地文心”生态文学作家采风重庆行侧记
采风团合影。
三月的重庆,春风拂面,流光溢彩。
在云淡风轻的季节,由生态环境部、中国作家协会主办,中国环境报社、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重庆市作家协会承办的“大地文心”生态文学作家采风活动走进重庆。
六天时间里,“大地文心”生态文学作家采风团一行——丹增、叶梅、杨晓升、冯秋子、陈应松、徐迅、张楚、黄亮斌及冉冉、李元胜、张者、张远伦、唐力、李燕燕、向林等来自全国和重庆的知名作家,或躬行田野,或泛舟两江,见证了重庆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护送一江碧水向东流的积极行动。
从江北区,奔涪陵,赴奉节,经巫山,再到南岸区……采风团深入一线,聚焦长江大保护主题,实地感受“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等国家战略落实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重庆的生动实践,不仅看到了重庆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更激发起他们内心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情怀。
悠悠江水,如诗如歌。水流带来了诗人的脚步,山峰触发了作家的灵感。此次重庆行,是真正的生态之旅、绿色之旅和文化之旅,以水抒怀,以山明志,作家们将用更多凝聚人、鼓舞人的文学作品,引导和激励人们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助力美丽中国画卷愈加壮阔秀美。
消落带上景色新 璀璨两江迷人眼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山”是重庆挺拔的脊梁,“水”是重庆离不开的血脉。
初到重庆,采风团成员矗立在长江、嘉陵江交汇之处的江北嘴,眼前碧波荡漾,船笛悠扬,游人如织,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作家们对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惊叹不已。
但曾经,江北区也因江水潮起潮落,岸边石滩裸露,水土流失而扰了心神。江北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向守元告诉记者,从2018年开始,江北区全面开启了以“两江四岸”治理提升为着力点的城市更新项目建设。
两江消落带地势平缓,适宜种植多类型的植物保持水土。江北区在175米水位以下选择了狗牙根、卡开芦、白茅等适合栽种的植物,保证洪水退后迅速复绿;在175米—185米之间成片种植粉黛乱子草、狼尾草,在180米以上种植晚樱、蓝花楹等乔木,不但四季常绿,且维持了自然野趣。
“这里成片的芦苇真漂亮。”中国作协原社联部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冯秋子感慨地说。
春风拂面,江滩公园依托自然地形,打造出5个挑空观景平台和莺花古渡、金沙火井等十处景点,呈现山城重庆山、水、城、桥交相辉映的独特风景。
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院院长张楚,也被眼前的美丽江景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所深深吸引。他动情地表示,江滩的变化折射出的是重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重视,不负青山绿水,才能让城市更美。
点绿成金守青山 小榨菜有大作为
“遐想涪陵岸,山花半已残。”
顺长江而下,在长江与乌江交汇处,采风团来到了千里乌江第一城、中国绿色生态之乡涪陵区。
车窗外,翡翠似的乌江格外亮丽。乌江不仅滋养了勤劳奋进的涪陵人,更孕育出了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涪陵榨菜。
鲜香脆嫩的榨菜,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然而,也对生态环境存在着不小的威胁。原来,榨菜生产废水具有高盐、高化学需氧量、高氮、高磷和水质、水量不稳定等问题,导致废水处理难度大、成本高。
既要发展榨菜产业,也要保护好一江清水。涪陵区将榨菜废水治理作为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的重要举措,制定细化榨菜产业发展规划,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明确污染治理措施,创新制定行业排放标准,推动榨菜行业从传统作坊式、分散式生产逐步向集中、规范、绿色的生产方式转变,让小榨菜撬动大产业,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涪陵榨菜集团作为榨菜生产企业的龙头,更是将绿色发展融入企业生产的全过程。率先自主研制自动撒盐机,替代人工撒盐作业,产品质量更有保障,同时实现榨菜盐水回收利用。
目前在建的“中国榨菜城”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酱腌菜行业最大的生产加工基地,集“科工农文旅”于一体的一流水平的智能制造、绿色创新、文旅融合高地,不断推动榨菜产业提档升级。
“此次采风让我的视角从局部扩展到整体,打破了我以往写作的时空限制。”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张远伦认为这次采风活动“完整”而“圆满”,让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更深更实。
大窝矿区变景区 绿色产业富村民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一路向东,采风团来到古称夔州的奉节县,李白、杜甫、刘禹锡、苏轼、陆游等诗人先后到过这里,写下许多优美诗篇,是名副其实的“诗城”。
穿过峡谷与高山,采风团来到奉节县青龙镇大窝社区,体会到了藏在深山里的“诗与远方”。曾经,大窝社区由原四川省国营企业一磺厂与大窝村组成。全盛时期硫磺年产量达7197吨,创造税收1100余万元,占全县GDP的33%。
奉节县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操钢林介绍,资源的过度开采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土地长年受硫磺侵蚀,酸性严重,导致森林覆盖率低,厂部核心区域寸草不生。
面对满目疮痍的荒山,面对群众搬迁的无奈之举,村集体摒弃传统的“靠山吃山”,决心发展可持续的生态产业,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为改变工业发展对自然生态破坏的现状,大窝社区先后开展补植补造10余次,以柏树、落叶松为主,改造荒山4000余亩,种植植被90万株,经果造林2500余亩。通过10年时间的植树造林,大窝社区现森林覆盖率达90%。
大窝社区又利用一磺厂遗址,打造工业文明遗址、历史建筑遗迹、艰苦创业历史教育基地。利用高山奇峰、峡谷沟壑、地下溶洞,打造出休闲游乐区、自然观光区和极限体验区。
如今,大窝社区带动发展农家乐14家,每年接待游客10万人,旅游收入达到500万元,带动941户群众稳定增收,上演了“矿区”变“景区”的蝶变。
“我们要始终深怀敬畏之心,自然界强大的修复能力既在修复生态也在修复我们自己。”中国煤矿文联副主席、中国煤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徐迅认为,采风让他深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以及人类为保护自然做出的努力,这也为他的创作带来新的灵感。
中国作协会员向林曾经在奉节县工作,对大窝社区的蝶变故事也更为熟悉。“他们让寸草不生的‘大窝’变成村民生态致富的幸福‘小窝’。”向林认为,这样的生态故事值得传播和学习,更重要的是“大窝”故事让无数个“小窝”有了新的希望。
巫山云雨造神奇 万物生长藏秘密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泛舟长江,从夔门向下,是长江三峡。从古至今,三峡都是最繁荣的交通走廊之一,也成就了中国诗文化史上尤为醒目的文字和音韵,采风团跟随李白、杜甫路,向神秘的巫山前行。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三峡工程建成后,水位落差暴露出的土地成为消落带,是生态治理难题。作为从事生态环保工作的写作者,湖南省生态环境厅二级调研员黄亮斌十分关心长江两岸消落带的治理情况。他不停地询问消落带治理的难点和现状。
巫山县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明祥介绍说,巫山县深入开展“两江四岸”消落区综合整治,持续实施消落带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系列举措,如今取得明显成效。
而大昌湖国家湿地公园,更是消落带治理和湿地保护的成功典型。曾经,这里的湖面垃圾漂浮,面源污染严重。巫山县对大昌湖“对症下药”,打出一套系统治理组合拳,推动大昌湖实现了生态蝶变。
在离大昌湖不远的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风团又见识了另一个万物生长的“生态秘境”。常年走在山林里密布的“羊肠小道”,在人烟稀少的道路上,五里坡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资源保护科科长张克太时常看到野猪等动物留下的痕迹,山林里更有大灵猫、黑熊、金丝猴出没。
事实上,受益于秦岭、大巴山和巫山山脉的屏障作用,许多珍稀动植物一直“隐居”于这片“生态秘境”中,五里坡也成为我国西南地区不可多得的天然生物物种基因库。目前,已发现维管植物3001种、陆生脊椎动物447种,其中,包括斑羚、林麝等珍稀濒危或特有野生动物。
多年前,借着扶贫搬迁和生态保护的东风,保护区内当阳乡200多位村民搬出了大山,人退“绿”进,村民生活改善,大山生态修复,实现双赢。
“退耕还林的坡地让人看到希望。”中国作协小说创委会委员、重庆作协副主席、一级作家张者在采风中不断发现,并向当地政府提出改善建议,他相信村民的日子会因守护青山而得到更好的回报。
炊烟袅袅,一个农家小院移栽了不少的本土植物。这也引起了诗人、博物旅行家,重庆市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李元胜的兴趣,他四处探寻,在众多植物中看到了巫山淫羊藿。
“这是此次唯一拍到有当地名字的野花。”李元胜很是兴奋,还将拍摄的照片发到了采风团成员的微信群里,他知道,这万物生长的山林里会有更多不为人知的生态秘密。
广阳岛上生态兴 长江风景望不尽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重庆南岸区广阳岛,是此次采风团之行最后一站。这座曾经拥有坎坷历史的江心岛屿,已成为“长江风景眼,重庆生态岛”,化身城市功能新名片,成为重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典型案例,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窗口缩影。
长江汤汤,嘉陵浩荡。一路上,采风团看到了一个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的重庆,一个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重庆,一个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重庆。
“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满山的青翠,还有广大的群众,都留给我们很多的记忆,很多的体验,文学也是应该有生态的。”采风团团长、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叶梅说,文学创作需要“行万里路”,到生活中去才能够把生态的故事弄清楚、讲明白,这些故事会深深地融入作家们的创作中,用文字记录时代对长江的保护,对生态的保护。
《北京文学》原社长兼执行主编杨晓升表示,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感谢重庆人民为保护两岸生态、提升母亲河水质做出的贡献。”
“我们保护好大自然,大自然就会回馈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李燕燕说。
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重庆文学院院长张兵认为,只有社会共同的、全方位的努力,才能让生态持续美下去。
“沿着长江一路走来,壮丽的山河、美丽的生态让我切实感受到了文化之心、文学之心、文明之心。”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文学院专业作家唐力表示,采风让他去探寻、摸索,捧出纯洁的自然之心。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邦平向采风团一行关心重庆生态文明建设表示了感谢。他期盼山水之城美丽重庆能够给作家们留下深刻印象,期盼作家创作出更多的生态文学作品,为重庆生态文明建设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为“大地文心”重庆采风承办单位代表,采风团领队、中国环境报社总编辑陈廷榔表示,中国环境报社一直重视生态文化宣传,积极推进以文学之笔书写美丽中国。此次采风团来到重庆,切实感受到了重庆的生态特色和人文特色,见证了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重庆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取得的成就。
他希望作家们能持续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创作更多的精品力作,共同推动生态文学的蓬勃发展。
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未来的重庆,也必将在古老的巴渝大地上,书写新的历史篇章,与奔流不息的长江江水,共同迎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
- “大地文心”生态文学作家采风重庆行收官[2023-03-28]
- “大地文心”作家采风团走进“生态秘境”[2023-03-24]
- “大地文心”生态文学作家探寻诗城“生态蝶变”[2023-03-22]
- “大地文心”生态文学作家采风重庆行启动[2023-03-20]
- 《北京的山》见证了什么[2023-03-07]
- 生态文学作品赏读会侧记:花开的历程[2023-03-05]
- 重庆市作协五届二次全委会召开 第九届重庆文学奖举行颁奖仪式[2023-02-20]
- “大地文心·美丽书写”山西生态文学研讨会举行[2023-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