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壶斋里有“鸿胪”
旧时方壶斋胡同位于宣武门外大街北侧路东,北起西茶食胡同,南至永光寺西街,全长约一百一十米(今胡同已无存)。当时方壶斋胡同虽与宣外大街近在咫尺,却少了几分喧闹,多了几许幽静。
方壶斋原是京城里一座著名的戏园,后来戏园不再,逐渐演化成了胡同名字,一直留存至今。在这条不大的胡同,清代时有鸿胪寺卿在此居住,留下了诸多佳话。
民国时期方壶斋胡同及其周边示意图 制图 冯晨清
方壶斋本是戏园
清代光绪年间刊刻的《京师坊巷志稿》记载:“乾隆三年置北城平粜局于此,今废。藤阴杂记:……亚谷丛书言,‘京师戏馆比年如方壶斋、蓬莱轩、升平轩最著。’今诸园皆废,惟方壶斋屡易新名,人尚称为方壶斋,城西仅此一馆,春初尚盛,在永光寺西街。案:今亦废,其地犹存旧称。”
刊刻于光绪五年(1879)的《京师坊巷志稿》,在介绍方壶斋时,引用了刊刻于嘉庆年间《藤阴杂记》的内容,而戴璐(1739-1806)在撰写《藤阴杂记》时又引用了《亚古丛书》的说法。《亚古丛书》的作者鲍鉁(zhēn),生于1690年,卒于1748年。这三部不同时期的著作,为了解方壶斋的演变提供了时间线索。
从中可以看出,生活在雍正乾隆年间的鲍鉁,写《亚古丛书》时,方壶斋作为戏馆,在京城就已经非常知名了。到了乾隆、嘉庆年间,戴璐去探访时,这些戏馆大都颓废无闻,只有方壶斋幸存,并被多次更换新名,但人们还是习惯称呼它的旧名。随着其他园子都无声无息,方壶斋到了初春时节还有演艺活动。
等到了光绪初年,朱一新撰写《京师坊巷志稿》时,关于方壶斋,他在引用完《藤阴杂记》的内容后,写了一句非常重要的按语,“案:今亦废,其地犹存旧称。”也就是说,光绪年间,方壶斋早已不是戏馆,而是作为地名存在。
方壶斋作为戏园什么时候衰落的呢?
道光年间五次出任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的梁章钜(1775-1849),在他撰写的《楹联丛话全编》卷之十二“杂缀谐语附”中写道:“京中宣武门外之方壶斋,本戏园,今改为官宅。余叔父太常公首赁居之。公出视学广西,余妹婿龚小峰丰谷居之,献岁自题门联云:‘家传渤海箕裘远;春到方壶雨露新。’”
以上文字可见,在梁章钜家族入住方壶斋时,作为戏园的方壶斋就已经改为官宅了。
田山姜故宅之说广为流传
早在方壶斋作为戏园的时代,有文人到此居住。
《藤阴杂记》记载:“傅谨斋副宪(注——副宪是清朝都察院副都御史尊称)为詝移寓方壶斋,相传为田山姜故寓。吴白华司空赠诗云:‘夹巷笙歌喧北里,残年冰雪爱南荣。’……田时官大鸿胪,傅尔时亦长鸿胪云。”
这段文字提到,傅谨斋入住方壶斋的住所,相传是田山姜居住过的院落。吴白华还为此题诗一首。这短短几句文字,提到了三位人物,他们有怎样的故事呢?
田山姜即田雯(1635-1704),字纶霞,号山姜,晚号蒙斋,山东德州人。田雯自幼天资聪颖,从小博览经史子集。十二岁吟诗为文,出口成章,为当时名士所称赞。16岁考取秀才,25岁乡试中举,29岁中殿试二甲第四名进士。
康熙五年(1666),田雯被授予内秘书院办事中书舍人(从七品),从此踏上仕途。康熙十六年,田雯升任工部营缮司郎中,圆满完成监督通惠河大通桥漕运事务,康熙帝三次于瀛台召见他。
田雯不仅为官政绩突出,在文学上也造诣颇深。康熙十六年(1677),王士祯的《金台十子诗》刊行,当时的十位著名诗人作品被选,田雯便是其中之一。康熙十八年(1679)七月,因京师地震,田雯迁居崇文门外,作《移居诗》一篇,因其中有“雨淋屋塌堆瓦砾,墙脚残立山姜花”之句,时人也以“山姜”号之。
田雯这次迁居到崇文门外,后来有没有迁居方壶斋,没有史料记载。
康熙十九年(1680),田雯被提升为江南学政,主持一方政事,渐渐展示其雄才伟略。此后的田雯政绩卓著,仕途一路顺畅。康熙二十五年(1686),康熙皇帝接连擢升他为光禄寺少卿、大理寺丞、鸿胪寺卿,三职变动为时不过月余。《藤阴杂记》中提到的“田时官大鸿胪”,说的就是田雯曾任鸿胪寺卿之职。
康熙二十六年(1687)四月,他被任命巡抚江宁(从二品),成为清朝总理粮储、提督军务的地方大员。赴任前,康熙帝赐鞍马,“赐宴于瀛台,命内大臣陪宴。”
田雯自四月下旬离开北京,到五月底才到达江宁。此时正值阴雨连绵,稻谷腐烂,米价上涨,百姓苦不堪言。田雯多方筹措,并拿出个人积蓄,在城内设置两所病坊,派遣医生救民于倒悬。为此,苏州人民感激涕零,立“长生位”于虎丘山寺,以示敬仰与感念。
后来,田雯先后任户部右侍郎、户部左侍郎等职。康熙四十年(1701)正月,因病致仕归里。是年十月,康熙帝南巡路经德州,驻跸田雯家中的“山姜书屋”,并手书“寒绿堂”匾额赐之。
致仕还乡后,田雯勤于诗文,笔耕不辍。由于他文学造诣颇深,足迹又遍布南北,阅历广泛,洞察民情,所以著作宏富,主要著作有《古欢堂诗集》15卷、《古欢堂文集》12卷、《长河志籍考》10卷等,皆入《四库全书》,是清代的重要文献。田雯之诗,收录于《古欢堂诗集》,计1000余首。
傅谨斋为家乡做实事影响至今
《藤阴杂记》提到的一位鸿胪傅谨斋,就是傅为詝(zhǔ)。傅为詝(1701-1770),字嘉言,号谨斋,别号岩溪,祖籍江西,随曾祖父迁云南建水县。雍正十一年(1733)中进士。乾隆年间,他先后任光禄寺少卿、鸿胪寺正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等职。
关于傅为詝的记载不多,在典籍中这样评价他:在任期间力主去奸民,除冗苛,申法禁,清狱讼而端风化等,人称“直谏名臣”。
从《藤阴杂记》中的记载发现,田山姜与傅为詝虽不在同一时代,但他们前后在同一衙署——鸿胪寺任职,且相传田山姜也在同一个屋院居住过,这无疑为方壶斋增添了浓厚的文人雅气。
2022年《中国诗学》发表的《新见国图藏翁方纲早年诗稿辑录》一文中,还收录了翁方纲与傅为詝的诗和往来,翁方纲题为《和傅谨斋大鸿胪移居之作》的诗,写的正是傅为詝移居方壶斋一事:
访公始到邻寺东,忆昨共听城南钟(先生前寓景忠庵)。和公新诗诧幽绝,却兹来踏长街月。长街老屋自数间,自言居此多高贤。邻皆有德不嫌独,里本名仁亦非卜。轩窗窈窕树画图,草堂合属傅尧俞。退食于中寄清啸,馆下诸公继高调。高调云似田纶霞,可有墙角山姜花(此屋旧为田子纶侍郎所居)。
《藤阴杂记》中吴白华还题诗相赠。吴白华即吴省钦,字冲之,号白华,江苏南汇人。他是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授编修,历四川、湖北、浙江学政,官至左都御史。或许是吴省钦听说两位鸿胪寺卿先后居于一个宅院的故事,有感而发,遂题写诗句。
与田雯和傅为詝相比,吴省钦的文人气骨就差了很多。吴省钦原本是和珅的老师,后来为攀附和珅,居然认和珅为老师,与和珅同流合污。乾隆去世后,嘉庆登上皇位,和珅被赐死,吴白华自请罢官回籍。嘉庆帝照准,吴省钦被革职罢官归籍,嘉庆八年(1803)卒。吴省钦有《白华初稿》《白华草堂诗钞》《莲华》等存世。
傅为詝后来因赡养老母,告假归家。回乡后,他还为家乡做了很多实事,有些一直影响至今。比如,傅为詝曾参加过乾隆皇帝的泰山封禅大典,感到音乐、舞蹈具有重要的教化作用。于是,他把祭孔乐舞引入家乡建水。如今,建水的文庙祭孔乐舞还有当年宫廷乐舞的气派。傅为詝还倡修燕子洞,建宫观,使它成为当时滇南的道教圣地。如今,燕子洞已成为国家级风景区,是镶嵌在滇南山水之间一颗靓丽的明珠。
历史有很多巧合之处。1962年,朱德曾到建水燕子洞一游,还赋诗一首怀念当时在滇南的风云岁月。而根据党史资料记载,朱德在1922年7月来北平后,雇人力车到方壶斋胡同的一所宅院,想通过在此居住的好友孙炳文,帮忙联系李大钊,加入共产党。傅为詝、朱德这两位与方壶斋有过交集的人,跨越时空,在建水燕子洞“重逢”。
在家乡的傅为詝还著书立说,有《读礼偶存》《读汉书论》《藏密诗抄》等存世,实为一代大儒。据介绍,为感谢傅为詝为建水所做出的历史贡献,现今云南建水城区拟将一条新建公路命名为傅公路。
“到了方壶斋就是解放区”
方壶斋的漫长历史中,有过一段非常高亢的红色旋律。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迫于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进步潮流的压力,在北平成立了由国民党、共产党及美国三方组成的“军事调处执行部”,以监督停战协定的执行。
据此,经中共中央批准,一份名为《解放》的报纸于1946年2月22日创刊。它是继重庆《新华日报》之后,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的中国共产党的报纸,是新华社北平分社的机关报。报社就设在宣武门外方壶斋胡同10号(老门牌9号)。
《解放》报利用合法手段公开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主张,受到各界人士的注目,也引起了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恐慌。国民党一位要人说,“北平《解放》报的存在,相当于共产党在北平驻扎了一个师的兵力”。
果然,4月3日一早,国民党军警和特务数百人公然包围并搜查了报社,逮捕20余名中共工作人员和进步群众,是为“四·三事件”。
事件发生后,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叶剑英向国民党当局提出强烈抗议和严正交涉,并于当晚在北京饭店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公布事件真相。最终,在4月4日下午,国民党北平警察局被迫全部释放被捕人员,并为此事道歉。
“四·三事件”之后,北平《解放》报的发行量由每月1万多份增至5万多份,报纸也由三日刊改为隔日刊。随着影响力大增,报社安排了专门接待来访者的工作人员。一位工人来访时说了一句顺口溜:“出了宣武门往东别往西,到了方壶斋就是解放区。”这句话也在当时的北京城里广为流传。
进入五月,国民党反动派紧锣密鼓地准备大打内战,时局十分危险。就在此时,国民党反动派加紧了对北平《解放》报的迫害,还出动特务在北平各处撕毁《解放》报千余份。1946年5月29日,国民党北平当局奉蒋介石手令,查封了《解放》报社。
《解放》报虽然在北平仅仅存在了三个多月、出版了37期报纸,却给北平人民带来巨大的影响,为历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