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敬畏,人生有修行 ——徐坤最新长篇小说《神圣婚姻》创作谈
■ 口述:徐坤 当代著名作家
■ 记录:陈姝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在20世纪90年代,徐坤以女性作家与年轻学者的双重身份立足于中国文坛,著有《先锋》《热狗》《呓语》《斯人》等一系列中短篇小说,以鲜明的“徐坤风格”赢得文坛的高度关注。
时隔多年,徐坤带着新作《神圣婚姻》回归,作者为什么会想到写一部关于婚姻的小说?
徐坤说:《神圣婚姻》这本书的宗旨是,心中有敬畏,人生有修行。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在婚姻的相处、相守、相敬、相爱当中,实际上就是不断修行,走向神圣的过程。
宏阔的视野、锐利的笔触、直面纷繁复杂历史现场的勇气,使小说真正穿透了时代价值观念中变革的人生和不变的真谛。
近日,徐坤接受了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专访,围绕《神圣婚姻》的创作,她娓娓道来——
写作初衷:从“神圣家族”到“神圣婚姻”
《神圣婚姻》以新时代为主题,书写新时代纷繁巨变的生活场景,从叙述到结构,从人物到故事,都体现着我们身处其中的、当下这个新时代的内在节奏,体现着新时代小说的审美特质。这是个地地道道新时代的、当下的北京故事、中国故事。上部“市民的狂欢”与下部“精英的抉择”相交织,激起一道道绚丽彩虹和霹雳闪电。
作品的开头,我是从2016年开始写起,实际上这个故事早就存在我的心中,里面好多人物都有真实的原型,许多故事里都有我自己切身的生命体验和感受,饱含着泪和痛。这些泪和痛,在我心里憋了好几年,我一直在想用什么方式把这个故事写出来。几年前,正好读到作家朋友梁鸿写了《神圣家族》,写她的故乡梁庄的,我觉得这个题目太好了,当时就脱口而出,我要写一本《神圣婚姻》。当然,梁鸿的作品是引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著作《神圣家族》的名字,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书中阐述了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思想,批判了鲍威尔等人把“精神”和“群众”绝对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书中的“神圣家族”是对鲍威尔及其伙伴的谑称。
有了“神圣婚姻”这个想法后,从前所有的那些人物和故事便一点一点地汇聚起来,以婚姻为线索和切入口,并编织经纬,形成一个个的故事,各色人等、各种婚姻形态次第登场,既虐浪傲笑,也正大光明,在聚光灯下开始了表演。而新时代的北京,就是提供给他们表演的最大舞台。这里的人群来来往往,怀着梦想,怀着意趣,也聚散离合,也飞短流长,更是前赴后继,更是英勇无畏,在漫长的生命旅途中,开始了探讨和追逐神圣的过程。
批评家李敬泽说:“所谓神圣,在《西游记》里,西天取经是在求神圣,但是取经路上一定要降妖除怪。就这个小说而言,也是在俗世中,在这个时代复杂的选择中,在多元的各种价值的冲突中去求神圣。所谓‘神圣’,其实就是一种态度和方法。”
我深以为意。
时代记录:新时代的在场叙事
这部小说与时代的连接十分紧密,故事的发生从2016年元旦开始,结束于2021年秋天,有五年的时间跨度,正好是新时代十年当中的后五年。内容涉及很多时代的热点和痛点问题,比如“90后”青年海归就业,研究所转企改制,外企职场生态,“国五条”限制下北京人假离婚买房,巡回检查组发现干部贪污腐败,干部到外省挂职,大学生乡村支教,等等。这些都是来自我身边的亲戚、朋友、同事,是身边人发生的真实故事。
而“婚姻”只是一个我进入叙事的切口。这部小说的时间跨度,从2016年写到了2021年;取景地从沈阳到铁岭,从段祺瑞旧执政府的宇宙数字经济研究所,到脱贫攻坚主战场四川安岭,又从中国的北京到澳大利亚的堪培拉;人物从“90后”懵懂海归,到挂职牺牲的小镇做题家;从铁岭二人转女主角,到北京土著;从宇宙研究所的带头大哥,到大哥的朋友和对立面……可谓是阅尽世间百态,品尝百味人生。
在《神圣婚姻》里,我选择交织叙述的两条线索,一条是一对“90后”海归年轻情侣面对婚姻的机缘与选择,牵连出来自故乡和父辈们的情感变故,另一条是宇宙数字经济科研所,带头大哥所长孔令健的价值坚守与各色人等在转企改制面前产生的摇摆冲突……怀才不遇的年轻研究员萨志山奔赴异乡挂职,在乡村建设中重获爱情和生命价值,但又不幸在泥石流中丧生……
这是一群城乡市民与城市高知在时代变革面前的迷失与奋进、蜕变和坚守。
人物设计:注重戏剧性的表达
在写作《神圣婚姻》时,我力求保持语言的犀利,几个字句就切中肯綮,从不拖泥带水。在选题设计之初,我就充分考虑到了后期视觉IP的转化,动用自己多年写舞台剧的经验,不仅是按照传统小说写法一章一章地写,而且还是一场戏一场戏地写,每一场每一集,都搭建起矛盾冲突框架,都形成一个小高潮,令人悲痛时潸然泪下,高兴时大笑开怀!这部小说,几乎不用分镜头就可以开拍影视剧。这也是新时代的文学创作特点使然。数字化时代,作家们要考虑让书斋里的作品,通过影视转化的方式,到达更多观众的手里。
比如,在我动手写这部小说之前,就已经详细做了书中每个人物的小传,再按照戏剧的框架模式搭建故事。书中塑造了几对人物,都是可以形成对象化关系的,活灵活现的生活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的人物:为了买房而分手的“90后”海归“傻白甜”和精致利己的“妈宝男”;假结婚买房的东北铁岭二人转台柱子于凤仙和北京退役运动员炮三儿(这两个人物形象可以自行脑补《刘老根》里长着一双桃花眼的山杏、《水浒》里的豹子头林冲丁海峰);宇宙研究所的所长、带头大哥孔令健和怀才不遇最后牺牲在扶贫前线的小弟萨志山。其中于凤仙和炮三儿是最鲜活的,是一对“中间人”形象,从假结婚到真相爱,历经波折,迷途知返。
在设计这些人物的时候我非常注重他们的戏剧性,例如:带头大哥表达的实际上是知识分子在时代滚滚洪流前的一个抉择,始终不变的人物是带头大哥孔令健的形象,在所有的不确定和变化莫测当中,带头大哥是唯一的确定性和不变因素,他带着理想,怀揣信仰,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坎坷,都坚决地带领宇宙研究所这支队伍奋勇前进,最后实现数字化经济转型,转企改制变成元宇宙有限公司。大哥是英雄,小弟萨志山是拥戴他的人,起初在研究所里怀才不遇,软饭硬吃,直到去下边挂职后,才在基层生活中找到自身价值,最后却不幸遭遇泥石流牺牲。
我在书中还刻画了几个鲜活的女性形象,按出场顺序是“90后”海归女孩程田田,铁岭二人转台柱子于凤仙、宇宙研究所副所长毛榛,律所合伙人顾薇薇,大哥家的丈母娘、世界500强企业董事长樊梨花,她们都是特别有魅力的女性角色,貌似爱情婚姻都遭受挫折不甚完美,但是非常有个性,人格独立,财务自由,在日常生活中展现我们这个时代女性独特的气质。
在写作中,我有意识地做减法,有意识地通过“快闪”“留白”“移步换景”等戏剧式写法,快速时空转换,希望能牢牢抓住读者阅读兴趣,与读者共振。其中,在文章中写的一些故事,按传统小说写五万八万字没问题,而现在经过“快闪”“蒙太奇”等艺术处理,总共只有万字左右,但信息量一点没少,动感却强大了许多。而这种动感又是用文字与节奏带出来的。这些都是有意为之。
我一直认为,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心里始终要有个“读者”在,你在写,他在看。要时刻掂量掂量,你写的东西,他愿不愿意看。如果不愿意看,那就是白写。
希望读者们从这本书中,能体会到生存的不易,能够更好地学会生活,学会爱。爱自己,也爱他人。
人物简介
徐坤,作家,文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现任《小说选刊》杂志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主要从事小说、文学批评及舞台剧创作。已经发表各类文体作品500多万字。曾获鲁迅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长篇小说奖、老舍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首届“中国当代女性作家成就奖”等。
- 徐坤《神圣婚姻》:回到火热的当代城市生活现场[2023-05-08]
- 《神圣婚姻》:叙述堪称“文学脱口秀”[2023-05-08]
- 宫铭杉:婚姻仍神圣,理想正年轻[2023-05-05]
- 张娟 李巧玲:何为“神圣”——时代现场中的婚姻百态[2023-05-05]
- 叶一格:沉郁底色上的轻盈之舞[2023-05-05]
- 王鹏程:紧贴时代的反讽与救赎[2023-05-05]
- 《神圣婚姻》:书写内心的肯定与相信[2023-04-26]
- 我们的心满怀希望之歌[2023-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